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176个国家及地区的83类制造业半成品或成品的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2001、2006、2011和2016年总体与分产品的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分析不同时期各类网络的拓扑变化特征。随后,基于各网络拓扑指标建立产品内分工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的参与度指数,并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一步揭示演化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看,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的成长性与连通性先升后降、凝聚性趋于稳固、层级性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这一演化特征受世界各国全球化进程、要素配给、基建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分产品看,生产要素替代性越低、附加值越高的制造业产品生产网络的演化速率较快、参与门槛较高;而生产要素替代性越高、附加值越低的制造业产品生产网络的演化速率较慢、地域关联较强。  相似文献   

2.
余振  顾浩 《地理科学》2016,36(9):1371-1377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在测算出国家层面的各产业GVC分工地位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东北三省内的地区和产业差异因素,估算出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发现,整体上东北三省采矿业等基础工业贸易增值量较大,但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威胁;而其制造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较低,对外贸易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并且这一劣势还存在恶化倾向。就各省来看,基础工业方面,辽宁省在采矿业上的比较劣势相对较小,黑龙江省在采矿业上存在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风险,而在制造业上吉林省的比较劣势较大。因此,东北三省要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和外贸理念,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将高新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结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模式,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创新驱动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谢玉欢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21,40(3):689-707
研究中国ICT产品的出口贸易扩张有助于理解"全球-地方"互动视角下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地理的相互作用。本文构建地方集群网络和信息溢出效应促进产品出口扩张的机制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库数据,探究中国ICT产品出口地理网络扩张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ICT产品出口源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张,出口目的地扩张重点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2)中东部省份出口到东亚和北美、西部省份出口到北美和西欧的贸易扩张较为显著。(3)面板Probit模型分析表明,地方集群网络和信息溢出效应能够增加出口源地-目的地层面ICT产品出口额,提升出口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产业链分工是地域分工的演变趋势。由于汽车产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较高的产业链迂回程度,选择汽车产业发育较为成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首先把汽车制造产业链划分为一般零部件制造、总成与分总成、整车制造与改装3个生产区段,然后对各生产区段生产产值的地域分布进行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概括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特点。空间分析表明:20世纪末期以来,地域分工的形态和内容已经表现出新的变化特征,低区段生产单元的空间布局更加分散;不同生产区段的组合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本地组合和近域推进;低区段生产向外扩散以近域扩散为主。借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后发现,1990~2005年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三大区段间的地域分工程度虽然较低,但已经有一定发展,主要表现为整车生产与改装区段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总成与分总成尤其是零部件生产则呈现出向外扩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居民网络购物行为特征——以书籍和衣服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居民的购物消费行为和传统零售业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购物行为具有一定差异。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市居民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并区分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网购行为特征差异,对理解网络购物和实体购物相互作用关系及网购对于交通出行和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居民网络购物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商品、不同频率网购人群在社会经济属性、空间特征、网络使用及购物习惯、购物态度上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频率网购衣服的人群在特征上的差异更为显著,体验型商品对网络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方式的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6.
王玥 《地理研究》2018,37(7):1435-1446
在过去的10年中,快速的零售业全球化进程已经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依托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通过阐述权利与价值在两个食品供应链(鲜奶和食用油)中发生的迁移与更迭,揭示出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前后,本土供应链发生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就供应链转型所具有的五个普适性特征,包括集中化采购、专业批发商的涌现、物流与信息系统升级、执行企业标准和发展自有品牌,在选取的案例产品中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此来解释供应链重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应采用动态的视角来研究零售供应链中的权利与价值,以此才能更好地揭示新兴市场中供应链网络转型升级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7.
王成  王茂军  柴箐 《地理学报》2015,70(12):1953-1972
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是城市节点的两个重要网络结构特征,现有研究往往缺乏对二者联系和差别的足够重视。从拓扑结构角度,解析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的基本内涵,基于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分别表征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存在的不足,引入递推中心性和递推权力的概念,利用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配套关系数据构建城市关联网络,讨论网络节点分布、链接关系等拓扑结构特征,识别各项中心性和权力指标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 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的城市网络具备低密度、多中心、“富人俱乐部”的特征;② 上海、长春、北京、重庆、十堰为最高等级的网络中心城市,分别锁定中国6大汽车产业带的对应地区;③ 长三角、京津地区、山东、广西、湖北三省及川渝地区为6大网络权力城市集中区,长三角地区网络权力最为突出;④ 递推中心性、递推权力在测度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方面,具有更高的区分性和精准度;⑤ 城市网络存在由“高中心性—高权力”的核心城市到“低中心性—低权力”的裙带城市的一维分布特征,这与空间距离阻尼对城市链接有无的影响程度的衰减有关;同时也存在二者关系非匹配的“高中心性—低权力”的中心集束城市和“低中心性—高权力”的权力门户城市。  相似文献   

8.
