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大可能蒸发量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金龙  罗莹 《气象科学》1989,9(2):217-222
本文通过对彭门(Penman)原式的“干燥力”计算式是—Ea、几种主要的Ea修正式以及旬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旬最大可能蒸发量的计算,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佳华  姚凤梅 《气象科学》2007,27(4):419-424
根据C3、C4植物生态生理过程中植物叶水平的光合同化机制过程和植物叶片尺度的光合作用限制函数方程。采用单叶光合作用模式进行C3、C4植物光合模拟试验,模拟不同环境影响因子对C3、C4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叶尺度光合作用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环境影响因子下的C3、C4植物光合作用状况。本文依据C3、C4植物光合生理特性进一步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限制函数方程在C3、C4植物光合的不同作用,揭示吸收光合有效辐射(PAR)、叶内温度(Tc)和CO2浓度(Ci)的敏感性。结果可用于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能量和碳同化过程的物质交换研究。  相似文献   

3.
光合成有效辐射的观测和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顺 《气象》1980,6(6):5-6
一、前言地球上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通常认为是取决于太阳光谱中380—710毫微米波长的辐射能。人们称此波段的辐射为光合成有效辐射(也称生理辐射)。过去都是用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光合成有效辐射量的。六十年代苏联人计算光合成有效辐射的公式曾广泛被人们利用。该式为:Q光=0.43S 0.57D式中 Q光为光合成有效辐射的计算值;S为直接辐射;D为散射辐射。  相似文献   

4.
庞嘉棠 《气象》1979,5(2):20-21
太阳总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是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许多作者对我国的总辐射进行过研究,但是限于当时日射记录较短,其精度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又多是以年、季、月总辐射进行计算,难以满足服务需要。在农业科学实验中,要讨论农作物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光能利用,在工业产品的光化试验中,需要旬(甚至日)辐射资料。为此,本文尝试作旬辐射气候学计算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广西南宁、桂林二个日射观测点的资料(1958—1977),运用气候学统计方法,确定了广西地区旬直接辐射和旬散射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工作精度。 依此,计算了全区48个站的旬、月、季、年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量,并且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收入概况。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生理辐射中,紫外辐射具有较强的化学效应和生理学效应;可见辐射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质;红外辐射则具有重要的热学效应。植物对不同波段的可见光吸收能力不同。红橙光(580-700nm)被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表现出强光周期的作用;黄绿光(510-580nm)表现低光合作用与弱成形作用;兰紫光(400-510nm)被叶绿素和黄色素强烈吸收,表现出强的光合作用和成形作用。因此,在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中,不仅需要知道太阳辐射在全波段的总能量,而且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些特定波段的分光  相似文献   

7.
一、测定叶温的意义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测温方法除广泛用于工业外,在农业气象研究领域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农田研究过程中,越来越高地要求人们准确地测量叶温或植物群体温度,这是因为植物的叶温反映了其内部能量、生理状况和环境因子(辐射、气温、风速、温度等)之间的关系,同对植物本身在  相似文献   

8.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同化太阳光谱380—710毫微米区间的能量,通常称为太阳生理辐射。一、太阳生理辐射及光能生产潜力的计算目前尚没有直接测定太阳生理辐射的资料,一般用间接的气候计算方法。按 H、A叶菲莫娃的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9.
利用桂林、南宁、贵阳、海口1961~2000年逐旬太阳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精度较高的回归方程,推算出广西各地逐旬太阳总辐射,并分析了广西四季及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广西太阳总辐射及其对广西气候的影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表太阳紫外辐射强度变化对小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大,对小麦的生长、生理活动及产量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紫外辐射增加的这些效应又和小麦的各种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热、水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某些环境条件处于胁迫状态时,则可能对紫外辐射的植物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掩作用,减弱其抑制强度。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苏志  涂方旭 《广西气象》2003,24(4):32-34,45
利用桂林、南宁、贵阳、海口1961~2000年逐旬太阳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精度较高的回归方程,推算出广西各地逐旬太阳总辐射,并分析了广西四季及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广西太阳总辐射及其对广西气候的影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分析了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1998年植物生长期内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日、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PAR日变化与太阳总辐射 (Eg)日变化趋势一致 ,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过程 ,日总量最大可达 11.7MJ·m-2 左右。植物生长期内的 4月下旬~ 9月中旬季节变化较为复杂 ,雨季来临之前的 4~ 6月较高 ,其它时间较低 ,旬平均最高在 5月达 85 .2 3MJ·m-2 。PAR在Eg中所占的比例 (η)晴天状况下日平均在 0 .36~ 0 .41之间 ,阴天稍高 ,植物生长期内 η的旬平均在 0 .32~ 0 .43之间。分析还表明 ,PAR与Eg日总量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可依Eg的变化量来估算PAR。同时计算表明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群落对PAR的光能利用率为 0 .5 8%左右  相似文献   

