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要求是初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空间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航测遥感生产技术体系是构建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分析我国航测生产现状以及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的初步架构和主要构建方法,并针对多源遥感数据自动化快速处理、遥感影像快速解译识别、海量地理空间数据信息化管理、大范围三维数据快速构建、信息化内外一体野外核查、信息化航测生产标准规范、航测生产信息化质量控制七项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于欣 《江西测绘》2013,(2):31-32,42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测绘"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任务,本文探讨开展具有自治区特色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模式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我国测绘在实现了从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之后,正朝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方向迈进。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从以地图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成为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测绘科技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摄影测量生产体系建设项目为例,针对航测数据生产技术手段的改进与创新,阐述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实践,对摄影测量生产技术流程、航测生产管理技术、航测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示范基地以进行实践,通过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路线和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5.
5月 17日 ,黑龙江测绘局召开科技会议 ,确定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思路 ,决定加快测绘科技创新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上来。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全国测绘科技大会精神 ,总结“九五”工作、部署“十五”科技工作重点 ,表彰测绘科技工作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刚代表局党组讲话 ,副局长鲍英华作了题为《加快测绘科技创新推进龙江测绘事业发展》的工作报告。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干部、生产管理人员及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3 0 0多人参加了大会。《报告》对“九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 ,在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6.
测绘信息化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上余年的努力,测绘业已经初步完成了数字化的革命,建立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生产了大量数字测绘产吕,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科技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实现测绘信息化,本文从测绘科学,技术,产品,服务等几对信息化测绘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白建荣  孙承志 《测绘科学》2010,35(6):197-199,214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构建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DEM、DOM、DLG、DRG产品(即4D产品)的航测生产与管理过程为对象,从生产与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网络化、数据传输的智能化、技术流程的一体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生产作业的规模化等方面,研究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航测生产技术体系相关流程改造、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业务系统构建方式。并通过甘肃省地图院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生产试验和规模化的生产运行,提出了可进行推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测绘技术装备》(原《测绘科技通讯》),是全国测绘技术与装备的科技季刊,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融科研、生产、应用为一体的科技刊物,已加入万方、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等数字期刊检索机构。为了进一步办好《测绘技术装备》,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投稿。一、来稿内容1.测绘生产、科研管理、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测绘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国内外测绘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仪器的应用介绍,  相似文献   

9.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研究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和对人口、经济、社会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内涵,结合《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任务布局,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正《测绘技术装备》(原《测绘科技通讯》),2000年荣获陕西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是全国测绘技术与装备的科技季刊,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融科研、生产、应用为一体的科技刊物,已加入万方检索数据库。为了进一步办好《测绘技术装备》,我们热诚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投稿。一、来稿内容1.测绘生产、科研管理、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测绘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1.
空间大地测量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空间及卫星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也愈来愈多。简要介绍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激光测月(LLR)技术、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多普勒定轨和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精密测距及其变率测量系统(PRARE)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等空间定位测量技术,重点阐述了GPS新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RS技术与GIS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范围,分析了这2种技术在考古领域应用中的限制性因素,为应用遥感方法进行考古研究时了解相关技术的优势和缺陷提供了参考,以便于更有效地加以分析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如果PPK技术与RTK技术混合使用,就能够在接收无线电信号时用RTK;不能接收无线电信号或无线电信号不稳定、RTK不能固定时就采用PPK,测量工作将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何琳 《东北测绘》2013,(2):88-90
概述了全景技术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利用全景技术进行场景漫游的设计步骤,通过简单、快速的场景漫游制作,让虚拟现实不再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五位一体”建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已经成为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本文全面阐述了采用WebService技术、SOA技术、RFID和PKI技术以及云备份等信息技术,通过实现基于元数据模型和综合数据集成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设计理念、系统构架、系列功能及其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Flash技术的网络地图发布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网络地图的特点与功能,回顾了网络地图的发展历程,并对现今较为成熟的国内、外网络地图发布技术及其实现方式做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市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网”企业信息发布的实际需要,采用“Flash”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端”的网络地图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控制点管理方法无法解决信息量匮乏、信息现势性不足、不便于野外操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ndroid的控制点手持管理方法。采用控制点信息建模技术和移动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了对控制点信息的实时更新;采用网络地图服务集成技术,实现了对控制点信息的深度挖掘以及便于野外操作。通过基于Android的控制点手持维护系统的开发表明:结合Android终端与网络地图服务,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更加有效的进行控制点的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GIT发展的背景 ,GIT与其他信息技术的结合情况 ,当前GIS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以及GIT在数字江苏建设中的作用 ,从而在一个侧面揭示GIT与IT主流融合与应用新动向 ,展现GIS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西汉、东汉、唐朝三代为研究时间域,以新疆境内的古丝绸之路为研究空间域;根据搜集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属性信息存入MySQL数据库中;结合GIS及RS技术,制作出电子地图并发布相应的本地地图服务;最后,利用PHP及Flex网络技术,将前期制作的电子地图发布到Internet上,供公众浏览、查询、学习等用。本研究将传统的考古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实现了两者的完善融合,弥补了传统考古学过于专注学术研究而忽略应用的缺陷,为公众免费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丝线绸之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为丝绸之路的申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于涛  李希灿  王晓  尚晓东 《测绘科学》2012,37(2):115-118
高光谱影像因其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高光谱技术在矿山资源监测、土壤监测、植被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以及高光谱的分类识别技术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指出拓展高光谱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探讨定量反演建模新模式等问题,是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