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育一系列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本文利用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解译(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进行浅覆盖区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研究,对寻找隐伏矿床和探寻萤石接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俄力木台地区是林西水头萤石成矿带的南段延伸,第四系覆盖严重,是开展浅覆盖区隐伏矿体找矿预测方法实践的理想地区。研究区域的萤石矿体在垂向上呈现分带特征,自上而下分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中部矿体和尾部矿体4部分。俄力木台地区的硅质顶盖露头以发育强硅化角砾岩、次生石英岩和石英网脉带为特征,头部矿体露头见萤石粗脉体产出,二者矿化露头的高差30~50 m。WorldView-2遥感影像揭示俄力木台地区含矿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线性变化特征,矿化带中-北段呈近SN向,南段主要呈NNE-NE向。地-物-化综合剖面中矿化露头、甚低频低阻异常带、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土壤Ca元素高值异常带和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测量F元素高值异常带分布一致,该异常组合可作为本区含矿断裂带和隐伏萤石矿体的重要预测标志。结合甚低频电磁测量扫面,俄力木台断续出露的矿化蚀变带与SN向甚低频低阻异常带相吻合,预示该区可能发育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在俄力木台东段重点预测地带布置的钻孔见矿效果良好,目前揭露的部位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或构造狭缩带,较高品位的萤石主矿体尚未揭露,其深部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省泰安市化马湾地区金矿找矿中首次进行EH-4电磁测量,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电性剖面和较可靠的地质解释资料,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隐伏金矿体.测量结果表明,岩层深部高阻背景下的低阻带是寻找金矿化带的有利部位,低阻带的展布范围反映了金矿化带的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3.
草原区一般第四纪覆盖严重,为在草原浅层覆盖区有效地寻找、定位隐伏矿体,利用甚低频电磁法和EH4电磁成像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研究表明,甚低频电磁测量和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均能确定出明显的异常,且由两种技术手段得出的异常相互对应。说明甚低频电磁法和EH4电磁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是草原浅层覆盖区找寻隐伏矿体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峰市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区,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第四系浅覆盖区进行隐伏萤石矿体探测的有效性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及与已知矿体的对比证明,在浅覆盖区利用X荧光分析仪勘查隐伏萤石体是有效的。该结论为便携式X荧光仪在勘查隐伏萤石矿体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隆化县招素沟萤石矿区为例,介绍高精度磁测、高密度电法及联合剖面法等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开展综合勘查的效果。根据1∶1万高精度磁测异常值,推断ΔT场负异常为萤石矿体的反映;矿区西部的已知断裂构造与正负磁异常分界线完全吻合,确认为成矿构造,且向下延伸较浅,深部成矿的可能性较小。在已知矿体区域布置了3条地电剖面,发现由断裂控制的萤石矿体基本与低阻异常带相对应。在矿体磁异常区,依据构造控矿引起的矿化低阻异常与联合剖面的正交异常点的对应关系,推测在后程子沟和二道营子北沟2条地电剖面均存在由隐伏断裂构造控制的萤石矿体,建议该区域作为成矿有利地段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矿体的形成,尤其是矿体的赋存和保存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目标勘查矿点构造控矿特征明显,为摸清勘查区内构造特征,圈定不同地质体及可能矿化体,我们使用DDS-3型甚低频电磁仪,结合高精度GPS开展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圈定出一明显甚低频低阻异常,异常宽30-50m,断续分布,控制长200m.实践表明,使用甚低频磁倾角(D)测量法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勘查区内矿体及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为下一步研究及探矿工作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泰安市化马湾地区金矿找矿中首次进行EH-4电磁测量,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电性剖面和较可靠的地质解释资料,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隐伏金矿体。测量结果表明,岩层深部高阻背景下的低阻带是寻找金矿化带的有利部位,低阻带的展布范围反映了金矿化带的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8.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9.
<正>在浅覆盖区,矿体的空间定位预测是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通过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的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方法试验,研究发现林西水头萤石矿床符合徐旃章和张寿庭(徐旃章等,2013)提出的萤石矿床垂向分带模式。本文以水头萤石矿区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VLF-EM和EH4的物探测量工作。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一浅一深,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地进行隐伏萤石矿体的成矿预测与资源评价,进而为萤石矿床勘查的方法探  相似文献   

10.