13.
王维桐  李福军 《辽宁气象》1998,(1):26-27,39
短期气候(旬、月、季、年)的预测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气象局“九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的科研课题。沈阳市气象局根据现有条件和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快而准的优势,经过几年努力,研制出了“沈阳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微机服务软件。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历史气候的概率分析及相似年分析,采用了7种方法对旬、月、季、年的温度和降水进行预测,该软件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将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系统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气候资源。对于我国总辐射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作者研究过,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多是以年、季、月辐射为主,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上常需要考虑到旬总辐射的变化与作物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关系。为此,我们于去年与南京气象学院七八届毕业班实习组一起,用南宁、桂林、海口站的一九五八年以来的日射观测资料,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区总辐射旬值计算的经验公式,可供我区各地使用。  相似文献   

15.
前言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培养绿色植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潜能的过程。根据现代的研究资料,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只同化太阳光谱380—710毫微米区间的能量。通常把绿色植物吸收的光带(380—710毫微米)称为生理辐射。  相似文献   

16.
周嗣松  王保华 《气象》1989,15(1):13-16
本文介绍了一个从NOAA卫星AVHRR红外窗区通道辐射测量资料获取候、旬和月平均海面温度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并提供了用1987年6月的NOAA-9卫星AVHRR资料,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得到的旬和月平均海面温度场。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射站网观测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在不进行专门的照度观测情况下,可以获得照度数值。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在地方水文观象台、北极和南极科研所参加下进行了辐射光当量研究。全苏挑选了最有代表性而且有10年观测资料的145个日射站的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自然光照度状况资料,并计算其气候平均值。一、地面自然光照度和辐射光当量 1.地面自然光照度某一地方的光状况决定于三种光源:(1)太阳;(2)天空,即散射阳光的大气;(3)反射到地面的阳光和天空的光。光状况的基本特征是地面的照度E。根据照度可了解到地面单位面积dS的光通量dF,即E=dF/dS。照度单位采用勒克斯。在没有云或有少量云时,任何表面上自然光总照度E_o由  相似文献   

18.
气象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推算近地表气温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秀珍  李三妹  窦芳丽 《气象学报》2012,70(5):1107-1118
气温是各种植物生理、水文、气象、环境等模式或模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近地表气象参数.多年来气温数据以离散的常规气象站点观测为主,连续分布的格点气温数据则以站点资料插值而得到,分辨率低,无法反映地形等下垫面因素对局地气温的影响,在农业气候区划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卫星遥感地表温度算法的日趋成熟,为探讨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数据在气温观测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利用全中国2340个站点1998 2007年的逐旬平均最高气温数据,以及相应时段的NOAA/AVHRR旬最高地表温度数据,以线性回归及拟合模型为主,通过考虑植被指数、土地覆盖类型、季节、风速、气压、降水等各类影响因子,建立了旬最高地表温度与旬平均最高气温间的推算模型,并利用未参与建模的2002-2003年的常规气象站点气温数据,同时与推算气温和插值气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地表温度数据推算的旬值气温数据可取得较高的精度,尤其在地形复杂地区以及站点稀疏地区精度明显高于插值气温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气象》1984年第4期刊登袁银庚同志的《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一文,介绍了复校气表—1中合计值为整数而平均值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风速、总低云量)的平均栏旬(月)计值之方法。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合计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气压、温度等)。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介绍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中合计 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其平均栏 旬(月)计值是否正确的做法。 仍设c为合计栏中的旬(月)计值;m 为平均栏的旬(月)计值;Δn为逐日平均 栏乘4后减去合计栏之差值;ΣΔn为该旬  相似文献   

20.
一个植物冠层物理传输和生理生长过程的多层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提出一个多层的植物冠层和土壤的模式,对冠层中辐射、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的传输等过程,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以及土壤中水、热传输等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把物理过程与生理过程联系起来,实现了植被与大气的双向反馈;应用此模式于小麦生长期各主要过程的模拟,给出了与观测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