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昌都—兰坪—思茅盆地及呵叻盆地含盐带盐类沉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和研究了该区含钾蒸发岩矿床的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即在陆相环境下与海水的变异有关。该矿床缺失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同时,矿床中少量菱镁矿等自生矿物的出现无法用正常海水蒸发理论解释。矿床中少量溢晶石等矿物的出现预示着该矿床富钙。兰坪—思茅盆地内广泛发育了白垩纪蒸发岩系(勐野井组或云龙组),江城地区甚至沉积了小型钾盐矿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该区蒸发岩矿床为海相成因,Rb和Br的含量变化指示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昌都及兰坪地区的白垩纪石膏硫、锶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大套的硫酸盐沉积为海相成因,物源研究成果揭示思茅盆地的物源可能来自东羌塘地区,预示着昌都地区的硫酸盐沉积跟兰坪—思茅盆地的蒸发岩沉积具有同源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宏博  丁心科  朱雪莲 《西部资源》2013,(1):147+149-147,149
内蒙古中部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经历过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提出了麻粒岩系和出露孔兹岩系之间时空演化关系的相关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利用最先进的SHRIMP测年技术,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及变质反应,讨论研究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机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讨论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3.
变质核杂岩发育结构主要有双层、三层两大类。双层结构的特征主要是由拆离断层分开的下盘变质核与上盘脆性域构成。而三层结构特征主要是由变质核杂岩体、中间韧性流变层以及盖层与山前半地堑沉积盆地等上部脆性变形层构成。通过对上述两种特征进行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对其标志进行判别,且根据中国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大地构造位置,可以将其划分成两大类:板内变质核杂岩与板缘变质核杂岩。无论是哪类都和岩浆活动以及热异常联系紧密。通常变质核杂岩核部均会出现多期次岩体侵入,这是探矿、寻矿的最佳构造区。  相似文献   