王璐玮  汪涛  张晗 《地理研究》2021,40(12):3314-3332
构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走出去"全球化下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识别企业战略连接类型,分析"引进来"全球化下生物医药全球生产网络(GPN)与本土创新网络(IIN)间的战略耦合过程;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GPN-IIN战略耦合目标实现的达成效率,并从静、动态视角探究其时空变化的原因。发现:(1)中国医药产业通过转口、代加工进入北美市场的难度加大,东盟、金砖国家成为其重要的出口对象,与欧盟加强贸易有助于其形成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2) 2000—2006年,多数外商直接投资(FDI)企业形成"两头在外"的产业布局,在GPN中处于被俘虏地位,大多内资企业学习能力不足,处于IIN边缘。2007—2013年,部分FDI企业由GPN价值链末端向高端转移,部分内资企业由IIN边缘向核心转移,但转移过程中具有强松脚性。2014—2019年,GPN-IIN战略耦合克服上一阶段嵌入不足、松脚性等问题,两者间的关系通道日益增多和稳固。(3) GPN-IIN耦合绩效经历了"大分散、小集聚→简单结构孕育→局部结构构建→级联秩序分异"的演变,在此过程中技术进步对其促进效果最强,规模效率次之,纯技...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地理研究》2004,23(1):87-96
作为地方生产网络的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下 ,企业行为是全球化力量和地方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全球化力量促使了企业生产要素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 ,在所有区位自由布局 ;地方化力量则使企业生产活动依然受到地方经济基础和制度文化背景的影响。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是全球性企业和地方性企业战略行为博弈的结果。全球性企业和地方性企业的战略行为不同 ,其对全球生产网络和地方生产网络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从企业行为博弈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下 ,地方性生产企业的行为选择及其导致的地方生产网络变化 ,并以目前我国常见的三种地方生产网络演变模式为例 ,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宋昌耀  罗心然  席强敏  李国平 《地理科学》2018,38(12):2040-2048
为探究超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机理及效应,基于2006~2015年北京各区数据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等方法分析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特征,研究发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从中心到外围专业化程度提升、多样化程度下降的趋势,且动态来看,专业化水平都有所提升,空间分工趋势愈加明显;高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多样化地区,交通运输业分散在专业化地区,房地产服务业是多数地区的专业化产业。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表明,北京各区之间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联动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产业的空间分工效应与产业特性高度相关,交通服务业呈现负向空间溢出,金融、科技、信息、房地产等服务业存在正向溢出,而商务服务业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Literature on transboundary knowledge flows has primarily focused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pillover effec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Little has been known, however, about whether or not and how foreign firms learn from local firms to enhance thei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clusters lays much emphasis on the variety of knowledge 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but it largely ignores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transboundary knowledge flow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for foreign firms operating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issues about legitimacy and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might inhibit “outsiders” from effective knowledge sourcing; therefore,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 a region plays a no less significant role than knowledge per se. Based on a large-scale firm-level database from Chin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industry, this article reveals that local innovativeness of indigenous firm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s and enhances innovation of foreign firms. It is interesting to find that whereas related variety of a region fails to exert positive influences, ownership diversity and a low extent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that reflect the openness of a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significantly affe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oreign firms. It calls for more studies on local instituti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interfirm knowledge flows.  相似文献   

12.
