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资料是从日本《理科年表》(新版)所载《中国大地震年表》中摘译的有关山西部分的地震,并与《中国地震目录》(1983年版)做了对比,核对出《理科年表》中未定出震中的部分地震(用方括号标出),另有少数地震,是可能因记载涉及地区极广,震中无法确定,《中国地震目录》未载的(在地震编号上用“*”号注明,震情摘要栏末,编者用黑体字注明了出处),现刊出,供参阅.而《理科年表》对公元前231年的地震未予收录,为保持其原貌,未予增补.表前说明亦系摘译,为便于查阅,地震编号仍按原文编号刊出.文末附有《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地震局主持下,于1981年10月15日11时对广西柳州水泥厂200吨人工爆破地震进行了一次深部构造的野外现场观测。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布设了北东、南东两条测线,  相似文献   

5.
6.
周蕙兰 《地球物理学报》1984,27(04):360-370
本文把地震矩和地面加速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与地震烈度和该加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结合起来,导出了使用Ⅵ度等震线平均半径估算我国历史大地震矩震级的公式。 我们使用这一公式给出了53个大地震的矩震级,并对其它震源参数作了计算和讨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板内地震的矩震级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大地震的矩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把地震矩和地面加速度之间的理论关系与地震烈度和该加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结合起来,导出了使用Ⅵ度等震线平均半径估算我国历史大地震矩震级的公式。 我们使用这一公式给出了53个大地震的矩震级,并对其它震源参数作了计算和讨论。从本文的结果来看,板内地震的矩震级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8.
未来20年在日本首都所在地区范围内可能发生一次震级达里氏7级的强烈地震。这个结论是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领导的防灾委员会做出的,该委员会1988年5月24日在东京举行了会议。共同社指出,像这样的预报,首次以政府名义正式做出。防灾委员会的委员们根据大量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工矿爆破观测协作组于1982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一项定名为“7782工程”的科学试验。该项试验系利用国家物资总局进行的永登64吨和153吨大型爆破,并补充一些2吨左右的小炮,形成一条测线长达935.7公里的深地震测深(DSS)剖面。该测线途经甘肃、陕西、宁夏和青海等省(自治区),跨越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北段。该试验的完成,为研究该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  相似文献   

10.
在近些年的野外调查中,我们在安宁河、则木河2断裂带的过渡段(礼州至西昌之间)及其附近的3个场地发现了未知年代的地表破裂。通过分析这些地表破裂的特征以及在本区历史地震重破坏区中的位置,我们认为位于杨福山村以北与大坪子村以西2个场地的破裂应是1536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这不仅反映了1536年大地震破裂带的南段沿安宁河与则木河断裂带的过渡段产生,而且反映了该破裂带的南端很可能到达了或者很接近于西昌。位于西昌略北李金堡村以东的破裂应属于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遗迹,它进一步证明了1850年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西北端可能到达西昌以北至少数千米处。因而,由文中的证据可推断西昌附近的主干活动断裂在1536年和1850年大地震时均发生了破裂  相似文献   

11.
第二篇文章叙述了中国近十几年九次大地震基本情况的对比研究,汇总了九次大震丰富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预报实验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讨论了大陆地震的成因环境,最后提出大陆强震预报的“多阶段、多类型、渐进式预报”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地震学家在吉尔吉斯地震活动区试验了一种以探测地下深部电磁变化为基础的地震预报方法,并展示出这种方法的巨大前景。地震孕育发展情况的变化伴随有地下深部电导率的改变,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就能获知地下岩石主要部分构造活动过程的准确情况。然而,截至目前,进行这项研究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设备。为了完成对地壳深部的探测,吉尔吉斯的科学家们使用了工业供电线路,其  相似文献   

13.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地震研究,指出系统整理和客观分析这些历史悠久和较丰富地震资料的现实意义,并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如已出版了《中国地震年表》等,正在进行组织编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一书);最后讨论了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东海大学星野通平教授说:“指出东海大地震危险后六年来,一直不能证明太平洋板块在向日本列岛下俯冲,是因为东海大地震学说是错误的。”这一新论点引起大家关注,给偏重于东海大地震学说的日本地震预报体制带来不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世界数字化台网(GDSN)的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1981年1月23日道孚、1985年8月23日新疆以及1981年1月18日日本本州等七个发生在不同构造区的大地震在1—10秒周期下的源谱(ω);汇集了本文作者用相同方法计算得到的发生在消减带、活动板块边界及板块内部不同地区大震的另外31个矩震级M_W≥6.4的源谱(ω)及由P波最大振幅求出的体波震级。将新疆及道孚地震与消减带相同矩震级地震的平均源谱相比,其M(ω)值在10秒周期下与其差别不大,而在1—2秒周期下前二者的(ω)值则高出2—3倍。这一结果相当于应力降高3—5倍。 本文计算出了上述消减带和板内地震在0.1到1Hz的频率范围内的log(ω)-longω的斜率平均值分别为-1.69和-1.26。由此值及10秒周期下的(ω)平均值,可估算出消减带及板内地震在上述频率内不同矩震级M_W下的源谱振幅值(ω)。 通过对25个倾滑型地震在周期T=1.43秒下的源谱振幅和体波震级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计算得出:log=0.91m_b+11.60,式中的单位为N·m。对走滑型地震m_b的修订后,得出中国板内走滑型地震的经验公式为log=0.91+11.87。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家公司设计出供政府和私人机构用于试验核电站及其他设备在地震发生之际的功能与结构的完整性的地震模拟器。现有的设计包括可以提供比二轴向模拟试验更为精确的世界上最大的三轴向模拟器。该公司标明模拟器有3×3米工作台、液压操纵,能够试验对4500公斤重的物体施以9000公斤的力,每3个  相似文献   

17.
苏联托木斯克综合技术研究所的学者们研制成一种记录大地电磁场用的仪器“卡秋莎”,可以用它预报地震。其原因在于,大震发生之前地壳内由于应力作用会积累起电荷,从而产生电场。在地震危险区内对“卡秋莎”的试验进行得很顺利。以最近一次试验为例,在吉尔吉斯的伊塞克库尔湖附近试验场上,“卡秋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塔斯社1981年9月27日电,在阿拉木图已开始建筑的电子系统即将开始预报哈萨克斯坦南部地震的地点和时间。有几部快速电子计算机、遥控机械设备和其它仪器设备将分析地球内部地震活动的情报资料。为收集这样的情报资料在巴尔喀什湖和天山北部分支之间建立了试验场。近十年来在这一带发生了几次十二度烈度表内九~十度的大地震。  相似文献   

19.
海原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震区,1920年12月这里曾发生过8.5级大地震,大震过后强余震活动一直持续到1923年。今年4月14日这里又发生了一次5.7级地震,这是自1934年以来,在海原大震极震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