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区内的石英脉均沿韧性剪切裂隙糜棱岩化带充填,本区石英脉呈两期次发育,地表多呈红褐色,新鲜面灰褐色、灰白色混杂,断续发育褐铁矿化,呈蜂窝状细脉状或角砾状构造为主;深部多呈烟灰色、深灰白色,星点浸染或细脉状构造,黄铁矿断续发育。此期石英脉系该区主要的金矿成矿期次。  相似文献   

2.
施墩铁矿位于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160°方向,平距约6km,行政区划隶属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管辖。三叠系中统徐家山组为矿区主要铁矿含矿层位,岩体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是主要的成矿母岩。岩体接触带的凹陷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主要矿体受岩体接触带凹陷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矿化蚀变主要为钠长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越强烈,与铁矿化关系越密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综合归类为Ⅲ-4类型。  相似文献   

3.
闹牛山铜矿床是与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的脉状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的的陆相沉积—火山岩,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是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矿区处于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合火山构造地块中,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围岩为安山玢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闪长玢岩等。成矿岩体为弱酸性斜长花岗斑岩、霏细斑岩。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近矿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工业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Pb、Zn、Ag、Au等。矿石结构有半自形粒状和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固溶体分解及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有细脉浸染状、脉状和块状构造等。成矿期可分为4个阶段,矿床属高中温岩浆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4.
元阳县菲莫铜矿的矿体主要赋存于元古代哀牢山群菲莫段,岩性主要为灰白色透辉石大理岩夹浅灰色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母片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扁豆状产出。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加上后期构造及热液改造而进一步富集。矿源来源具有多阶段、多来源、多期次特点。根据菲莫铜矿矿床成矿规律及地质特征,认为菲莫铜钼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5.
达来敖包钼多金属矿赋存在深部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宝力高庙组变质粉砂岩、细砂岩内。钼矿化与北东向构造裂隙或构造破碎带有关,矿化体呈细脉状。矿体及围岩中,云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比较强烈,并在细粒花岗岩外接触带发育,表明与岩浆热液的多次活动有关,属热液型矿床。通过目前勘查程度,达中——大型钼矿,分析其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认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崞县夭金多金属矿赋存于新太古代榴石混合花岗岩中。矿化与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有关。矿化体呈细脉状,矿化及围岩中方铅矿化、云英岩化及褐铁矿化比较强烈,表明了本区矿化体受断裂构造和脉体控制。  相似文献   

7.
三河铅锌矿床主要产于北西西向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严格受构造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该矿床处于得尔布干成矿带的北段,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铅同位素数据指示成矿金属来自地幔和地壳,硫同位素δ34SCDT在+1.6‰~+6.2‰之间,具有幔源岩浆热液来源的特征。成矿热液的主体是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主。  相似文献   

8.
孙连云 《西部资源》2013,(4):114-116
郭老卜铅锌多金属矿主要赋矿岩系为下二叠统额里图组安山质火山岩与晚二叠世细粒石英闪长岩,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受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主要呈盲矿体产出.其成矿初步认为与白垩纪花岗闪长斑岩岩浆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辛瑶 《西部资源》2014,(6):190-192
必鲁吐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出露地层有古生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额博组、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第四系的更新统、全新统。通过分析研究区域资料和工作成果,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板岩带受后期强烈挤压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层普通绿泥石化化和硅化化,同时也形成了矿液运移的通道和贮矿空间。所以初步认为该区矿床成因为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主要找矿标志地表寻找硅化带,在带中穿插石英脉,矿化主要为褐铁矿化,呈蜂窝状,团块状,条节状分布。与多金属矿有关的蚀变主要是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和云英岩化,蚀变越强矿化越强。方铅矿、闪锌矿呈团块状,细脉状、浸染状分布,黑钨矿与锡矿呈细脉状,主要富集于石英脉中,硅化越强,钨锡品位越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龙王庙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龙王庙银多金属矿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成矿时代推测为白垩世。银铅锌矿化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及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Ⅱ号蚀变带南端有望寻找隐伏的隐爆角砾岩体,其深部是寻找矿化斑岩体的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尖吉山锡多金属矿床为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的一个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赋存于受动力变质作用影响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银瓶山组中,早白垩世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成矿提供重要的热源与物源,构造裂隙为主要控矿构造,石榴石化、黑云母化与硅化为主要的围岩蚀变条件。矿体形态主要分为脉状及细脉浸染状两种,锡石的富集和空间位置、矿体形态、矿物共生组合、裂隙密度、围岩蚀变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乌拉特后旗呼和呼都格金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渣尔泰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构造裂隙。本文对矿区开展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情况,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脉状金矿床,找矿标志为受裂隙和围岩蚀变控制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  相似文献   

