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大型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和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超大型金属矿床理论研究现状,探讨了超大型铜、铅、锌、金和铂族等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认为该类超大型矿床产出的主要全球构造背景为板块俯冲带和大陆裂谷,并论述了不同构造背景中超大型矿床的成因类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和矿床空间展布规律以及裂谷构造垂向分带和不同地史时期裂谷与超大型矿床的关系,对当前研究工作中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超大型矿床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大型矿床,一般指单个矿床中规模达超大型者。若将矿田内多个矿床,合称超大型矿床,则与矿床和矿田定义不符,应研究统一术语。超大型矿床划分标准,应便于全球对比和简单易行。提出一个以P.Laznicka和涂光炽的划分标准为基础的综合方案,在统一标准以前供同行研究时参考。超大型矿床分布形式,分点式、带式及首领式。后者为找矿重点。关于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问题,以某些金矿为例作了初步研究。未  相似文献   

3.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花岗岩类的成岩和成矿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在有关中国东部地质构造、不同类型花岗岩类及其有关矿床的资料基础上,探讨中国东部自显生宙以来,特别是中生代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强烈碰撞挤压过程中,产生的NE、NNE和EW向,其次为南北走向,向大陆内部倾向的板块和板片B-型和A-型俯冲、下行滑脱或俯冲推覆对花岗岩类(及其岩带)、有关矿床(矿带)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关系,并论述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或矿带)的成矿物质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与板块-板片构造作用有关的动态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成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玉龙铜矿是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玉龙斑岩铜(钼)矿带是我国铜资源量最为丰富的区带之一.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位于三江印支褶皱系中部的字嘎断裂以西的燕山隆起区.成矿带内玉龙矿床的西北部地区,从玉龙(矿床)到恒星措(矿点)、再到夏日多(矿点),具有良好的铜(钼)矿找矿前景,两个明显的化探高值异常区分布在玉龙铜矿床和成矿带北段恒星措地区,两异常相连的方向线为NNE向,与区域构造线的方向一致,在三叠系中也有部分显示,反映出玉龙矿区外围和成矿带上进一步开展金矿地质找矿工作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芳畈-青山口矿带是产出在鄂北中深变质岩区的一条铜、铅、重晶石矿带.文章依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和硫、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讨论了矿带内矿床的矿质来源、水源、热源等3个矿床成因问题,认为矿带内不同地段不同矿种的矿床属"三源"不同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区钡矿床分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怀奎 《甘肃地质》1999,8(2):53-57
秦巴山区钡资源丰富,钡矿床(重晶石、毒重石)分3 带:南带为毒重石矿带,北带与中带为重晶石矿带。成矿条件与成矿类型各不相同。在秦巴山区寻找大型、超大型钡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8.
超大型矿床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知礼  谢玉玲 《矿床地质》1998,17(Z5):851-854
超大型矿床,一般指单个矿床中规棋达超大型者。若将矿田内多个矿床合称超大型矿床则与矿床和矿田定义不符,应研究统一术语。超大型矿床划分标准,应便于全球对比和简单易行。提出一个以Laznicoka和涂光炽的划分标准为基础的综合方案,供统一标准以前同行研究时参考。超大型矿床分布形式分点式、带式、及首领式。后者为找矿重点。关于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控矿因宋和找矿问题,以某些金矿为例作了初步研究。未发现任何独特的成矿流体。这类矿床的形成受多因素拄制,具多因复成矿床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找矿方法与手段,但有侧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田构造岩相成矿规律与控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西北部格咱岛弧是西南“三江”古特提斯阶段形成的重要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的南端。近年来新发现了包括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红山-红牛、雪鸡坪大型和10余个中小型斑岩夕卡岩型铜矿床,成为斑岩型铜矿田和铜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研究发现,矿田中矿床的形成与大地构造演化密切对应,不同阶段发育不同的矿床;对应于构造演化产生的区域北西向主干断裂控制岩带的展布,次级断裂及褶皱联合控制了岩体的形态和产状,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背斜核部,其含矿斑岩侵位较浅,夕卡岩型铜矿主要产于向斜核部,含矿斑岩侵位相对较深;含矿斑岩多为复式岩体,顶部往往有火山岩岩盖,表明火山岩浆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征,普朗铜矿产于北西、北东东向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形成岩体内斑岩铜(钼)矿、接触带夕卡岩铜矿和围岩中的大脉状铜矿“三位一体”的斑岩成矿系统,并在外带发育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0.
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新认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等根据全球6大洲、121个国家(地区)、22个矿种、1285个矿床的储量数据,进行了储量量变线性回归方程趋势分析.根据回归方程不同系数切割的量变界线,划分出了36个特(超)大型矿床(顶峰矿)、95个超大型矿床和314个大型矿床.据此,笔者等创新地提出了按不同储量量级划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新认知,继而将3类不同量级的445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投影在1∶2500万全球构造背景图上,并划分出4大成矿域、21个巨型成矿带(区).其全球成矿规律是:内生、外生、变质和后成矿床的全球成矿统一性;不同成矿区带成矿的专属性;`Cu、Au、Fe、Ag、Cr、Mn、Zn、Pb、Sb、Hg不同成矿金属,大陆边缘和板块汇聚带以及陆内构造-岩浆杂岩带和大型剪切带的成矿偏在性;特(超)大型矿床太古代-古元古代全球氧大气变态(过氧事件)、元古代-古生代全球还原大气变态(缺氧事件)和中-新生代构造圈热侵蚀(巨量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异常性.  相似文献   

