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赣南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赣南气候与脐橙生长发育的关系,应用GIS技术对赣南脐橙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区划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决策树的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是华南重要出口水果,开展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可为合理利用资源和优化香蕉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气候区划方法过于依赖知识经验、不具学习能力的不足,尝试使用ID3决策树方法进行广西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根据香蕉生长气候需求,选择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0℃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8℃连续天数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等6个气候因子,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1971—2000年观测资料,结合台站空间信息建立栅格推算模型,把各个因子推算为l km×l km栅格数据,并根据香蕉区划指标对各个因子进行离散化运算。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离散化后的因子栅格数据,获取香蕉气候适宜性样本点,并使用ID3算法建立决策树,结果总体精度达到92.5%。区划结果表明,ID3决策树算法适用于香蕉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鄱阳湖区1961—2005年气象资料和1:50000地理数据,对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鄱阳湖区棉花气候区划指标;通过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根据建立的棉花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区棉花种植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鄱阳湖北部区域即九江市所辖的部分县域,气候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高品质的形成,是鄱阳湖区棉花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鄱阳湖区中部,气候条件基本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为棉花种植的一般区;鄱阳湖区外围的东、南、西部,气候条件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属风险棉区。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基于GIS荔枝优化布局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梧州市及其周边市县地面气象观测站的1971-2010年气候资料为基础,对梧州市中熟荔枝生育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选出气候区划指标因子,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梧州市中熟荔枝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得出梧州市荔枝种植优化布局专题图。结果显示:梧州市荔枝气候适宜度区划指标有4个: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2-7月有效积温和1月平均气温,每个指标分3级,对应适宜、次适宜、不适宜。梧州市中熟荔枝适宜种植的面积约为4975.9km~2,次适宜种植约为3642.3km~2;不适宜种植约3961.8km~2。区划结果可为梧州市优化中熟荔枝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浙江省杨梅栽培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志凤  姚益平  樊高峰 《浙江气象》2004,25(3):21-23,42
根据杨梅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了杨梅栽培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借助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技术对浙江杨梅栽培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种植杨梅的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为浙江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杨梅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利用茶树的生长发育条件与气候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昭平县内茶树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利用昭平县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和昭平县气象站近30a的气候资料,建立区划指标的高层模型,并采用GIS技术对研究区的茶树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区,即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以及不适宜种植区。针对各个区不同的气候特征,提出相对应的茶树种植建议,为昭平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气候资源的农业气候区划是以GIS精细气候区划为基础、以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农业气候区划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贵州复杂气候条件下多水稻品种的区划问题。根据该区划提供的生育期长度和积温指标,通过遘选相匹配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充分发挥各品种的优势,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免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实现品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 表明:8...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大范围的作物气候区划,一般是通过农业气候分析,找出有明确意义的区划指标,采用指标法或指标重迭法进行分区。近年来,Fuzzy 聚类分析己广泛应用到农业气候区划中,促使区划方法向多元化、客观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利用 Fuzzy图论中的最大树法,对甘肃省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区划处理,得出了与传统分类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巴西旱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旱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种植巴西旱稻单季再生稻的适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萍  何燕 《广西气象》2006,27(1):39-41
根据巴西早稻IAPAR对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采用广西86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0年气候资料,从热量、水分条件两个方面对广西种植巴西早稻单季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广西发展巴西早稻再生稻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气候生产力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气候生产力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杂交水稻种植区18省165站30年逐旬光温整编资料,模拟并分析了早、中、晚稻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气象原因;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进一步对我国水稻种植区域作了气候生态类型区划,结果早季稻划分为七个类型区,中季稻和晚季稻可划分为六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61-2019年全国1903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以及1115条茶树分布站点记录,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影响茶树种植的主导气候因子,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中国大陆茶树气候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适宜区和高适宜区4个等级,厘定不同区划等级的主导气候因子阈值.结果 表明:影响中国大陆地区茶树种植分布的...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进行分析,从光、温、风、雪4个方面选取了冬季总辐射、日光温室生产季阴天日数、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平均气温、生产季月最大风速平均值、年最大积雪深度平均值6个因子作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加权指数求和的评价方法建立综合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模型,在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划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权重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得到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发展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为了细化区划结果,将研究区域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典型区域分别进行进一步区划。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相吻合的区划结果也说明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xEnt模型的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技术,提出一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利用美国本土274个种植点,结合美国本土和中国云南省1981—2010年气候数据开展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3—5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4—5月日照时数为影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美国本土种植点构建的MaxEnt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高精度,但将模型直接外推用于中国云南省可靠性不足。因此,利用模拟区域和训练样本气候因子值域的偏离程度改进气候适宜性指数,并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于热量资源丰富、日照相对充足并具备较好冬季低温条件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边缘。受云南省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区划结果呈现出破碎化分布。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陕南商洛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南商洛地区为例, 选取适当的农业气候区划及垂直分层指标, 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 在实现指标空间化基础上,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实现山区农业气候垂直分层。结果表明:商洛地区在不同气候带内可分别划分3个垂直气候层:北亚热带山区有温热易旱层 (低于700 m)、温暖半湿润层 (750~1250 m) 和温凉冷凉湿润层 (1250~1800 m); 暖温带山区包括温暖易旱层 (800~1100 m)、温凉半湿润层 (1100~1500 m) 和冷凉湿润层 (1500~2500 m)。并对各层适宜发展农业生态类型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两系稻制种气候风险的数学定义,根据江西省1:25万地形数据和各气象台站40a气候资料及气候要素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稻制种基地的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找出了最佳制种地理区域和不同品种最小气候风险下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南方柑橘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基于气候适宜度函数建立柑橘发育期温度、降水、日照以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对南方柑橘种植区近60年(1960-2019年)361个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并计算气候适宜度,采用自然断点法分4个等级对柑橘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并分前、后30年对比分析研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