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导致了成矿理论研究的重大飞跃,促进了对板块边缘成矿体系和成矿机制认识的深刻变革.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们主要围绕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就板块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成矿模式和理论,如在洋中脊提出了下渗海水由深部岩浆房驱动再回返上升而形成SEDEX矿床的成矿模式,在大陆板块边缘提出了大洋板块俯冲诱导岩浆活动而导致斑岩铜矿形成的模式等等.应该讲,这些模式和理论的提出推动了地球科学和找矿勘查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解释大陆板块边缘成矿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对解释板块碰撞后大陆内部演化阶段的成矿作用则无现成答案.基于这一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深入理解大陆成矿作用、提高发现大陆内部矿床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大陆动力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地学界的高度重视.纵观近年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若干趋势:在成矿机制上,将成矿作用研究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密切结合;在成矿时代上,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内在关联受到高度重视;在成矿区域上,除继续重视板块边缘成矿作用的研究外,大陆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成了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应用新的成矿理论——斑岩铜矿成矿模式、层控火山岩型、层控热液型成矿理论等,对新疆内生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新疆古板块构造基本轮廓根据成守德等(1986)的研究成果及李春昱等(1983)的意见,经过综合分析,作者认为,新疆境内晚古生代可划分为五个古板块:西伯利亚古板块、哈萨克斯坦古  相似文献   

4.
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资源特征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肖克炎  邢树文  丁建华 《地质学报》2016,90(7):1598-1607
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含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分地区、广东省西南部分地区以及海南省全部。该区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接合区。大地构造属于武夷云开岛弧系。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在该地区划分新的重要成矿部署区带,并命名为琼-粤西-桂东南成矿带。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多彩。目前已涌现像抱伦金矿、富湾铅锌银矿、大降坪硫铁矿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对本成矿带的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14个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热水沉积型、热液脉型、接触交代型、斑岩型和表生型。成矿受构造作用影响明显。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广东云浮地区金、银、铁矿重点远景区、广西陆川地区金银一般远景区、海南石碌铁、金矿一般远景区。为指导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芮行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71-1186
在对中亚阿尔泰山系及邻区的构造格架研究中, 在西伯利亚前寒武纪陆壳板块和东欧—塔里木—中朝前寒武纪陆壳板块之间,划分出一个重要的一级构造单元,本文将其称为古亚洲古生代洋壳板块,进而划分出北古亚洲早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中古亚洲晚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南古亚洲早古生代多岛洋壳板块。另外,还对次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中生代以后,这一板块就成为统一的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相对应,对成矿单元进行了划分。在古亚洲古生代成矿域的基础上,划分了北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成矿省、中古亚洲洋晚古生代成矿省、南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成矿省。还对其次级成矿单元进行了详细划分,较好的解决了成矿系列和成矿预测等有关问题。研究成果还提出:前陆盆地和山间盆地是能源矿产聚集的有利场所;俯冲带和火山岛弧带是层控火山岩型黑色—有色—贵金属矿产的赋矿空间;陆岛和变质混合岩地体是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和工业用白云母矿床的富集地段;构造裂解的喷发岩和斑岩则是斑岩銅(鉬)矿床的集中产地。新陆壳的应力松弛区的碱性岩带是稀有矿床产生的优良场所。据此优选了70多处各类矿床的预测区。他们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阿尔泰次经济区的进一步找矿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对菲律宾群岛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和斑岩型铜金成矿开展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对区域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贡献,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通过研究菲律宾群岛周缘中新生代板块俯冲洋壳重熔岩浆作用及矿床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过程中以流体为纽带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斑岩型铜金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东秦岭的地球物理、构造分带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秦岭构造演化及地质成矿比较复杂,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笔者从板块构造学、地球物理学、事件地层学等多学科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东秦岭发育的区域性深大断裂主要有9条,它们均具有多期次、长期性活动的特征;垂直板缘构造带走向,从北向南可划分出低变质变形带、强变质变形混杂带、刘岭复理石推褶构造带、大别地块、断褶推滑构造带等五个地质构造带;东秦岭的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经历了7个阶段,即华北、杨子板块形成、漂移阶段;华南板块形成阶段;板缘增生带形成阶段;板块对接阶段;剪切走滑阶段;板块挤压推覆阶段以及断块掀斜阶段.  相似文献   

