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广西西大明山地区1∶5万重力资料,并在地质资料的约束下,对广西西大明山地区隐伏岩体三维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模拟推断。西大明山地区1∶5万布格重力异常图与地质图的研究表明,局部重力异常主要是由西大明山隐伏岩体引起的,2013年广西第四地质队在该地区布置的ZK31901、ZK40004两个钻孔分别发现了隐伏岩体,证实了重力推断。为了求出西大明山地区隐伏岩体的三维形态,采用重磁异常三维物性反演随机子域法方法,具体步骤为三维重磁异常自动反演→重构模型体和建立反演初始模型→三维重磁异常人机交互反演→输出结果(岩体形态、顶底埋深)。通过重磁反演,比较具体的描述岩体深部的空间展布,对于该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深部成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而为该地区今后开展第二空间深部地质找矿提供重要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质填图为我国启动的新一轮地质调查项目,为提高重磁资料在三维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效果,笔者提出重磁资料2.5D/3D相互约束重磁反演技术方案:利用重磁资料2.5D剖面反演结果、3D物性反演结果作为彼此反演约束条件,并通过了理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使反演结果中物性参数、空间位置更接近理论模型体。通过对本溪—临江地区思山岭铁矿磁异常及酸性岩体重力异常进行反演实践——估算磁异常铁矿资源量、研究酸性侵入岩深部展布形态的效果良好,可为大面积三维填图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部探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导致地震资料品质差,深层成像差,仅靠地震识别深部地层结构属性难度大,可靠性低,多解性强。本文采用基于三维地震剥层的重力界面反演方法,其核心是添加钻井—地质资料约束,在地震构造界面的约束下采用正演"剥皮"技术进行重力场源分离,然后对目标重力异常开展界面反演。正反演阶段采用流行的频率域Parker-Oldenburg迭代算法,保证了反演的快速稳定收敛。结果表明:基于三维地震剥层的重力界面反演方法可以有效剥离浅部高频信号,实现深层目标重力异常的精确分离,进而实现对深层界面的准确标定。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开展深层构造界面反演,结果证实该方法是研究深层地质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云南昭通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区域重磁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昭通盆地的重磁特征,对反映昭通盆地的重力低异常进行处理和解释。利用以重力数据为主的基底密度界面反演和剖面反演,详细揭露昭通盆地的基底形态、地层发育特征以及断层构造的展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断层及褶皱构造在盆地的巨厚褐煤层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更进一步确定了其为构造坳陷型盆地。  相似文献   

5.
我们介绍两种三维空间密度分布重力资料反演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我们根据重、磁间的泊松关系将重力资料转换成伪磁力资料并用三维磁法反演算法进行反演;在第二种方法中,我们研制了直接反演方法,由重力资料直接反演出密度分布的极小结构模型。在以上两种方法,三维地质体由大量长方体元密度分布构成,每一体元中密度值为常数。  相似文献   

6.
朱自强  程真 《物探与化探》1996,20(5):393-396
用快速准确重力三维正演算法计算白垩系顶面及以上各密度界面的重力异常,采用“剥皮法”从实测重力异常中减去自垩系顶面及以上各密度界面的重力效应后得到剩余异常,由此反演研究区内白垩系底面深度。由于采用快速三维反演算法并顾及地质及航磁异常信息,求得了白垩系厚度,计算出的底板埋深等更为合理、精细,为洞庭地区油气资源基础性研究及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陈聪  周俊杰  黄志新  陈涛 《铀矿地质》2019,(1):27-32,52
通过在460矿床开展重、磁勘探工作,研究了控矿要素的重、磁异常特征,分析了主要断裂构造、火山机构、主要岩体的分布情况;利用重磁联合二维正反演、密度界面反演推断了研究区基底界面深度;利用地表地质条件作为约束三维密度反演推断了研究区3大地层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重磁勘探在火山岩地区确定盆地范围、识别断裂构造效果明显,矿床位置一般位于重磁高场向低场的过渡区域,重磁梯度带是寻找铀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通过1∶5万区域重力、1∶1(5)万区域磁测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并对近年来形成的AMT、CSAMT典型剖面或区段数据重新处理、解释,结合密度、磁性参数及新近地质、化探、物探资料,在定性分析、判定重、磁异常性质的基础上,开展反演计算工作,了解本区控制断面地层结构、岩体发育、褶皱形态、断裂产状等,为该区远景找矿提供深部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中国深部地壳构造及矿产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重力,磁力异常及地质资料讨论了中国古板块划分。用二维和三维方法及各沉积盆 地新生代厚度资料计算其重力效应,并从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中消除其影响,得出深部重力异常。用作者提出的反演三维密度界面的质面系数法,华南地区还用变密度的三维质面系数法反演重力资料得出中国的壳构造图。研究了石油及某些金属矿与地壳构造的关系,得出地幔上隆区与大沉积盆地相对应。为油气田远景区;地幔陡坡带,大重力梯级带,各...  相似文献   

