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深海释放器是海洋观测仪器、海洋工程中关键设备。研究考虑海流、释放器部件碰撞等因素的深海释放器释放过程的动力学情况,采用多体动力方法建立某深海释放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模拟释放机构的释放过程中各构件的运动情况和运动轨迹,计算释放机构在释放过程各组成构件的运动参数,该方法可以用于模拟深海释放器释放过程状况,分析释放器失效的原因和指导释放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QFS1—1型千米声学应答释放器的电机释放机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对释放阻力进行分类并说明其来源,指出降低阻力的途径,算出电机减速器能提供的释放动力。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已被室内及海上的试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垂直剖面采水的自动返回式采水器,其机械机构由配重体的悬挂或释放装置及采水瓶关闭采水机构组成。配重体的悬挂或释放未采用螺纹密封和螺纹承重,动作由密封仓内电机的驱动转动和壳体端盖上的挂钩脱钩实现。采水瓶的关闭不涉及步进电机的转动,由电磁阀的通电实现。实践表明,采水器的机械设计结构简单有效,保证密封,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海水pH对疏浚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文原  陈松 《台湾海峡》1994,13(4):388-393
对厦门员当湖污染疏浚物中的Cd,Cu和Pb在不同pH的天然海水中溶出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5.0,6.5,8.3条件下,疏浚物中的Cd,Cu,Pb的释放率分别为80%-94%,4%-9%和1.0%-2.2%;在相同条件下,Cd,Cu,Pb的释放量(释放量)均随pH值增大而减少,释放量的顺序为Cd>Cu>Pb。讨论了pH对释放作用的影响及释放过程所遵循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重锤式拖网取样器是对现行常规拖网的技术改进。通过理论模型设计与机械加工试验,研制出了一套重锤机械结构。该机构在拖网取样时利用钢缆拉力蓄积能量拉动内部拉杆,并通过销轴机构释放能量加速冲击芯块,撞击壳体产生巨大的瞬时冲击力,拽动拖网破碎岩石,然后使用复位弹簧使机构复位,重新工作。可以使常规拖网取样器和牵引钢缆更加安全,并大大提高拖网作业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纳污海区沉积物样品释放有机物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沉积物释放耗氧有机物(COD)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宁波海域沉积物释放COD的范围在0.15×10-3~0.80×10-3之间,释放速率平均为103.9mg/(m2.d);舟山沈家门附近海域沉积物释放COD速率平均为253.1mg(m2·d)。沉积物释放COD的量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而其释放速率与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4,13(3):230-235
以3种不同混合体系模拟研究了城市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转移。在“污水颗粒物-过滤海水”体系中,颗粒态有机物有一定的释放,释放率约在0.02-0.04d-1之间。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平衡动力学模式描述。在“天然海水-过滤污水”和“海水-污水”给 体系中,未发现有机污染和有明显的吸附或释放。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均发现化学耗氧量(COD)的降解现象,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4  相似文献   

8.
河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1995,14(4):313-319
本文研究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的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与释放。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易于溶解释放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占总磷含量之21.3%和48.1%。水体盐度增大、缺氧环境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渗出物和海洋细菌的作用,均可不同程度也促进悬浮物中磷释放到水相,同时引起固相内部磷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北部海域沉积物重金属Cu、Zn释放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渤海湾北部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经重金属Cu、Zn污染后,研究了在不同pH和不同粒度条件下Cu、Zn的释放能力,同时研究了在特定酸性条件下Cu、Zn的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从污染沉积物中的释放,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并且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迅速降低。粒度越大,释放量越大。释放能力Zn>Cu。重金属Cu、Zn的释放动力学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快速释放阶段和释放平衡阶段。Cu、Zn释放动力学过程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Freundlich修正式较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福建紫泥岛海域溶解态铜,铅,镉的分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990年6月和11月福建九龙江口紫泥岛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Cu、Pb,Cd的分布行为。结果表明,Cu,Cd均呈添加行为,Pb6月基本呈除去行为,而11月呈添加行为。Cd的添加源自有机质分解再生和或颗粒的释放。6月Cu和11月Cu,Pb的添加分别源自有机质分解再生和再悬浮沉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探猎雷装备作为海军反水雷部队的主要装备,其探测应用研究对提高建制式反水雷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从作战部队探猎雷实战使用流程出发,结合探猎雷装备应用现状,提出了声呐探测目标的概率分类方法,建立了探测概率分类方法模型,对实际应用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对开展海区水雷目标数量评估、目标的识别比对以及声呐探测航次优化等装备作战运用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海上平台开始采用桶形基础(几米浅基础)代替一直沿用的桩基础(几十米深基础),其安装就位采用与打桩施工完全不同的负压沉贯的施工方法.介绍了一种用于桶形基础平台在负压沉贯施工中的智能化测控装置.