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本情况 2006年11月28~29日,由意大利欧洲一地中海气候研究中心(国家火山-地球物理研究所(CMCC—INGV)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BCC)联合举办的“中-意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举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研究员、预测减灾司前司长章国材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研究员等一行9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科学研讨会”于2005年8月22-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共同主办的一次大型学术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担任这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2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了有关"中国的减排目标以及国际谈判战略"的小型研讨会。会议邀请美国东西方中心资深研究员张中祥博士作主题报告。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国玉研究员主持了研讨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罗云峰博士介绍了会议背景以及主题报告人的主要学术背景。会议还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6月28日上午,来自GKSS海岸研究所和汉堡大学气象系的Hansvon Storch教授以及他的3名博士研究生,应邀在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举行了"风暴事件变化和预估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由国家气候  相似文献   

5.
丁一汇 《干旱气象》2005,23(2):75-84
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加拿大环境部气象局气候适应性和影响对策研究所,AIACC/START/TWAS,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气象局研究中心主办,由甘肃省气象局承办。研讨会经过  相似文献   

6.
会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CRCES年代际气候变率会议将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美国维吉尼亚召开PAGES第二届开放科学大会将于2005年8月10-12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中英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已于2005年7月18-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利用气候模式综合预报在不同排放情景下,平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与分布及其影响范围;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及中英有关适应与减缓技术。主办单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英国自然环境理事会、英国驻华大使馆。承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相似文献   

7.
《全国气候模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和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科技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主办的《全国气候模式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8日—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的国内...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和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全国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4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各大学和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省气象局39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在会议开幕式上,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第一工作组组长、中国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丁一汇先生介绍7此次会议的目的和国家气候变化协调组的有关情况。中国气象局气候司副司长周曙光先生、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彭光宜先生、国家计委土司环境处处长高光生…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9—12日,由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和山西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近30个单位80余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664-664
中国第三届气候与冰冻圈(CliC)计划专家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7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委员、秘书处成员、特邀专家和各专业组约60名气候与冰冻圈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CliC国家员会副主席姚檀栋博士主持,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大河院士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18—2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黑龙江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的第二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 ISCS)将于2005年7月18-29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届时将邀请来自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5-7名国际著名专家前来执教。讲习班主要面向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相关部委、高校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从事气候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此次办班的目的是:了解国际前沿及热点问  相似文献   

13.
1 会议概况全国“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质量研讨会”于 1999年 11月11~ 13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曾庆存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王绍武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意见 ;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副局长李黄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及各区域中心和部分省的短期气候预测专家近 70人。2 会议主要内容这次会议既是对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的检查和回顾 ,也是对 2 1世纪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方向的重要研讨 ,特别深入总结和…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12-1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8-9日中美气候科学工作组200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美国能源部等单位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中国科学院郭华东副秘书长、美国能源部MichaelR.Riches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相似文献   

16.
1会议概况 第14届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组会议于2009年3月23~25日在日内瓦召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随中国气象局王守荣副局长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自2005年11月在北京召开届会和技术研讨会之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气候专业委员会工作组在2010年15届换届会议之前的一次承上启下的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气象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国家林业局、青海省科技厅等七个部门联合举办的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对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15~17日中美干旱监测评估研讨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承办。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为参加研讨会的中美双方全体代表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度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技术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2007年1月16-17日,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度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LCS)简介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有关文件建立的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LCS),目前是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内的部门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4年12月。它是我国专门致力于气候变化、气候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价研究的开放型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