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增暖对广东省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珍珠  李春梅 《气象科技》2007,35(3):400-403
根据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和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1982~2004年温度变化对广东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物候期差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上升,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平均温度下降,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推迟。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上升与下降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在同等升降温幅度情况下,降温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升温导致的物候期提前幅度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63—1988年中国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6 a来全国21个站的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 a来,全国各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和秋季物候期大体上都是推迟的,1976—1988年与1963—1975年相比,绝大多数植物物候期都有明显推迟,部分植物物候期推迟了10 d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档案馆馆藏1981年以来的木本、草本、虫鸟两栖动物自然物候观测资料,是现有中国境内覆盖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自然物候观测数据。通过对数字化档案与电子报文进行数据清洗与质量控制,研制出1981~2018年中国动植物自然物候长序列数据集,分为木本、草本、虫鸟两栖动物3个子集。其中草本植物子集样本13936条,42个物种,12种物候期,数据实有率94.8%;木本植物子集样本36495条,111个物种,18种物候期,数据实有率78.3%;虫鸟两栖动物子集样本15513条,18个物种,2种物候期,实有率95.9%。以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物候数据分析为例,验证了该地区物候变化与现有气候变化研究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内蒙古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94—2015年旱柳、榆树和小叶杨三种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气候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阴山北麓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2 a,阴山北麓旱柳、榆树和小叶杨的花芽开放期和落叶末期均表现为提前趋势,且落叶末期提前幅度较大,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2.9 d、3.6 d、4.6 d。生长季缩短,平均生长季长度为182 d。气温是影响旱柳、榆树、小叶杨春季花芽开放期的关键气象因子,春季气温每升高1℃,花芽开放期提前4.1 d;而落叶末期对降水量较为敏感,水分条件是阴山北麓木本植物落叶末期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物候资料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城有近二十年的自然物候观测资料,为了发挥物候观测资料在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物候资料以及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总结归纳了自然物候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以便于在日常农业气象工作中应用。1 制做物候历,用来预测物候期物候资料是气候资料的重要补充,各种植物的各个物候期,都是当地季节和气候的指示器。整个植物的物候历就成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年度季节历,具有因地因时制宜、切合当地自然实际的优点。植物的物候历就象一把气候尺,每年可以用来衡量春秋等季节来临的早迟,并可根据物候期及时预报农时,适时掌握生产季节,合理安排生产。在平时的物候观测中,可以根据物候历中树木某一发育期的多年平均日期,预测下一个发育期的日期,也可以  相似文献   

6.
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软件可从地面观测数据中提取数据,录人数据库保存,利用数据库统计积温、周累年值、土壤水分观测簿表中的降水资料、自然物候观测中与地面观测有关的资料,以及作物气象条件鉴定、气候评价等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7,(2):7-7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气象局编写、湖南省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第2次印刷的《农村气象手册》中第六部分《农业气象观测》对各类物候观测及土壤湿度的目测进行了介绍。在农作物物候观测中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发育观测与几种主要农作物发育期的特征均作了解说。在果树的物候观测中有观测品种的选择、地段的确定以  相似文献   

8.
赵秀玲 《气象》1981,7(6):25-25
作物发育期和植物物候期(简称作物物候期)观测记录是鉴定农业气象指标、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和制作农业气象预报、情报的基本资料。它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业务与服务工作的质量。因此,对物候观测记录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以求资料准确无误,这是农业气象观测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40年气象资料和7个代表站10年苹果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苹果生长发育适宜气象条件与气象灾害指标,选取天气状况、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运用农业气象基本原理和农业气象统计方法,综合评估农业气象资源匹配和灾害影响,研究开发了苹果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主要农事活动和生长气象条件适宜性等一系列农用天气预报产品,在果业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结合业务服务提出了深化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卡杜拉小粒种的咖啡是自花传粉作物,自然变异率低,个体间差异小,群体开花结果整齐,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增产潜力大,饮用品质优良[1]。海南省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卡杜拉小粒种咖啡。为了观测卡杜拉在增州市的气候适应情况及掌握其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我们在信州市宝岛新村安排了栽培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的试验,进行了定期观测。1材料和设计1986年9月中旬在宝岛新村定植卡杜拉小粒种422株,株行距1×2米。1987年随机选10株进行定期物候观测,气象资料由研究院气象站提供。2结果分析2.1卡杜拉咖啡的物候观测2.1.1主干生长量198…  相似文献   