该装置成功地用于我国首座桶形基础平台(胜利油田CB20B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我国今后桶形基础平台负压沉贯施工中的智能化测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to install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ubsea equipment that are required for offshor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systems. More recently,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oil fields at remote, ultra-deepwater scenarios has been requiring heavier and more complex subsea equipment. In such scenarios the usual installation methods have been facing increasing challenges, including resonance effects associated to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able-equipment system. In this context, after presenting a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of installation methods for subsea equipment, this work presents a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instal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teel wire and polyester ropes. The goal is to obtain a feasible and safe installation method that can avoid resonance effects along all phases of the lowering procedure, without the need of specialized devices such as heave compensators, and using only simpler installation vessels such as standard tugboats instead of more expensive and specialized vessels (such as drilling rigs). The method is evalu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case studies considering representative metocean data for Brazilian ultra-deepwater scenarios, following a methodology that considers the random characteristic of actual sea states by employing an irregular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may indeed be feasible for the deepwater installation of heavier equipment, potentially being more cost-effective especially for remote locations where other more complex methods might become inefficient.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深液TLD装置减小结构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TLD装置对结构的作功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情况,建立了描述TLD装置对结构起减振作用的分析方法。依据本文建立的方法与概念,可将复杂的TLD装置与结构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简化为:首先孤立研究TLD装置的性能,而后再与结构系统装配进行整体分析。最后,用试验测得的数据检验、印证了本文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DGPS定位的精度越来越高,这就为物探船上定位辅助设备的精确校准与校验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发现六号物探船定位辅助设备的校准与校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作业方法.此文结合校验方法及其可行有效性分析,详细阐述了校验方法,并试图对校验误差来源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定位辅助设备校准与校验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深海超高压环境模拟试验装置是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测试装置。采用传统的一体式压力筒研制大直径、超高压试验装置时难以克服应力集中的问题,安全性较低且造价昂贵。采用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研制的深海超高压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克服了其局限性,该装置是目前国内工作压力最高、可实现筒内环境数据监测且升降压自动控制的压力试验装置。文中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组成及研制过程中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典型实验应用,为深海超高压环境模拟试验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超短基线是实现水下拖体设备精确导航定位的必备设备,是目前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资源深入调查研究的重要装备。受水声信号传播损失、多径效应和其它设备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超短基线水下定位数据存在诸多异常点,已严重影响水下定位数据的可信度和使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剔除随机异常点和回归填充改正算法,并采用国际海底区域实测水下定位数据对算法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小时间尺度的定位数据进行了预测对比,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快捷、有效,有望在后续国际海底区域调查中推广应用,为国际海底资源调查水下装备的准确定位提供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18.
海洋调查中,为确保调查信息与实际位置相匹配,提高调查成果的可信度,必须提高作业船拖曳调查设备的定位精度。论述了基于超短基线(USBL)水声定位与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组合的新方法,消除了因作业船频繁变向、潮流的流向及流速等造成的调查设备位置的测量误差,成功地解决了调查信息错位,提高了海底地貌调查的定位测量精度,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线圈释放式温、盐、深探头运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线圈释放式温、盐、深探头从空中定点投放,入水后测量海洋不同海水层面上的温度和盐度,因此必须知识探头各个时刻的入水距离,以与获得的温、盐数据对应。本文对其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在计算中考虑了探头质量和排水体积的变化。利用已有的形状完全相同但不释放线圈的探头实验资料,拟合出了探头在海水中的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式。并且分析了探头入水瞬间速度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研究文献搜集和资料统计,总结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具有平台多样化、装备高精化、技术方法系列化、目标综合化的现状特点,并通过分析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指出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对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范式、方向和内容、技术架构具有宏观全面的指导意义。未来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将在调查理念、装备技术、方法手段、合作研究、数据融合交换与共享5个方面有显著的改变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