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省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炳昆 《甘肃地质》1995,4(2):44-54
通过对甘肃铜矿资源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主要铜矿类型特征的总结,结合铜矿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规律,对我省找矿潜力作出合理评价,并提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甘肃找矿的第一主攻类型为火山岩型铜矿,其次为硫化铜镍型;主攻地区为北祁连和碧口地区,其次为北山和龙首山。  相似文献   

2.
刘俊涛  杜欣  刘伟 《新疆地质》2005,23(4):369-372
松树沟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纪花岗斑岩体外接触带,明显受花岗斑岩体控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均显示出斑岩型铜矿床特点.在综合分析松树沟铜矿矿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矿床成因,提出松树沟铜矿的下步找矿方向,并为西天山地区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铜成矿环境、成矿规律、找矿类型分析,提出析的铜矿找矿类型,探讨铜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疆北部斑岩铜矿带找矿中,西准噶尔、阿尔泰铜矿带东段取得重大进展,萨吾尔地区与其大地构造环境及矿化类型相似,其有利构造环境使其成为斑岩铜矿找矿工作处在突破的边缘,能否成为新的斑岩型铜矿带,找矿潜力有待探索.现已发现斑岩铜矿(化)点多处,如罕哲尕能斑岩型铜矿、塔克塔阔腊斯铜矿、西亚克斯套铜矿等.本文结合萨吾尔地区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已知矿床的调查,对比相邻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大,进一步勘探工作将是推进该区斑岩铜矿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滇黔地区玄武岩铜矿有很长的找矿与开发历史,但矿床规模较小。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美国基韦诺铜矿极具相似性,并认为加强区内地球化学边界及铜矿床研究,将对成矿理论发展及经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与找矿热潮,但收效甚微。为探索滇黔地区找矿过程中所遇之困惑以及更进一步探明资源潜力,本文在详细了解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基础上,展开了其与滇黔地区铜矿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比研究。认识到以往对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描述存在偏差,基韦诺半岛铜矿与滇黔地区铜矿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存,滇黔地区红层化作用不足可能影响了成矿规模,但可寻找地质环境有利矿种;提出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可能潜力有限,三叠系砂岩型铜矿需要继续关注以及其他铜矿类型具有找矿价值较小或尚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准包古图地区斑岩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及意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西准托里成矿带过去是以金矿、铬铁矿为主的找矿区,2001-2004年包古图地区铜矿找矿获重大突破。包古图铜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金属矿物成分简单,矿石构造为细粒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石品位低、矿化均匀,矿床蚀变组合和分带特征明显,属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包古图斑岩型铜矿的发现,在西准是首次,并且证明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东延至中国境内。对西准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发育地区,常见有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这些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对矿化与謇集起着重要作用,是斑岩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有时其本身就是铜矿体。本文中从理论与野外工作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与斑岩型铜矿床有关的角砾状地质体和角砾岩筒的类型及地质特征,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角砾岩筒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工作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大量分析研究前人在该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羊拉铜矿区及其南部地区已有地表工程及深部工程成果,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羊拉铜矿及其南部通吉格-虽丁-加仁地区铜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羊拉铜矿体往南进行了延伸。同时通过对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床(点)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矿化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初步建立了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体成矿模式,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条件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格日-通吉格找矿靶区及虽丁-加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浅析宁芜北段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与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龙海 《江苏地质》2008,32(4):263-270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铜矿床基本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前提下,对该区寻找铜矿的前景提出了看法,指出宁芜北段今后寻找铜矿应侧重斑岩型铜矿,提出了皇姑山等地区可作为今后寻找铜矿的重点地段及今后找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盐源喜马拉雅期石英二长斑岩群和斑岩铜矿的发现和肯定,结束了康滇地轴中段攀西地区无喜马拉雅期斑岩和斑岩铜矿的历史。对认识该区大陆板内岩浆成矿作用及找矿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就其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加强埃达克岩研究,开创中国Cu、Au等找矿工作的新局面   总被引:36,自引:27,他引:36  
埃达克岩与浅成低温热液Au-Ag及斑岩型Cu、Cu-Au矿床有密切的关系,环太平洋地区多数大型和世界级的斑岩铜矿均与埃达克岩有关。埃达克岩有利于成矿的关键因素与埃达克岩形成时角闪石转变为石榴石的脱水作用有关,而水能萃取出在地幔和基性岩中富集的金属元素。因此,埃达克岩集中分布的地区有利于铜、金等矿化的聚集。中国铜矿资源严重不足,解决这个紧迫问题的出路在寻找斑岩铜矿。全球铜矿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中国与环太平洋类似的地区不是中国东部,而是古亚洲洋造山带、东北吉黑东部和西藏冈底斯。从国家目标出发,建议实施铜、金等找矿工作的战略转移,把浅成低温热液和斑岩型Au、Cu、Ag等矿床找矿的重点放在古生代的古亚洲洋造山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吉黑东部和中-新生代的冈底斯地区。古亚洲洋造山带首选阿尔泰西南缘-东准噶尔、东天山和内蒙古中部3个地区。埃达克岩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来使用,因此,在找矿思路上也应当有一个变化,即:先找埃达克岩,再找矿。  相似文献   

