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江苏省溧阳2次破坏性地震发震构造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康明  熊振  李丽梅 《地震地质》2012,34(2):303-312
1974年、1979年在江苏省南部溧阳地区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5级和6级的2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979年的6级地震是现代发生在江苏省陆域内震级最高的地震。2次地震相隔5年,极震区基本重合,说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同一活动断裂。不少学者经过考察认为这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NNE走向的茅东断裂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溧阳震区开展了大量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高密度电法、钻探及地震地质考察,随着资料的积累以及对震区余震的精确定位,人们对溧阳地震的发震断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2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均沿茅东断裂以东2km的金坛-南渡断裂分布,2次主震震中均位于金坛-南渡断裂南段与近EW向的溧阳-南渡断裂相交会的区域内。因此,笔者认为这2次溧阳地震的发震主断裂应为金坛-南渡断裂。  相似文献   

2.
在1974年溧阳5.5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之后,作者对华北北部的中期地震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溧阳两次地震与华北北部地震有呼应关系,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1.华北板块边界带  相似文献   

3.
溧阳地震与茅山地震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近20年来研究溧阳地震和茅山地震地质取得的主要进展;(1)对茅山构造一茅山山脉成因的新见解;(2)建立和完善了茅山地区新生代岩石地层层序;(3)发现了新生代玄武岩中含幔源包体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4)对茅东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分段性提出了新认识,(5)对茅东东断裂带构造应力场及其力源,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空间新的探讨.(6)对溧阳两次地震成因及其互相关系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6级地震的震害经济损失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溧阳地震区概况、溧阳地震震害经济损失情况、溧阳减轻地震灾害的做法、对诸如怎样认识、统计、衡量和减轻震害经济损失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以及结语。  相似文献   

5.
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县西部发生6级地震,使溧阳农村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房屋倒塌十四万五千三百五十五间,严重开裂九万八千四百七十二间,轻微破坏十万九千七百余间。溧阳西部五年内曾发生二次中等强度的地震,每次地震都使溧阳县房屋遭到很大的破坏。为了避免今后再遭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现象,发现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图象具有某些共性特征:(1)前震活动的时间尺度雷同;(2)前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同具有时强时弱的分期活动特点;(3)震前孕震空区形态相似;(4)临震前地震活动同具有条带分布图象;(5)前震活动在时—空图形上分别形成“时—空”弯形平静区。溧阳两次同源地震前震活动图象具有共性特征这一客观事实,可能反映两次地震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具有类似的孕震破裂过程。追溯这些过程,它们可能同受震源区及其附近的同一介质和构造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体应变数字记录特征与中强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资料的分析研究 ,发现南黄海中强震和台湾大震前后 ,溧阳台体应变观测到一些前兆异常反映 ,异常幅度达 1 4 4× 10 - 7;并且找出了南黄海地震以及台湾大震前溧阳台体应变观测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
卢振恒  杨军 《地震学刊》1999,(B02):77-80
20世纪70年代,江苏溧阳在5年内发生两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其破坏之重、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溧阳地震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震级不大,震害严重的有名震例,认真总结溧阳地震的经验教训,为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5年11月初,地质人员在江苏溧阳地区首次发现了与活动构造密切有关的活动温泉群。这一发现为研究江苏溧阳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该温泉群,位于1974和1979年两次溧阳地震震中区附近的南东部,距上沛埠约20余公里处  相似文献   