9.
滇西主要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滇西地区与板块活动有关的火山岩带、中-酸性侵入岩带及基性-超基性岩带的稀土、微量元素及岩石化学特征所反映的构造环境资料,结合基底地质构造及地层古生物、古地磁资料,对区内的大地构造进行了综合判断,划分为两大板块、四条板块结合带及其相应的岛弧带、弧后带,以及三个地体。系统研究了区内主要有色金属矿床的硫、氢、氧、铅、锶、碳同位素资料,结合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含量,对兰坪金顶铅锌矿、哀牢山金矿、西盟新厂铅银矿等几个主要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因类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按矿床分布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出滇西地区14个有色金属矿产成矿带。按不同矿种讨论了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矿和铜矿是环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两种矿床,但两者的成矿物质和成矿过程相差迥异。环太平洋地区的锡矿和铜矿主要形成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通常认为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包括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岐板块、法拉龙板块以及现今太平洋板块。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和与花岗岩有关锡矿的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岩体、矿床成因以及成矿环境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中国东部平行同时代成对出现的三条锡(钨)成矿带与斑岩铜矿成矿带的形成机制? 2)沿欧亚大陆边缘发育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巨型铜金锡成矿带,而且绝大多数矿产发育于一系列伸展盆地中,其成矿背景是什么?此外,我们认为开展玻利维亚和大兴安岭南段Sn-Ag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是推动大兴安岭南段及邻区锡矿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全球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地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很多新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学科领域交叉等问题,又对工程地质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近10年来《Nature》和《Science》两本国际著名杂志所关注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热点科学问题展开综述,并对其反映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比如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来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或者通过努力把损失降低至最小,学科交叉渗透增强,国家集体参与等。  相似文献   

12.
Re-Os同位素体系在矿床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的原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中,应用Re-Os同位素体系进行成矿作用年代学及矿质来源等方面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认为Re-Os同位素体系是对矿床进行定年和示踪研究的有力工具,为成矿作用机制等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中存在矿物适应性等问题,但本世纪初期Re-Os同位素体系的研究将会深刻地推动矿床地球化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频地质雷达在堤坝路面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春  王永  杨振涛 《上海国土资源》2007,22(2):56-59,67
高频地质雷达是一种新型的物探方法,在堤坝的质量评价中,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检测结果,如:界面的起伏判定,界面间的接触空隙过大,“唧浆(水)”等。这为物探拓展应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中子测水技术在玻璃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氢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而形成的中子测水技术,通过在某玻璃厂的应用,表明中子测水技术不但能替代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法,而且还具有在线连续测量、响应快、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等诸多特点,从而比局部取样分析更具代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粒状土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被认为是其宏观力学和体积特性的内在根本因素,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研究颗粒材料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比试验方法快捷、简便、经济,而且能够容易得到在实验室试验中很难或无法得到的更多重要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的信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应用。本文介绍了离散单元法对土的微观特性研究的一些最新方法和进展,对数值建模中的一些重要方面如比重(质量)放大、树脂薄膜模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离散单元法在土的微观结构分析(如颗粒旋转、颗粒位移、中尺度孔隙率分布)的一些最新研究作了分析和介绍。分析表明,离散单元法是研究粒状土的微观特性的一个有力工具,可以对土的宏观特性从微观角度得到更好的解释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性-超基性岩中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床、豆荚状铬铁矿床等许多重要的矿床,基性-超基性岩成岩成矿方面的研究多采用镁铁比值,但以往利用该比值时未考虑岩石的SiO_2含量、地质构造及岩石蚀变等一些重要条件。文章结合国内外一些重要的铜镍矿床和铬铁矿矿床,考虑到上述的几个条件,讨论了镁铁比值在划分岩石类型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给出了与前人不同的镁铁比值划分区间。  相似文献   

17.
环境磁学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环境磁学可提供大量有关区域或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的重要信息,其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已成为当今地学前沿学科之一。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中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土壤学和环境污染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了环境磁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近年来环境磁学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①加强磁信息与地质记录之间的定量研究;②利用磁信息加强应用研究;③环境磁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密切相结合;④建立全球磁数据  相似文献   

18.
矿山防治水工作是矿山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今后,煤矿防治水应引入新的观念,拓展新的领域,满足新的需求。文章对今后防治水领域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深部岩溶。弱合水层和隔水层的合理利用,延迟突水、环境、防治水工作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南岭地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和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近20年来地质找矿与科研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南岭地区一些优势矿产储量消耗过快,影响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岭地区芙蓉锡矿等一批新矿产地和八仙脑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钨矿等一批新矿床类型的发现,充分说明,只要认真开展成矿预测研究,配合地质找矿实践,在南岭地区取得找矿突破的可能性并不亚于西部地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南岭地区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加强矿床成矿系列、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及其超常规富集成矿机制、大型超大型矿床与矿集区、常规优势矿产与非优势矿产之间相关关系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探索,为危机矿山“探边摸底”和新矿产地的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case of a daughter population of a sexual species that become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an area previously lacking that species, as has occurred recently in the Krakataus. If the new area is isolated geographically and if the number of founder individuals is small, conventional wisdom foresees a reduction of genetic variability within the colony. This might obstruct genetic adjustment to new conditions. Recent studies of the genetics of such bottlenecked populations, however, show that, in some instances, genetic variability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may actually increase rather than decrease after a bottleneck event. Whereas loss of some quasi-neutral biochemical alleles may occur, the quantitative polygenic balances on which adaptation depends can be carried 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to the new population. Novel phenotypes may result from natural selection during the generations that immediately follow the bottleneck. Growing shield volcanoes in particular show rapid turnover of their surfaces such that organisms surviving there must continually recolonize or become extinct. Such species, existing as metapopulations, should be prone to bottleneck effects that produce genetic shifts. Examples are given from Drosophila silvestris on the island of Hawaii. The relevance of such genetic shifts to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ry change in populations is discussed, emphasizing the probable role of metapopula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