12.
巴音布鲁克位于新疆和静县西北部,区域上广泛出露下古生界中-基性火山岩,浅表发育脉状铜矿化,储量有限.笔者以乔霍特铜矿为对象,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试图实现找矿认识创新,以引起同行关注巴音布鲁克地区铜矿找矿问题,推进西天山铜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斑岩铜矿的找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斑岩型铜矿是当前重要的找铜矿类型之一。80年代以来,我国斑岩型铜矿找矿进展不大,是因为我国斑岩型铜矿品位较贫,制约着找矿研究和开发。斑岩型富铜矿的找矿,主要应研究斑岩型铜矿与其它类型铜矿床构成成矿系列的主导因素,区域成矿物质来源,多期岩浆成矿作用,多种富集成矿作用等;研究影响斑岩型铜矿氧化带次生富集带发育的因素等,并指出青海南部玉树—扎多—乌丽一带是我国寻找斑岩型富铜矿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抚顺—清原地区是辽宁省最重要的铜矿产地,但近年来资源量急剧减少,开展铜矿资源进一步找矿工作已十分紧迫。文章依托"辽宁省铜矿资源潜力评价"和"辽宁省矿产地质志"项目所收集到的地、物、化、遥、自然重砂等资料,在建立红透山式铜矿找矿模型、提取证据因子的基础上,应用MRAS软件的证据权重模型模块对抚顺—清原地区红透山式铜矿进行矿产预测。共圈定找矿远景区10个,以计算得到的后验概率(P)将其划分为Ⅰ级找矿远景区4个、Ⅱ级找矿远景区3个、Ⅲ级找矿远景区3个;并利用找矿信息量预测等值线图和色块图对预测成果进行了表达。  相似文献   

15.
完成单位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矿产所内容简介 :通过对黎溪、通安、淌塘等铜矿资源富集区开展评价工作 ,查明会理 会东地区铜矿资源潜力。经工作确定红泥坡、通安老厂铜矿等 7处有利的找矿远景区。通安老厂铜矿经地表揭露和浅部坑探验证 ,工程系统取样 ,提交新发现矿产地一处 ,并估算 334铜资源量 ;另外淌塘铜矿、小街铜金矿、铁柳铅锌矿、红泥坡铜矿床 (点 )估算了部份资源量。根据铜矿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了“拉拉式”、“东川式”铜矿找矿靶区 ,进行了铜矿预测。为今年部署铜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四川省会理会东地区铜矿产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巫嘎错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的调查圈定饿蒙勒地区为重点找矿靶区。并对饿蒙勒地区利用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测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铜矿点4处。通过地球化学成果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显示饿蒙勒地区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铜矿类型为火山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17.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床地质——物探找矿研究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综合研究了维西大宝山铜矿区地质、物探找矿条件和矿体产出特征,初步建立了地质-物探综合找矿模式,并进行综合成矿预测与潜力分析。圈定了长约数公里的铜矿带,显示该地区具有中大型铜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沉积型铜矿是中非铜—钴成矿带最主要的铜(钴)成矿类型,为提高该类矿床的找矿效果,在刚果(金)马本德—利卡西一带开展烃汞气体测量法找矿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处已知矿体上均有较好的烃汞多指标异常显示,但异常分布位置受控于矿体的产状,据此总结了烃汞气体异常模式,并初步探讨其成因;在该地区开展了隐伏铜(钴)矿找矿预测,圈定的找矿有利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了一处工业铜矿体,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西天山的群吉萨依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后碰撞造山的裂谷构造环境。群吉萨依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该中基性侵入一次火山杂岩体中。其中,Ⅱ号铜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这个发现为该区铜矿找矿提供了新的找矿线索,可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作为铜矿找矿的主攻类型。由于隐爆角砾岩筒是直接控制铜矿化蚀变作用的火山机构,因此,群吉萨依铜矿点具有形成大型隐爆角砾岩筒型铜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马晓旻 《贵州地质》2004,21(4):272-272
我国铜矿资源短缺,而中西部地区勘查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好找矿前景。贵州铜矿资源贫乏,是全国最少的省区之一。近几年.在新理论倡导下,黔西北铜矿勘查开发再度兴起并可望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