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得出了薄扁壳的挠度及转角为零的弹性半空间上矩形边扁壳基础,在水平地震时具有非线性Rayleigh阻尼的动力响应的解析解,每次逼年解都有是一个双重Dahamel积分。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在柱向量函数系下,利用传播矩阵法求解了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半空间由内部点源位锚引起的变形;对六个基本点源位错,以等价体力法推出了横观各向同性情形下的点源函数,并且给出了内部任意剪切位错源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积分表达式。为研究地球的层状结构,特别是其上部的横观各向同性对地表的地震位移、应变以及倾斜场的影响提供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半空间中的弹性位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柱向量函数系下,利用传播矩阵法求解了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半空间由内部点源位锚引起的变形;对六个基本点源位错,以等价体力法推出了横观各向同性情形下的点源函数,并且给出了内部任意剪切位错源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积分表达式。为研究地球的层状结构,特别是其上部的横观各向同性对地表的地震位移、应变以及倾斜场的影响提供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在地震力及动弯矩作用下层土中单桩基础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温克尔(Winkler)分层弹性地基理论将层土中的单桩基础通过振动分析,给出了单桩基础的弯曲自振特性及在地震力与弯曲动载荷作用下强迫反应的解析解。为单桩基础的弯曲振动与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周期结构原理与导纳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了带复合结构单元的有阻尼的有限周期系统的波传播和振动特性,得到了有限周期结构自振频率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半无限空间中圆形孔洞周围SH波的散射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建立了求解在含有圆形孔洞的弹性半空间中SH波散射与圆形孔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解析方法。利用SH波散射的对称性和多极坐标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可以预先满足半空间自由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圆形孔洞对SH波散射的波函数。利用这一波函数,则可将该问题转化成对一个圆形孔洞散射的求解问题。该问题的解答最终又可归结为对一组无究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可利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最后给出了有关圆形也洞附近动应力集中问题的算例和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与圆孔至自由边界距离变化对动应力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饱和两相介质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地表波场基本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饱和两相介质复模的Biot波动方程为基础,根据弹性动力学半空间理论,严格推导出了饱和两个介质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地表面波场基本解。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刚度矩阵方法结合Hankel积分变换,求解了层状黏弹性半空间中球面SH、P和SV波的自由波场.首先,在柱坐标系下建立层状黏弹性半空间的反轴对称(柱面SH波)和轴对称(柱面P-SV波)情况精确动力刚度矩阵.进而由Hankel变换将空间域内的球面波展开为波数域内柱面波的叠加,然后将球面波源所在层的上下端面固定,求得固定层内的动力响应和固定端面反力,将固端反力反向施加到层状黏弹性半空间上,采用直接刚度法求得固端反力的动力响应,叠加固定层内和固端反力动力响应,求得波数域内球面波源动力响应.最后由Hankel积分逆变换求得频率-空间域内球面波源自由场,时域结果由傅里叶逆变换求得.文中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土层中球面SH、P和SV波为例分别在频域和时域内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岩上单一土层中球面波自由场与均匀半空间情况有着本质差异;基岩上单一土层中球面波位移频谱峰值频率与场地固有频率相对应,基岩面的存在使得基岩上单一土层地表点的位移时程非常复杂,振动持续时间明显增长;阻尼的增大显著降低了动力响应的峰值,同时也显著减少了波在土层的往复次数. 相似文献
11.
地震构造类比法的应用—以川东地区华蓥山断裂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年代学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对华蓥山断裂带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该断裂带可能存在的分段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一、前言 地震模型技术是应用地震法研究地下储油地层分布的基础工作,它可以用来研究地,震波的传播以及各种波的特性,可以通过修改地质模型,反复进行正演,实现对实际地震剖面的最优逼近,以实现地震反问题。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应用Fourier变换方法研究了用非均匀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问题的解来模拟地震波的传播,探索了该方法对非均匀弹性介质地震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1937年以来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发生了5个Ms≥7的地震:1937年Ms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2001年Mw7.8昆仑山口西地震。研究了大地震之间的应力转移和断层相互作用,计算了弹性半空间介质中地震断层措动在后续地震破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前面4个地震均造成后续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有利于后续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之后应力变化场的计算表明东昆仑断裂中段的东大滩一西大难段的库仑破裂应力显增加,变化值达0.006~0.02MPa,预示看这一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包括地壳破裂发震过程中具有激发及衰减的非线性Rayleigh阻尼,用Voigt粘弹性模型表示地壳,它能更全面地反映地壳介质分子之间的内摩擦造成的粘滞性阻尼,在数学方法上,用解非线性问题解析法的摄动理论结合动坐标的富氏级数,把问题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组化为各阶线性化的控制方程组后,再简化为标准的Mathieu方程构成的耦连方程组,再用WKBJ方法,给出其在稳定区域的近似解,从而得出了问题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18.
因纵横向加肋密度不同, 故把题述房顶当做各向异性弹性体[1] , 则问题的控制方程组为两个四阶偏微分方程( 有一个是非线性) , 代满足边界条件的振型函数入内并用富氏级数的正交性并结合逐次逼近法, 化控制方程组为一个非线性van der Pol 方程, 得出问题的解析解, 并且讨论了解的跳跃即动力稳定丧失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用弹性理论对简单的壳内隆起和拗陷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内隆起和拗陷轴部是环向拉压力和纵向拉压力作用最强的部位,其两侧是平错力作用最强的区域,因而隆起和拗陷中心部位应具有一定的控震作用。通过与安徽、山西和甘肃西部地区地震分布与壳内隆起和拗陷构造的对比分析,认为理论与实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Morishita播散指数在地震空间分布丛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汾渭地震丛集分布研究为例探讨了Morishita播散指数在地震空间分布分析中的应用,并与地震空间中度C值统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无需对资料中特定分布作任何假定,能够直接表述地震的空间分布集中程度,且计算方法简单,可靠。震例分析,,5左右中强地震前几年,地震形成小的丛集团块,地震活动以小震为主,前一年左右地震成团块结构,尺度约为几十公里,但并不伴随明显的震群活动,这种不同时期的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