11.
自然物候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如英  王启兰 《气象科技》2007,35(2):249-251
全球变暖使动植物等物候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利用青海省1994-2003年的草本、木本、动物物候期及气象水文现象观测记录,统计了其中发生的各类错情,归纳分析了错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少、消除自然物候期观测记录错情的技术途径。旨在促进自然物候观测资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全国21个站的木本植物物候资料和全国599个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1963~1988年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26年来,植物春季物候期与春季气温在全国总体呈负相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提前;植物秋季物候期与秋季气温在全国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没有春季物候期显著;我国木本植物物候生长季长度有明显的南-北向梯度,早春气温对植物物候生长季的影响比秋末气温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近20年物候(候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阿勒泰20年的物候(候鸟)观测资料,分析候鸟的迁徙变化规律,并和阿勒泰近20年的气候变化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气温对吐鲁番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吐鲁番和鄯善1980-2004年气象资料以及同期春季物候资料,统计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气温和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各物候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时段气温变化对物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吐鲁番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2-2006年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长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比例阈值法反演得到中亚及新疆地区植被过去25年的物候数据集;采用M-K趋势检验和Theil Sen斜率方法,分析植物生长季开始期、停止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评价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和不同高程下的植被物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2-2006年,中亚及中国新疆干旱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期和停止期在区域尺度上没有显著提前或者延迟,但在局部地区变化明显,且空间差异较大。各植被覆盖类型的物候动态表现不同,农用地的生长季开始期提前最明显;落叶阔叶林等木本植被类型的生长季停止期以推迟为主,但其面积比例很小,影响十分有限;除灌丛和裸地外,其他类型均表现出生长季长度延长的趋势,但整个研究区植物生长季长度变化并不明显。不同高程下植被物候变化同样存在差异,区域气候变化改变了不同高程带的环境限制因子,继而对植被物候产生影响,特别是在2000~3000 m高程带,植被生长季开始期提前、停止期推迟和生长季长度延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温刚  符淙斌 《大气科学》2000,24(5):676-682
利用1982~1993年NOAA/NASA Pathfinder AVHRR陆地数据集中的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对中国东部植被季节生长的阶段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植被季节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多年平均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多年平均意义上,(1)中国东部植被生长在各生长阶段都同步响应于温度的季节变化;(2)在多数时段,中国东部植被生长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植被生长滞后于降水变化,滞后时间为20~30天.通过本文的研究,在中国东部季风区,有关植被季节生长对气候响应大尺度特征的多年平均状况的定性认识得到定量化的表达,为改进陆面过程描述、提高对中国东部区域气候的长期模拟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的立体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的立体观测的研究历史做了回顾,按照具有代表性的观测平台的变化划分了4个发展阶段,分别予以介绍,内容包括典型平台、技术途径和特点、同步精度、云高指定精度等。重点介绍了双星联合观测的云高指定技术,分析了关键技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技术实现做了较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地面观测资料在快速更新同化系统中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平  王晓峰  张蕾  李佳  许晓林 《气象》2017,43(8):901-911
通过对2011年7月31日发生在上海的局地强对流过程,利用快速更新同化系统(SMS-WARR),设计了四个试验,对地面观测资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对模式初始场的调整作用不同,地面观测资料的疏密影响模式初始场预报,加密自动站气象资料同化对初始温度场、风场的影响最明显;所有试验中,同化所有观测资料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强降水过程,且模拟的地面温度场、风场以及辐合线的演变与实况基本一致;通过分析、比较各试验初始场和预报结果的影响发现,同化所有地面观测资料能改善模式的初值,且观测资料通过循环同化的方式融合进模式,提高了模式对强对流中尺度结构特征的刻画,改善了对局地强对流天气系统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2~1993年NOAA/NASA PathfinderAVHRR陆地数据集中的NDVI数据集,在中国东部植被生长的不同阶段(全年、植被生长季、植被生长季的增长阶段和衰退阶段),对植被季节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1)无论在多年平均意义上还是逐年来看,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季节性生长状况对温度的响应在各个生长阶段都是近于同步的,温度对于植被生长季节变化的驱动关系非常稳定;(2)逐年来看,植被季节性生长对降水的响应也是存在的,但相关关系和相关的滞后关系具有年际差异。通过定量化地分析中国东部植被季节生长对季风气候响应的年际变化,有助于对陆面过程模式中的有关部分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对中国东部区域年际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