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内分布有较好的地热储层,盆地内地热储层主要分布于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含水岩系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岩系,其热储、涌水量等地热条件较好,区内地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据江西省修水县白岭地热水2016年最新勘查成果,白岭矿区地热田热储层呈带状分布,主要热储层为二长花岗岩中之断裂构造(热储层向北西倾斜延伸),地热田边界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控制地热水形成的断裂分布、地形地貌、岩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地热水分布受断裂控制,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带为控热构造,赋水和热水通道为穿过温泉出露区内的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交汇的裂隙带。  相似文献   

3.
李洋 《西部资源》2012,(2):110-111
论文根据土右旗所处区域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及土右旗地热地质条件,对土右旗热储层分布情况,热储层盖层,热流通道,热源及热水补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主要为盆地型地热增温型地热田,盆地内地热储层分布广,沉积稳定,从现有资料分析其热储温度较高,地热储层厚度分布稳定,面积大,地热条件较好,可望成为较大型的地热田。  相似文献   

4.
哈尔交煤矿位于托斯特盆地南部地区萨吾尔复向斜的南翼,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卡拉岗组(P_1kl),由一套喷发和沉积建造岩系组成,为二叠系断陷盆地沉积。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实际样品采集测试成果的综合整理,对该区煤储层的等温吸附性、含气性、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应力参数和储层温度等物性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系统的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及各项物性参数,为下阶段煤层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哈素海HR3地热井位于大青山山前断陷盆地内,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储层不同深度的井温观测,来确定地温梯度,并与本井的出水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其热水成因类型是属于断陷盆地地热增温型热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换进行地震属性压缩,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区定量预测储层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钻井误差范围不超过5.5%,大部分井多属性方法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属性方法,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规律吻合。实践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原理和实际应用上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定量预测精度,为探明油田储层分布特征和后续部署开发井网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安市地热资源现状分析,选择四个热储层典型性热水井,根据其2016年上半年水位、水质、水温等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化情况,分析全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进而对西安市地热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乌素图地区HR4地热井位于呼包盆地东部,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特征,对该井的热储层、热储盖层、地下热源、热水补给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热类型属于地热增温型,地热资源受构造和沉积地层控制,并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地层岩性控制为辅。  相似文献   

9.
滇东桂西喀斯特地区河流水文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喀斯特发育的国家。全国碳酸岩系分布总面积在200万平方公里以上,碳酸岩出露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其中尤以广西、云南、贵州等区最大,碳酸岩面积均占3省区总面积的50%以上。随着建设的发展,对喀斯特地区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10.
李家yan 《盐湖研究》1994,2(1):18-24
本文论证了大柴旦盆地为富硼、锂地球化学区;全面阐述了大柴旦盐湖卤水、补给水、地表沉积物、含盐岩系、盐类矿物及植物灰分中硼锂的分布规律;划分了硼、锂集散地球化学带.  相似文献   

11.
铝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铝土矿找矿工作,提高资源储备水平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铝土矿找矿处于攻深找盲阶段,物探方法可有效地运用铝土矿或其含矿岩系与围岩的物性差异,确定含矿岩系及铝土矿的空间分布,为开展精确找矿、减小地勘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某研究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直流电测深这两种物探方法在铝土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铝土矿找矿中的应用是极为有效、可以推广的。  相似文献   