李健  宁越敏  汪明峰 《地理学报》2008,63(4):437-448
全球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导了社会生产组织的变革, 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深入 到产品内层次, 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等开始被纳入诸多学科研究体系, 并更好地解释 了当今全球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文章首先从全球生产网络概念及研究综述入手, 探讨了计算 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一般组织框架; 其次, 以价值链- 微笑曲线为对象对计算机产业全球 生产网络的价值分配及空间竞争性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机产业全球生 产网络中的企业组织及其权力分配关系; 再次, 分析了目前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分 配结构及空间竞争性, 探讨中国大陆计算机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ICT设备制造业的动态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Globalisation discourses increasingly depart from a network‐centred view of the world, and focus on the possibilities of leveraging economic globalisation – through incorporation i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CCs)– as a strategy for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to industrialise and advance their posi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This article goes beyond the question of incorporation and addresses the issue of sustaining positions, upgrading to more rewarding roles, and advancing to less dependent positions withi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GCCs. Drawing on experiences in the East Asian apparel industry,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such processes at both the firm and industry level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provides a rather positive picture, despite a decline in the region's share of world trade. The present paper is a preliminary contribution; further research, using the framework presented, would enhance insights into competitive adjustment and advancement in GCCs, specifically, the forces underlying success or failure.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产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对纳入网络中不同企业和地方的技术升级、价值增加和获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洛杉矶时装业生产网络为对象,深入分析其生产网络的运行体制,吸取成功经验。研究表明,时尚区内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工市场,快速与时尚的生产理念,地理空间聚集,各公司之间竞争、合作、信任关系以及商贸促进区对区域发展的调节与治理等都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马海涛  方创琳 《地理科学》2011,31(10):1172-1180
城镇间的产业联系是城市(镇)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研究多使用宏观统计数据,缺少从企业微观层面对城市产业联系的研究,难以清晰刻画城镇之间复杂的产业联系。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多学科的运用,城镇群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可视化表达和定量分析成为可能。选择粤东城镇群的服装生产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构建企业关系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直观模拟城镇群区域服装生产网络,探讨城镇空间结构与生产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① 粤东城镇群区域内形成了复杂的生产网络,从网络结构上看,大部分节点存在于一个大的网络中,建立直接或间接联系,仅有个别点或小集团孤立在外,网络中各企业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存在较大差别;② 从网络空间上看,汕头同潮州和普宁都存在密切联系,但潮州和普宁之间缺少联系,而汕尾孤立于汕潮揭之外;③ 各等级城镇在粤东城镇群区域服装生产网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城镇的专业化与区域的多样化共同推动服装生产的网络化。为城镇群内部经济联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城镇群网络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新越  芦雪静 《地理科学》2020,40(7):1160-1170
利用2001—2018年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旅游经济相关数据,综合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方法,研究中国31个省(区、市)旅游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集聚程度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多样化集聚程度则表现为东高西低;②专业化集聚指数热点区集中于西部省份,冷点区以华东和华中省份为主;多样化集聚指数热点区位于中国沿海各省份,冷点区则主要包括新疆、西藏;③SDM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多样化集聚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提高,专业化集聚产生抑制效应,不同区域影响效应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以旅游产业多样化集聚带动旅游经济,中部地区多样化集聚的正向效应尚未显现,而西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对旅游经济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临港工业、海运物流与全球化大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岸带是世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大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岸带临港工业迅速崛起并持续高速发展,依托海港建设、大型船舶运输发展起来的临港工业和海运物流,在跨国公司的运作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使资源贫乏的日本快速发展成发达国家;深圳赤湾临港工业区成为中国高效益工业的典范。本文着重讨论了海岸带经济建设中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对地区、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指出中国21世纪应大力开发利用海岸带港湾资源、重点建设全球化大生产的大进大出的基地,建立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岸带产业中心,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社会调查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运用演化经济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网络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后,潮汕地方生产网络内部空间结构不断演变,从多点集聚向多个孤立集群网络演进,再向跨集群地方网络发展;②网络演化本质上是企业关系的变化,企业间关系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做出的战略选择,地理临近与路径依赖使潮汕集群网络结构得以保持(即"遗传"),企业创新需求作用下的路径创新推动了集群间联系的发展(即"变异");③生产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路径创新与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生产网络范式"取代了"现代企业范式"成为世界生产组织方式的主流,随之生产网络成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生产网络的理解,概括了生产网络所具有的几个重要特征,对生产网络在不同尺度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总体上看,生产网络对解释各尺度经济现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相比国际、区域和全球等大尺度生产网络的广泛研究,国家和地方中小尺度的生产网络明显受到忽视。事实上,在大尺度生产网络的研究基础和背景下,国家生产网络在构建国家创新系统上、地方生产网络在分析地方经济上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