10.
近区有震异常与无震异常的判别——前兆测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溧阳地区1979年7月9日发生Ms 6.0级地震,震前有多种前兆变化;后于1981年3月及1982年3月相继发生了Ms 3.3及3.6级地震,距震中很近的溧阳台钻孔应力仪也记录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但溧阳台于1983年3月又记录到一次明显的异常,却无地震与其对应。这就出现了如何判别近区(数十公里范围内)有震异常与无震异常的问题。根据前兆实测资料,笔者拟对这个地震预报探索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看重从余震能量的分布及地质条件来研究江苏省溧阳县6.0级地震序列活动。一、历史地震活动背景溧阳县位于江苏省南部。历史上江苏省杨州以南除1624年2月10日杨州发生—6级地震外,无其他6级以上地震记载。这是一个地震活动水平低的地区、溧阳县自公元1402年至1900年为止先后共发生有感地震计13次之多记载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班尼斯特和迪尤布水平电偶极子准—静电磁场的工程表达式,利用1979年7月9日溧阳六级地震和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地震临震电磁波超低频观测结果,估算了这两次地震电磁发射的峰值电流矩IL,其量级分别为10~7—10~8安米(溧阳)和10~9安米(南黄海)。与按地壳波导原理所估算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就地震时采取应急措施做了简述,作者在分析了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几次破坏性地震,主要是溧阳两次地震的实际伤亡情况之后指出,在地震突然发生时,“盲目外逃”是不可取的,而“就近躲避”则是应急防护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1967年与1973年在河北省河间地区几乎在原地相继发生6.5级和5.3级破坏性地震,这两次地震间隔6年半、第一次地震余震活动当年就已结束、第二次地震是另一次独立的地震事件。这两次地震无论在震中位置,烈度分布,宏观动感,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和面上地震活动图象等方面都有高度的相似性,是又一个罕见的重复性地震震例。最后,通过对河间,溧阳重复性地震的分析对比,对重复性地震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发生在江苏省境内的三次地震的地应变临震前兆特征。这三次地震是1979年7月9日溧阳6.0级地震、1987年2月17日射阳5.1级地震和1990年2月10日常熟5.1级地震。在本文中,作者还对利用地应变临震前兆进行临震预报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张兰中学地震测报小组从一九七一年九月份成立以来,坚持以批林整风为纲,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地震测报科学实验。两年多来,在实践中逐步获得了一些对于地震的初步认识,较成功地测报了几次地震,在地震测报工作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三大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7.
溧阳震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法所测得的漂阳震区地壳深部主要界面的构造图。简要地讨论了溧阳震区深部构造与震中分布的关系,认为溧阳两次中强地震都发生在较厚的花岗岩质层中,其深部构造特征表现为上地幔隆起、或界面埋深变化剧烈的梯度带,同时又处于两组以上深断裂交汇的特殊部位  相似文献   

18.
在频率域里研究了上海及邻近地区的Q值、小震震源参数,初步得到如下结果:①以上海佘山为中心,平均直达P波Q值呈方向性分布。在相同震中距下,上海西面溧阳方向(?)值较高,上海北部南黄海方向(?)值较低;溧阳和南黄海地震活跃区域的(?)值比其邻近地震相对不活跃区域的偏高,②相同震级的地震相比之下,上海—溧阳方向的地震破裂尺度小,上海—南黄海方向的地震破裂尺度大;并且震级在2.5—4.0级之间的地震,破裂尺度的数值溧阳的比较集中,南黄海的则比较离散。  相似文献   

19.
本文直接利用瑞雷波广义方向性函数极小值的周期与台站相对于破裂方向的方位角的关系,估计了1979年6月19日山西省介休5.1级地震及1979年7月9日江苏省溧阳6.0级地震的破裂方向、破裂长度和破裂速度。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都是以走向滑动为主,介休地震破裂方向是南南东,破裂速度为1.1公里/秒,破裂长度为11公里。溧阳地震破裂方向是南东,破裂速度为2.5公里/秒,破裂长度为15公里。这些结果与断层面解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在江苏的强震动记录及地震影响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8.0大地震,江苏数字强震动台网固定观测台站、宿迁和溧阳断层观测存放台阵共获取该次地震有效强震动事件45个,计134条加速度记录。本文介绍了这些强震动记录分析处理的基本情况及其时域与频域的一些特点;编写SICalculate谱烈度计算程序和D2InterP二维插值程序,输入所获取的汶川地震26组实测强震动记录数据,得到该次地震在江苏地区的峰值加速度与谱烈度的等值线图,并就区域内地震影响场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