12.
储层研究,是制定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案的基础,是油藏评价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依据。而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研究,对查明油藏剩余油分布、采取合理注采措施、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传统方法和劳伦兹曲线法来计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进而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经研究表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准确地反映储层的真实非均质性,而劳伦兹曲线法与试验研究结果相一致(如图3,图4,表3所示),表明劳伦兹曲线法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矿床是近几年各国地质学家研究后新发现的非传统型矿床类型之一。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白云鄂博群尖山组、比鲁特组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属典型的黑色岩系,分布广,面积大,且在其分布区发现了铂族元素重砂异常,其含矿性和沉积环境与国内外同类岩系对比颇为相似,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所以,在本区开展铂族元素找矿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极地区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其资源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地区具有超过4 000亿桶油当量的待发现技术可采储量, 是未来全球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增长点。本文按照地理和地质构造因素将北极地区分为北冰洋海盆区和环北极含油气区(含潜在含油气盆地),按照板块演化及盆地发育历史将后者划分为北太平洋极地盆地群、俄罗斯极地盆地群和欧洲极地盆地群。根据大量文献和IHS数据, 结合生油层、储层、盖层及圈闭特征方面的研究, 系统对比、分析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分布特征:北太平洋极地盆地群重要烃源岩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盆地群中重要储层大部分都分布于新生界布鲁克斯层, 油气系统以构造圈闭为主。俄罗斯极地盆地群中多数盆地具有古生代基底, 受斯堪的纳维亚早古生代造山期变形、西伯利亚板块古生代西部造山变形影响, 60%以上的烃源岩产自中生界, 储层以中生界前陆、克拉通盆地沉积物为主,盖层分布较广, 以中生界居多。欧洲极地盆地群受控于北大西洋洋脊的扩张和迁移, 各盆地烃源岩分布于中生界, 大部分储层分布于上白垩统—古新系, 自生自储、古生新储为该区域盆地的主要成藏模式。其中, 俄罗斯极地盆地油气储量最多, 占北极地区总储量45%以上且勘探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量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δD、δ18O、14C)测试数据,深入分析了隆起山地 构造对流型、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对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分 布特征及形成年龄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结果表明:隆起山地构造对流型地热田 地热流体主要以断裂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于西秦岭-祁连造山带,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 降水入渗,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较好,属“开启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 岩性、断裂规模及水热循环方式和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特征和形成 年龄。沉降盆地传导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以管井开采的方式出露;热储埋藏深度小于 1 600 m 的 地热井,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为当地及周边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年龄一般小于 5 000 ~ 30 000 a,水质 相对较好,属“半开启-半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埋藏深度介于 1 600 ~ 2 600 m 之间的地热开采 井,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古水”,水化学类型复杂且水质较差,地热流体形成年龄介于 30 000 ~ 50 000 a,属“封闭型”的地热系统;热储层岩性、埋藏深度、地下水在岩层中的滞留时间与循 环深度等明显控制着地热流体化学类型、环境同位素富集程度和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16.
兴城台里地区主要出露经过变质作用的结晶岩系,前人主要对该地区结晶岩脉侵入的新老关系做了研究,但对于含石榴子石结晶岩的形成和特征没有严格的阐述与定论,作者通过对辽宁兴城台里地区含石榴子石的结晶岩系地区进行实测填图、野外采样、标本分析和薄片观察等研究工作,来研究该地区含石榴子石的结晶岩系的成因和特征。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该地区含石榴子石的结晶岩系为早期侵入的花岗细晶岩通过岩浆期后局部变质的结论,石榴子石的规则排列是由于残浆溢出时冷凝和交代作用形成的,同时验证了该地区石榴子石的主要类型为红色的镁铝榴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锂资源是新技术、民用和军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全球富锂盐湖多分布在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以及板块转换带,卤水中的锂资源量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80%。富锂盐湖中的锂主要来自于深部和浅部的水-岩作用、早期的含盐岩系以及岩浆作用,其次是盆地周围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来源。富锂盐湖流体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再循环卤水和岩浆水以及其它流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富锂盐湖中锂的重要来源,其次是岩浆水和再循环卤水。岩浆作用对于富锂盐湖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不仅直接为富锂盐湖带来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还为其中的水—岩反应提供了热源。不过,幔源组成对于富锂盐湖的贡献度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火镰砭片麻岩、片岩是宁陕区调项目从泥盆系大枫沟岩组内部解体出一套强变质变形非正式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分布于双桥村—火镰砭—狮子坝和铁炉坝—银杏坝一带,呈狭窄的构造透镜体产出,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属泥质细碎屑岩。笔者从其岩石特征、变质变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与佛坪热隆区发育的中—上元古界长角坝岩群深变质岩系具明显差异性,确定该片麻岩类归属泥盆系,属构造成因,可能形成于印支期,定位于燕山期挤压构造带,代表主造山期后构造变形活动产物。该套地层重新厘定对南秦岭南缘构造演化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泉北钒矿位于甘肃北山地区,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双鹰山组黑色岩系中,含矿岩性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矿体的产出形态严格受褶皱控制,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钒矿。黑色岩系是缺氧沉积环境的典型代表,缺氧环境下形成的有关矿床与黑色岩系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上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床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个找矿标志:①遥感影像标志;②岩性地貌标志;③地球物理标志;④地球化学标志;⑤沉积相标志。新泉北钒矿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此类矿床成因及后续方山口—七角井子—白山堂金、铜、镍、钨、锰和钒—磷—铀成矿带找矿方向和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黔中铝土矿富含锂、钪、镓等“三稀”矿产资源,但在以往的铝土矿勘查中对此有所忽略,未能开展综合评价。本文以黔中铝土矿带北西段的长沟铝土矿为对象,利用翔实的采样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九架炉组含矿岩系伴生锂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单就Li2O的平均含量而言,在单工程含矿岩系中与Al2O3呈正相关关系,而与SiO2、Fe2O3呈负相关关系;单就Li2O富集程度而言,矿层中部矿层下部矿层上部;单就Li2O总量而言,矿层中部矿层上部矿层下部。这些规律的认识,为黔中铝土矿与“三稀”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