10.
南海西北部重磁场及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南海重磁数据的重新处理,得到南海西北部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异常图和化极磁异常图,并对所反映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加以分析。根据重力场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地壳厚度在10~38km之间,总的趋势由陆向洋逐渐减薄,对应于地壳类型从陆壳、过渡壳到洋壳的分布特征。根据磁力资料计算了居里面深度,其埋深变化于11~27km之间,在陆区居里面是下地壳顶界面和莫霍面之间的另一个物性界面,而在海区则接近于莫霍面埋深。  相似文献   

11.
区域重力调查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2007,31(5):381-385
地质大调查以来区域重力调查取得了重要进展,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基本实现了全国陆域的全覆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地质成果.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进步突出:普遍使用各类高精度重力仪和GPS定位系统;区域重力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几种二三维正反演软件得到推广;制订了新区域重力调查规范.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区域重力调查要加快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的工作进度,并合理部署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每个图幅的具体调查任务和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改进地改和GPS高程改正方法,提高地改精度;要提高区域重力调查成果的解释水平,改进报告编写.  相似文献   

12.
孙文珂  左愚 《物探与化探》1986,10(6):410-419
本文在前一部分扼要回顾了地矿部门近年来的重力勘查工作,指出在七个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七十年代末系统开展的区域重力调查工作方面:建立了统一的重力基点网;发展了测高技术;研制了带恒温的大测程重力仪;研究了多功能重力数据库;制定了一套适应区域重力调查需要的野外及资料整理技术规定。因而使在全国规模上开展的1:20万、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起步良好,成果可喜。同时,在重力普详查找矿和其他领域工作中也获得较好的成果。本文后一部分对今后重力勘查工作做了展望。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要在重力勘查技术上有所发展,要在已基本解决野外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重力编图和资料的解释及应用。并对一些重要概念做了具体分析。如在布格重力异常的认识、“群体”问题、分解区域场和局部异常及人机对话反演选择法上做了初步探讨,以供物探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力梯度测量的现状及复兴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评述重力梯度测量的发展史,介绍重力梯度的各种应用,预测重力梯度测量的前景.由于重力梯度值或重力高次导数具有比重力本身高的分辨率,特别适合于探测或研究局部的小地质体及其细节;由于美国海军秘密重力梯度仪技术的公开,并投入工业应用,以及多种新型重力梯度仪正在加速研究,重力梯度测量在石油、金属矿勘探和小地质体探测以及研究方面必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 要 给出了2∙5D 多边形截面棱柱体重磁异常的简化表达式及其偏导数;提供了实用的可 视化模型建立、修改、实时正反演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技术。借助这一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 图形化实时反演系统‚资料解释工作者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 制‚使其解释思想及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磁剖面实时拟合系统(IGGM)的使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同庆  高尔根 《安徽地质》2006,16(2):144-146
介绍了重磁剖面反演拟合系统的使用及效果情况。从软件的功能、特点及效果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该软件的优点及独到之处,将有助于大家在资料解释和成果创新方面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重磁反演的群体优生遗传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重磁反演常具有众多变量,通常的遗传算法编码方式和搜索模式不能适用。采用0—1 编码群体优生遗传算法,实现了把遗传算法运用于众多变量的重磁反演,使用进化变异能使运算后期顺利收敛,同时更加接近全局极值,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丰富的重力流沉积为例,借助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对重力流运动的特点和类型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重力流运动的特点是:具层移(流)运动、有旋性、挤压性、涡旋性、惯性、颗粒上浮性、颗粒下沉、颗粒碰撞、剪切作用和下切作用。重力流可分为:滑动流、混合流、碎石(屑)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  相似文献   

18.
深化解释提高区域重力调查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区域宽力调查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特别是编制了符合“五统一”要求的图件,解决了不少地质问题,但资料研究和解释中存在不少问题。深化解释是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发展到今天的客观需要。本文指出深化解释的目标是解决更多的基础地质问题和矿产预测问题,特别是工作区内的关键问题。对重力资料深化解释和重力与其他方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以及地质解释深化提出了要求。另外还对重力资料的处理和某些解释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看法。最后就实现深化解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重力基点网平差问题,编制了重力基点网平差程序,通过内置潮汐校正,独立增量计算,基点网平差计算功能,使用户只需输入基点信息,录入重力仪读数信息和基点网信息,便可完成平差计算,一改过去还需手动计算输入边段信息和条件式方程等不便的方式。同时,利用GMap.NET平台引用互联网交通地图和卫星图,了解基点网及周边交通和地形等信息。  相似文献   

20.
老挝万象平原重力异常及其地质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含钾矿物以光卤石为主,少量钾石盐。老挝万象平原全区重力为负值,重力场总趋势为西高东(北)低。重力负异常及重力低是由于新生界厚度大、特别是岩盐厚度大,且白垩系基底埋藏深引起。重力高区域与上述相反,是由于古近纪岩盐厚度小、埋藏浅引起;重力高与重力低之间的梯度带多数是由于岩盐及钾盐层埋深及厚度在重力高到重力低之间埋深迅速变浅,厚度快速增大引起。在万象平原东利用重力异常进行钾盐勘查布置钻孔时,应选择重力负异常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或以重力低为主的区域,首批钻孔应布在重力负异常及剩余重力异常图上的重力低的中心附近的梯度带上。即布置在靠近盐背斜中心附近的斜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