11.
超大型矿床是当前国际地质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超大型矿床,就是指某种矿产一个矿床的矿产储量比国际上公认的大型矿床储量下限高出许多倍的矿床。有人叫特大型矿床、巨型矿床或世界级矿床。为了统一名称,叫做超大型矿床。目前,国际上对超大型矿床的划分,不同国家和不同专家有一定差别。如加拿大的P·拉兹尼卡为大矿  相似文献   

12.
金顶铅锌矿床位于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北部,为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床.应用电子探针分析(EPMA)技术测定了金顶铅锌矿床中不同矿段(北厂、跑马坪、白草坪)黄铁矿、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探讨金属硫化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环境,从而为研究区矿床成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个矿段不同寄主岩石中黄铁矿相对富集Pb、Zn、Co,贫Cu...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开展寻找超大型矿床的若干基础研究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裴荣富  吴良士 《矿床地质》1990,9(3):287-289
众所周知,超大型矿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决定,以至改变国家生产结构和经济面貌。所以寻找和研究超大型矿床是当前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强烈追求的目标。大量资料分析表明:超大型矿床在世界上为数不多,往往呈单个出现,并具“点型”分布特征(涂光炽,1989)。但是我们认为,超大型矿床的这种“点型”分布并不等于它是“沙漠中的绿洲”,即在其周围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范围内,既无任何类型矿床产出,又无矿化迹象的情况下,超大型矿床拔地而起。相反地,在超大型矿床周围和一般矿床一样,必将有矿化迹象和众多小矿(点)床,特别是那些常被忽视的与超大型矿床有成因关系的变异相(heterolithic)类型矿床(N.Oreskes,1989)将其衬托。所以,超大型矿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于1992年将超大型矿床基础性研究列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已取得如下成果:确定了超大型矿床的定义和分类原则,发现了超大型矿床在矿化类型上的选择性和局限性,我国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克拉通边缘,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急变带,地壳厚度急变带,碳酸岩系向碎屑岩系过渡带是超大型矿床产出的有利宏观背景;立足于寻找超大型矿床,提出了6个新的成矿域;确定了我国东部喜山期和南方晋宁期对金属成矿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对邻国超大型矿床成矿带和成矿类型向我国延伸的可能性以及超大型矿床与矿床密集区时空展布及成因上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独立银矿床及成矿带概念,对我国当前开展的超大型矿床基础研究作了概要介绍,简要评述了当今国际上超大型矿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丹池成矿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锡多金属矿业的重要基地和超大型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地,通过构造地质调查,在成矿带内识别出两套不同的变形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它们分别对应于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中-晚期伸展.在此基础上对控制成矿带、矿田及矿床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带内矿床定位的两类构造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6.