13.
李学源  姜惠  李文圣 《西部资源》2013,(1):150-152,161
架子山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西坡,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位于著名的贺根山缝合线附近,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Ⅲ级成矿带。架子山矿区银钼矿体赋存在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安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尤以内接触带一侧矿化更发育,均为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受接触带起伏控制,呈似层状,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及细脉状。钼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网脉、细脉)较强的地段和裂隙发育地段易形成富矿体。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钼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期岩体既为成矿母岩,又为赋矿岩体。同时矿体受岩体与地层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构造裂隙为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故构造+岩性为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包尔汉图群哈拉组二段安山岩中。为在后期热液岩浆侵入形成的脉体及与围岩接触带上钨矿化强烈。主要矿化特征为局部强烈的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及高岭土化、铅锌矿化,形成侵染状、细脉状及密集的星点状钨多金属矿分布于岩石中。结合化探资料,异常亦由钨多金属矿(化)体引起。  相似文献   

15.
哈达音阿日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区内发现的又一重要矿床,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的主成矿期次可以划分两期,其矿化类型既有早期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似层状矿化,也有晚期热液成因的脉状矿化,且后者形成了哈达音阿日矿床的大部分矿体。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并总结出了区内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6.
白土营子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侧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带上,是华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端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北西向F1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钙碱性花岗斑岩均沿F1断裂侵位,花岗斑岩是成矿母岩,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岩株的内、外接触带的硅化+绢云母化带中,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套叠在斑岩型铜钼矿化的外侧,受青磐岩化带控制,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性和矿化分带性。本文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其成因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高中温热液矿床,且有多期、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休宁县小贺铅锌银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的白际岭岛弧带与障公山隆起带的接合部位,钦杭成矿带中带安徽段北侧。矿区主体产于青白口纪周家村浅变质碎屑的岩晶屑凝灰岩夹层中,井潭组英安质—流纹凝灰岩、流纹斑岩内。由于处于白际岭韧性剪切带内,周家村组和井潭组强烈发育片理构造和片麻状构造。矿(化)体水平方向上发育脉状铅锌银矿,南部为大脉状含铅锌毒砂矿,矿区以南为含金石英脉。垂向上,矿体深部以毒砂、黄铁矿为主,浅部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矿区成矿分为毒砂—黄铁矿化阶段、方铅锌——闪锌矿化阶段和金—硫化物矿化阶段等三个成矿阶段。矿区发现Ga、Ge、Cd等分散元素,热液型脉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陡坡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中型钼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灵山超单元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侧,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次为磁黄铁矿、斑铜矿等。灵山超单元花岗岩岩石类型属高硅富碱钙碱性(偏碱性)系列,SiO2含量72~77%,K2O+Na2O总量大于7.9%,K2O/Na2O大于1。矿床的围岩蚀变叠加组合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组合、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组合。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斑岩型钼矿床,结合岩浆岩特征,成矿作用于与岩体关系密切,并可能受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突泉—林西Fe(Sn)-Cu-Pb-Zn-Ag-Nb(Ta)成矿带内.工业矿种为Cu、Ag、W、Sn,赋矿地层为林西组砂板岩,成矿期次主要为燕山期,为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构造和接触带控矿.矿体多为中小型、呈脉状分布,走向有NE、NEE、NW、近NE等,变化较大.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原因的研究,有助于为在区内找到成矿条件相似的靶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和矿床尺度两方面论述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其形成是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围岩的理化组成对矿床规模、品位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矿床尺度: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研究蚀变对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