金涛 《江苏地质》2021,45(3):311-315
高密度电法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质量检测、考古、煤炭采空区勘查、水利水电工程和环境等领域。基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大西沟一带萤石矿调查成果,以毛林坝低温热液裂隙脉状充填萤石矿为例,运用高密度电法对该矿体南西延伸隐伏地区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在萤石矿控矿断裂南西隐伏延伸部位,高密度电法剖面均显示有低阻异常。经槽探工程揭露,地表浅部矿体达工业规模,大致查明了控矿断裂的延伸情况,为下一步深部钻探工程布置指明了方向,同时为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高精度磁测、210 Po法和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已知矿床剖面试验成果分析解释,发现在铀矿体上方地表存在负磁异常和210 Po异常。把福海山地区高精度磁测和210Po法面积测量结果与已知矿床剖面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圈出了铀矿化区和断裂构造F1、隐伏断裂F0的分布特征,并采用EH-4电磁测深进行验证。说明利用高精度磁测和210 Po法可以有效地推测出测区构造、断裂带的分布范围,为矿区矿化地段深部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勘查区域范围,为下一步的普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光泽地区是闽北地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潜力,但是目前该区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成果较少。通过对福建光泽地区I号萤石矿预测区开展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应用,探讨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比例尺化探剖面测量圈出的F、Ca等综合异常信息可协助筛选、确定萤石矿找矿目标区; 将高精度磁法测量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萤石矿控矿构造的位置和规模;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协助确定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情况。地表检查和深部钻探验证表明: 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法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等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组合,可指导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光泽地区是闽北地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具有寻找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潜力,但是目前该区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成果较少。通过对福建光泽地区I号萤石矿预测区开展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应用,探讨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大比例尺化探剖面测量圈出的F、Ca等综合异常信息可协助筛选、确定萤石矿找矿目标区; 将高精度磁法测量与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萤石矿控矿构造的位置和规模;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协助确定控矿构造的深部延伸情况。地表检查和深部钻探验证表明: 区域化探、高精度磁法测量、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等物化探综合信息找矿方法组合,可指导隐伏—半隐伏萤石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综合物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蔡家营铅、锌、银矿床规模的逐级扩大,布敦花矿区发现通榆山隐伏铜矿和白银厂小铁山找到深部铜矿的实例,介绍综合物探寻找深部矿和进行矿体(或异常)空间定位的方法技术与应用效果,说明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发挥综合物探优势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河南郁山隐伏铝土矿详查中的应用实例,结合覆盖区矿区勘查特点,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测量隐伏铝土矿勘查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河南郁山隐伏铝土矿勘查深度为150~700 m,常规的直流电测深法很难在勘查深度上满足需要。而基于CSAMT的WINGLINK2D和WINGLINK1D反演结果,能准确反映深部含矿岩系、地层及构造的特征,为合理优化工程布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家杖子金矿是通过1∶5万化探工作发现的斑岩型金多金属矿, 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可作为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标志。该矿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在此类土壤覆盖区应采用土壤测量。该金矿的发现反映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常规方法来发现新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林焕华 《物探与化探》1991,15(3):225-236
为了发挥勘查地球化学在找矿中的优势,运用类似于研究脉状热液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方法,对浙江省龙泉县八都萤石矿床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试验研究,目的是:(1),了解该类型萤石矿床在成矿作用影响下,赋存于围岩、水系沉积物及水介质中的地球化学特征;(2),了解该类型矿床的原生、次生异常特征.以期在未知区对该类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时提供一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通过研究表明:形成萤石矿床原生晕元素有:第一组F、As、Sb、Ca、Ag、Mo、Y;第二组Na、Mg、Al、K、Ti、Ba、P、Nb、Pb等.其中第一组为正异常元素(简称正晕元素);第二组为负异常元素(简称负晕元素).所有以上元素的原生晕都呈现带状特征.正晕元素的轴向分带由上到下为:F-Ca-As-Sb-Y-Ag-Mo.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测量结果表明:在已剥蚀的萤石矿床附近的水系中,可以形成萤石重砂异常及F元素异常.萤石可做为找矿的指示矿物;F可做为找矿的指示元素.矿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萤石矿田范围内,可出现F-、Ca3+的水化学异常,该异常对于矿体富集部位及矿带的延伸方向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一带萤石矿区属于第四系浅层覆盖区。为寻找该区隐伏萤石矿床,对区域成矿条件、邻近同类型萤石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该地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及接触带作为地球物理探测目标体,开展了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测量。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高低阻之间的电性变化带(或过渡带)和对应的弱极化异常特征,有效地定位和预测了覆盖区萤石矿赋矿地质体、接触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蚀变矿化特征,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良好的地球物理信息,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勘查表明: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独树镇一带浅覆盖区寻找隐伏萤石矿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萤石矿床提供重要的指导或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