作者根据对开原-崇礼-固阳大型地体拼贴构造带的区域构造与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此带是超大型贵金属矿床预测的理想场所,并以最新的地质资料论证了该断裂带两侧,尤其是北侧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地壳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矿源层和含矿岩系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特别是沿该构造带分布着十分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带,认为这些剪切带、糜棱岩化带是地体拼贴碰撞的结果。它导致深部矿源层和含矿的基性火山岩系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亦导致热液流体系的活跃并最终使韧性剪切带或以含矿石英脉或以蚀变浸染带形式成为容矿构造。根据近年来才兴起的含金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分析了该构造成矿带各个有利地段形成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最后指出通过什么途径以及在那些地区寻找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景谷正兴铜铅锌矿床位于兰坪—思茅盆地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富集区南段,地处兰坪—思茅盆地南端.矿带内兰坪盆地已经发现多处超大型、大型矿床,思茅盆地发现2处(思茅区萝卜山、宁洱厂硐)与逆冲推覆构造有关的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受兰坪—普洱中轴断裂带控制,控矿构造为兰坪—思茅中轴断裂及其东侧那箐组(P2 nq)内次级高角度张扭性断裂,含矿地层为那箐组(P2 nq)碳酸盐岩.本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资源潜力分析,认为本矿区成矿条件优越,矿区深部仍具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成为中—大型铜铅锌矿床的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18.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5,14(4):276-280
云南超大型矿床的形成特征罗君烈(云南省地质矿产厅)1超大型矿床的界定加拿大P·拉兹尼卡根据矿量富集指数──指矿床中有经济价值的金属的矿量与该金属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之比来界定大型、超大型矿床。其认为矿量富集指数超过1011为大型矿床,超过1012为超大型...  相似文献   

19.
方维萱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0):1178-1184
在铁质苦橄岩—铁质安山岩、钛铁辉长岩—钛铁质闪长岩和二长岩—二长斑岩岩体附近,同岩浆侵入期脆韧性剪切带中构造岩相和热液角砾岩相,它们是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含矿岩相学类型。总体垂向蚀变分带为:上部为粘土化—绢云母化—赤铁矿蚀变带,中部钾质蚀变相带(电气石—铁质)+热液角砾岩化相带,下部钠质蚀变相(铁质)—热液角砾岩化带。围绕二长斑岩—二长闪长岩舌状侵入体形成电气石蚀变岩相带,属于汽成热液蚀变中心。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具有多期蚀变相系叠加特征,不同成因的热液角砾岩化相带发育、异时同位多期蚀变岩相叠加和汽成热液蚀变相发育等是寻找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标志。  相似文献   

20.
富湾超大型银矿床主要为脉状,产于下石炭统灰岩与长坑赋金硅质岩接触带及其下的破碎带中。银矿床矿化石英40Ar-39Ar年龄为(64.3±0.1) Ma。矿床铅同位素μ值(10.67~10.95)与赋矿地层的μ值(9.79~10.33)不同,而与粤西地区元古宇基底中矿床的μ值(10.62~10.66)相似。富湾超大型银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元古宙变质基底,矿床形成与三水盆地晚白垩世到早第三纪强烈火山活动形成的有利成矿环境有关。有利于形成富湾超大型银矿床地质条件包括:(1)深大断裂构造交汇及盆地边缘同生断裂构造组成的连通网;(2)特殊岩性组合形成的聚矿-圈闭环境;(3)丰富成矿物质源区、多期矿化及成矿元素多次活化迁移;(4)多期次火山活动形成的循环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