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刘吉福 《岩土力学》2006,27(Z2):865-869
虽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些负面效应。首先,由于真空卸除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降低可能导致路基失稳,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出现在填土在很多时间内快速填筑完毕且真空马上卸除的时候。其次,由于真空卸除后地基土压缩模量降低可能导致工后沉降增大,特别是当真空卸除后马上施工路面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上述情况。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其他负面效应如周围地面沉降和开裂在其他文献中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针对珠海地区的深厚软基,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基的地表沉降、膜下真空度、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等进行监测,得到了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随时间变化曲线。软基处理完成后对原状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载荷试验,并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监测和检测试验分析表明:加固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了明显提高,地基加固效果较好,其影响深度达到25~30 m,在15~20 m范围内加固效果最为显著;但真空预压并未改变软土的触变性,加固后的软土仍应避免扰动。  相似文献   

3.
真空—截载联合预压法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就好 《岩土力学》1999,20(4):58-62
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场试验观测和理论分析,认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适用于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
真空堆载预压法具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双重加固效果,真空预压产生的侧向收缩变形与堆载产生的侧向挤出变形相抵消,保证了上部路堤的稳定性,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了施工速度.依托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体工程,设置四个现场监测试验段,对完整有效的观测断面的沉降进行了全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堆载预压法加固的路基沉降量主要发生在初期和中期,沉降速率在监测初期较大、中期时达到最大值,后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减小,最后阶段最大沉降速率为0.09 cm/d,小于堆载预压规定的允许值1cm/d的要求,表明真空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结合在苏州吴越岭秀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真空一复水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和效果,并与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在提高超软大面积地基承载力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的软土地基加固以排水固结为主要方法,但随着工程要求的提高,加固方法也不断发展经体的综合讨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加固特点与效果,该法利用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可以叠加的原理,在超软基上可以获得较真空预压法更大的预压荷重,获得更佳的加固效果,同时结合一些工程应用实例具体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杭金衢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资料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真空预压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同时产生向内的水平位移,从而使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比超载预压具有更强的抗失稳能力,侧向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与荷载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真空预压的加固深度主要是竖向排水体范围内,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则可根据堆载的附加应力比来确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试样在模拟的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以及各向等压4种情况下土体的固结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真空预压模拟试验情况下,试样的变形、加固情况等指标与各向等压模拟试验下的情况很接近,即:试样的竖向变形小于堆载预压模拟试验情况下试样的竖向变形,土性改善程度要优于堆载预压的情况。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模拟情况下,试样的竖向变形大于真空预压的情况,加固效果好于堆载预压的情况,总体上具有更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堆载预压法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圳湾填海造地工程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软基处理。根据现场监测结果,从地基最终沉降、固结度和强度等方面对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龙  彭劼  陈永辉 《岩土力学》2006,27(5):745-748
研究了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简化计算方法,负压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计算应考虑其受力特点的影响,实际工程观测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修正系数过大。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真空预压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修正系数公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真空预压工程修正系数ms取值范围可在0.55~1.20之间,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分层总和法计算修正系数可取0.70~1.30。  相似文献   

1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李就好 《岩土力学》1999,20(4):geMap1
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基本原理。通过现场试验观测和理论分析,认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适用于深厚软基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2.
现场实测数据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联合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是软基处理中比较好的方法,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春原  朱楠  赵献辉  王文静 《岩土力学》2015,36(Z1):310-314
依托高速公路试验段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路基的现场试验,根据实际路基情况建立离心模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湖泊相软土地基进行离心机试验,分析了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联合作用下软土路基的沉降规律,并将试验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两者沉降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湖泊相软土路基,地基土在工期内的沉降占总沉降87%以上,加固效果明显;用该方法加固后软基的工后沉降发展缓慢,两年内工后沉降最多为2.5 cm,路堤断面沉降差不超过5 mm,不会影响公路正常使用;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值沉降趋势基本相同,但由于现场试验条件及离心试验误差影响,导致两者沉降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在电厂地基处理中实际应用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某些有益结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而不至于失稳,同时产生向内的水平位移,从而使它比堆载预压具有更强的抗失稳能力。  相似文献   

15.
真空和堆载两种预压法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加固不同深度的土体,对两种预压法下土体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土体的沉降量、排水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两种方法均能使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改善,就渗透性而言,真空预压优于堆载预压,但就压缩性而言,堆载预压优于真空预压;堆载预压下试样的轴向位移远大于真空预压下的轴向位移,且比真空预压下的沉降收敛慢;真空预压下的排水量大约是堆载预压下排水量的1.8倍;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下,浅层土体的排水量均大于深层土体的排水量。  相似文献   

16.
真空-堆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汉龙  彭劼  陈永辉  郑绍君 《岩土力学》2003,24(6):1029-1033
根据高速公路路基的变形特点,提出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的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模型,将砂井按照实际尺寸划分单元,避免了平面计算方法中的砂井处理的问题,较以往的平面数值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对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试验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水工建筑物软基效果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探讨了该方法的加固机理,论证了淮河入海水道张马涵闸软基处理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依据。根据现场的监测资料(包括表面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真空度等)和原位测试(包括CPT、十字板试验、静载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等)资料,以及土工试验成果的分析和比较,对张马涵闸软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证明,该法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为该工法在类似工程软基处理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位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玉生  曹大正 《现代地质》1999,13(4):471-476
低位真空预压法是利用吹填泥浆做密封层的一种新的真空预压法 ,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在分析该方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利用该方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地区某饱和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提出了真空联合堆载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和施工结束后的第三方检测结果,特别是针对淤泥的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模量、静探Ps值和十字板剪切强度等参数处理前后的变化,说明该方法可以消除深厚软土的深层沉降及浅部形成较厚、强度较高的超固结硬壳层,从而可以满足工后沉降和承载力两方面的设计要求,并总结了沉降量计算的修正系数及与含水量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该地区类似工程沉降估算具有明显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煜霞 《岩土工程师》2001,13(4):29-32,35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本文根据加荷过程对固结度和抗剪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并根据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处理该类地基地理论计算的一些经验,以便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