4.
调查区变质岩区跨东昆仑变质地区和南昆仑变质地区。从前寒武纪至晚古生代地层均有分布,文章正对前寒武纪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变质岩进行研究。总结其变质作用及其变质演化特征,希望为该地区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镰砭片麻岩、片岩是宁陕区调项目从泥盆系大枫沟岩组内部解体出一套强变质变形非正式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分布于双桥村—火镰砭—狮子坝和铁炉坝—银杏坝一带,呈狭窄的构造透镜体产出,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属泥质细碎屑岩。笔者从其岩石特征、变质变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与佛坪热隆区发育的中—上元古界长角坝岩群深变质岩系具明显差异性,确定该片麻岩类归属泥盆系,属构造成因,可能形成于印支期,定位于燕山期挤压构造带,代表主造山期后构造变形活动产物。该套地层重新厘定对南秦岭南缘构造演化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泉北钒矿位于甘肃北山地区,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双鹰山组黑色岩系中,含矿岩性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矿体的产出形态严格受褶皱控制,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钒矿。黑色岩系是缺氧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缺氧环境下形成的有关矿床与黑色岩系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上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个找矿标志:①遥感影像标志;②岩性地貌标志;③地球物理标志;④地球化学标志;⑤沉积相标志。新泉北钒矿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此类矿床成因及后续方山口—七角井子—白山堂金、铜、镍、钨、锰和钒—磷—铀成矿带找矿方向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德县大兴牧村一带属华北陆块北缘晚古生代增生带,地层系统属华北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岩石组合为一套变质陆源碎屑沉积一火山地层,为测区最古老的变质地层,呈不规则状捕虏体或残留体产出,总体呈北东东向条带状展布,地层内部褶皱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以挤压、走滑为特征.宝音图岩群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其变质共生矿物组合为红柱石、白云母、黑云母、石榴子石.由变质作用形成了红柱石,变形作用使得红柱石产生了显微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山神庙银多金属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区赋矿层位主要为大红峪组蚀变带内,受都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中次级的拆离断层之一的F2断层控制,该断层为后期岩浆岩(脉岩)侵入及后期成矿提供空间,分析了找矿前景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盘陀山位于北山地区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结合部之白玉山——方山口——鹰嘴红山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带。盘陀山花岗岩体与被侵入地层单元组合表现出岩浆热穹隆构造特征,其主体在泥盆纪由大规模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二叠纪再次因广泛的侵入作用形成一系列分布于岩体中及其北部地层中的呈岩枝、岩脉产出的侵入体。两期主要的岩浆活动过程对于该区多金属成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盘陀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多金属矿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打鼓岭地区的地质背景调查,研究该区域的地层含矿特性、分析黑色岩系及其元素富集特性,从而为钒矿的成因提供了地质科学基础,为该地区寻找钒矿资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中部色尔腾山地区,该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变质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系;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片岩及下元古界二道凹群绿片岩、大理岩;并有元古代——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类岩体侵入,且深大断裂及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主要的赋矿地层为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中,该套地层为一套产于裂陷槽环境下的绿岩建造,原岩多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复理石——碳酸盐建造。后期受构造改造,多具糜棱岩化。目前在该地区已发现了油篓沟、新地沟、卯独庆、哈拉沁等绿岩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铁矿资源越来越紧缺,迫切需要寻找和开发铁矿资源。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贫磁铁矿品位低,易采易选,利用现代的选冶技术可开采利用。通过对南岭超贫磁铁矿的磁铁矿石、斜长角闪(片)岩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结果显示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的含磁铁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是大洋富铁拉斑玄武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基性火山岩型超贫铁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左旗石驼山-新工地石墨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内共发现2层含石墨层位,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控制,为2~3期沉积旋廻之产物,顶部泥质岩作为其韵律标志层。在海湾泻湖—沼泽沉积盆地中,由含碳泥质岩、粉砂岩等物质先期形成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在起变质作用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促进炭质发生结构性转变为石墨,确定石墨矿为炭质板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南非古地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金、铂、钻石成矿带,勒拉拉(Lerala)钻石矿即位于该地台的卡普瓦尔克拉通(Kaapvaal craton)与津巴布韦克拉通交汇处的林波波活动带(Limpopo Mobile Belt)。林波波活动带具有较好的金伯利岩形成的地质环境,已发现多处大型含钻石金伯利岩群,如Venetia、The Oaks。本文通过对勒拉拉(Lerala)含钻石金伯利岩地质特征的研究,以期对该区域金伯利岩的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康定杂岩处于西南扬子地台西缘,以斜长角闪岩、变粒岩、花岗岩、闪长岩、基性脉岩等为主。经历了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的基底形成、新元古代的岩浆活动(主体形成于860Ma~750Ma)、中生代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以及新生代喜山期的岩浆活动四个阶段,具有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双层基底特征,本文认为康定杂岩为变质-岩浆杂岩混合体,是元古宙以来持续的岩浆活动在区域变质和深熔作用以及变形后的产物。康定杂岩形成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表璇  王伟  吴江  保红  刘晓春  赵越 《极地研究》2022,(4):516-529
东南极普里兹湾地区主要包括西福尔丘陵、赖于尔(茹尔)群岛、拉斯曼丘陵、姐妹岛等。普里兹湾地区普遍记录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在赖于尔(茹尔)群岛地区发育典型超高温变质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超高温变质作用可能分布更广,如拉斯曼丘陵、姐妹岛等地区也可能有超高温变质作用的记录。普里兹湾地区超高温变质作用矿物组合多样,该地区的斜方辉石+夕线石、假蓝宝石+石英等矿物组合可以明确指示超高温变质作用,含假蓝宝石但不含石英的矿物组合、尖晶石+石英的矿物组合、含刚玉的矿物组合等也可能指示超高温变质作用,这些组合是否反映超高温条件还需根据具体矿物成分结合可靠温度计及相平衡模拟计算等方法进行精确限定。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潜在热源不同,可以归为自生热和外来热;其中自生热主要有放射性生热、机械热;外来热主要是深部热源经过热对流、热传导等方式提供。超高温变质作用可能发生在不同构造背景,如洋脊俯冲、弧后盆地、造山带下地壳拆沉等。已有的研究显示普里兹湾地区记录了不同期次构造变质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多期变质叠加造山带。最近的研究表明超高温变质作用主要形成于泛非期,但具体时间、演化特征、构造背景以及热源仍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限定。  相似文献   

17.
出露于华北陆块东北缘的张三沟岩组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前人根据变质程度和地层对比将其划归古元古代。本文通过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517±9Ma、2518±7Ma和2534±26Ma原岩年龄,2439±24Ma、2464±73Ma和2433±71Ma变质年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大老虎店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究,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依据,运用地层剖面特征、岩石类型及特征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本地区乌拉山岩群分为四个岩组:榴云片麻岩岩组、黑云角闪片麻岩岩组、钾长变粒岩岩组、大理岩岩组,对探讨该地区区域变质作用特征、地层特征、混合岩化、原岩恢复及早期大陆地壳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的热储层主要分布于天环拗陷的侏罗系、白垩系砂岩层状含水岩系和断层带脉状含水岩系。本文结合典型石油、煤田勘探孔及水文钻孔等,重点分析研究了两类热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热储的盖层、地热通道和热源。  相似文献   

20.
且末旗那铁矿位于新疆且末县地区,本文对且末旗那铁矿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等成矿环境及影响成矿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且末旗那铁矿床属于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床。希望通过对该矿床研究,为以后该地区寻找类似铁矿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