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郑州市的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中深层地下水位的变化原因及趋势,及降落漏斗的形成和演化。由于中深层地下水是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它的补给条件差,80%靠浅层水的越流补给。长期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因不合理的开采,已造成水位的过度下降,漏斗面积的不断扩大,局部水质变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推出相应法规,强化节水意识,严格控制城区地下水资源开采,调整开采地区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动态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获满足一定精度要求全面而合理的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具有现实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测网,通过选取理想的变差函,运用Kriging方法进行地下水位的线性无偏最估计和计算估计误差的标准差,结合给定的允许误差2评判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网的配置是否合适,并提出了调整现有观测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艳刚 《地下水》2014,(4):82-82
以1980年至2012年石家庄市地下水监测资料及地下水开采量资料为基础,分三个阶段对石家庄市东部平原33 a来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三个阶段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一直在增大,近5 a来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明显降低;进入21世纪以来地下水储量的累计减少量明显增加;地下水漏斗影响面积持续扩大,漏斗中心水位持续下降,近三年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科学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解决地下水水量需求,以七个长期地下水观测井六年来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营口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豫北平原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其演化模式具双向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和防止豫北平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Fuzzy集理论对地下水位动态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Fuzzy集理论,给出一个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分类的数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对西安市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动态聚类法用于地下水位动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物质来源不同,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不同,其地球化学特征、水动力体系和地下水循环响应不同。文中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通过沉积物物质来源分析,研究浅层地下水化学分布特征。首先根据地下水系统分区进行取样和实验,采用矿物组合、风化强度及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北京市平原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其组合特征,多种方法分析结论一致,即北京平原区的主要物质来源:一是流经燕山山地花岗岩变质岩区的潮白河系统,一是流经西山山地石灰岩区的永定河系统;而两系统中、下部是多期物源多层交叠、纵横交错沉积形成的。其次在物源分析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研究两系统剖面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即两系统剖面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水;但永定河系统的溶解性总固体、阴阳离子浓度均大于潮白河系统,这与两剖面所在系统物源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即分析结果表明物源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组合特征决定了系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14C年龄校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下水14C年龄的校正精度取决于对地下水溶解无机碳演化过程中影响地下水14C活度主要因素的准确识别及其影响程度的定量评价。以银川平原为例,在进行银川平原承压水反向地球化学反应路径模拟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区内深层地下水碳酸演化的主要作用并进行深层地下水14C年龄的校正。研究认为,控制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反应路径为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和长石、角闪石、石膏等矿物的溶解以及Ca-Na离子交换。地下水流路径上所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对路径上14C的浓度变化影响较小。地下水14C年龄校正结果表明,除补给区和承压水水位漏斗区外,银川平原承压水年龄均在2 000 a以上,属“古水”,天然条件下径流缓慢、地下水更新速度小。在承压水水位漏斗区外,沿地下水流方向,地下水年龄逐渐增大;而在承压水集中开采区,承压水的年龄明显小于路径上游地下水,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2.
天津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市地下水位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了将近40年,监测区覆盖整个平原区。根据多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笔者对区内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不同含水层组的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天津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受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和开采条件的控制,不同类型地下水动态规律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差异,除降水量、温度等自然因素外,开采地下水是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卫华  车灿辉 《探矿工程》2013,40(6):70-72,76
简要论述了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地下水位监测不重视、监测孔设计及施工不合理等。并借鉴和引用水利、地质等部门的规范,对水位监测孔质量检验提出一些建议。对规范城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层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洲  贺屹  刘燕 《地下水》2005,27(2):102-10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西安市需水量迅猛增长,导致了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对西安市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出对深层承压含水层进行人工补给的方案,并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提出了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节和防止含水层枯竭的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田辉  郭晓东  朱巍  张梅桂 《地下水》2011,33(5):61-62,111
依据地下水监测及开发利用等实测资料,对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今后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德地区是我国重要城市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基地,由于深层地下水的过量开发利用,产生了严重地面沉降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深层地下水累计开采量基本上相当于地面沉降累计量,认为京津冀德平原区深层水属于储存资源,基本得不到补给和更新。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京津冀德平原区大约八万平方千米范围,进行了累计地面沉降体积分布、深层水水位变差分布的空间分析,结合对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深层水开采利用与地面沉降宏观关系的定量特征,结论是多年平均深层水开采量为25×108~27×108m3,多年平均地面沉降体积量为11.2×108m3,年均地面沉降体积大约相当于41%~44%的年均深层水开采量体积,还有56%~59%的深层水开采未导致直接的地面沉降响应,说明在高强度开采激励条件下深层水的动力场可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对深层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关系、深层水的组成与循环更新机制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罗杰  王文科  段磊  李英  张在勇 《西北地质》2020,53(1):195-204
基于2013~2015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银川平原水位动态变化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银川平原地下水动态分为径流型、灌溉型、降水-蒸发型和开采型4种类型,其中人为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类型(灌溉型、开采型)分布最广,约占银川平原总面积的1/2。在时间尺度上,受不同因素的影响,4种动态类型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从年内动态趋势看,径流型呈M型变化;灌溉型呈W型变化;降水-蒸发型呈Λ型变化;开采型呈Z型变化,对于开采型,通过模拟,认为夏季开采全年的45%~50%,冬季开采15%~20%是最优开采量。在空间尺度上,受地形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类型自西向东呈径流型-开采型-灌溉型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合理方式,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长期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储量资源大量亏损,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为地下水资源蓄养提供了条件,地下水超采困境将逐步得以改善。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非饱和地下空间受人类干扰明显,恢复地下水位必须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北京平原区(不合延庆)建[构]筑物地下基础与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场对于地下水位上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限制恢复水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出限制曲面。在此基础上,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由实际地下水开采结构控制的水位流场中,寻找最接近的限制水位作为地下水回升的控高目标,并计算了地下水库中能够用于水资源储存的可恢复调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宁夏南部“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构造控水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等方法,对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裂隙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该区储水空间以岩溶裂隙为主,岩溶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SN向大型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起源为主,并表现为多元水混合而成。水质分布呈现南优北劣的分带特征,北部水一岩相互作用形式为溶滤一蒸发浓缩型,呈高矿化咸水,南部为溶滤一混合型,呈低矿化淡水。根据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特征,划分了3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及其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了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开采程度和剩余可开采资源量。论述了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的计算评价原则和判别标志,确定了全省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