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洋洲横跨印澳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板块,区内从太古宙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历史。根据区域地质特征,该区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澳大利亚东部古生代造山带和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区,1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0个三级构造单元。3个一级构造单元由于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自发育了不同的岩石组合和矿化作用。在研究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3个构造单元的成矿特征: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过程与克拉通的生长有关,成矿时代主要为太古宙和元古宙,优势矿种为金、铜、镍、锰、铁、铀、稀土、铅锌、铝土等;东部古生代造山带成矿多和古太平洋与古冈瓦纳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时代为古生代,优势矿种为铜、金、铅锌和钨锡;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区的成矿作用多与印澳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时代多集中在中—更新世,优势矿种为铜、金、镍、钴等。对大洋洲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认为大洋洲地区的铁、锰、铜、铝、镍、金、铀、稀土等矿产资源均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洋洲地区编图方面的新进展。项目组编制出版了《大洋洲地区地质图》(1∶250万)及《大洋洲地区金属矿产图》(1∶250万)。在图件说明书中将大洋洲地区原来的3个一级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单元,强化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造山系中生代构造单元的重要性,与西南太平洋岛弧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分开。将4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细化为1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2个三级构造单元,编制对应的地层柱状图、侵入岩序列图。根据大洋洲各构造单元的成矿特征划分了相应的成矿区带,将大洋洲地区分为4个一级成矿系列,即中西澳陆块区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系列、东澳古生代造山系成矿系列、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中生代岛弧成矿系列、西南太平洋新生代多岛弧盆系成矿系列,对各个成矿系列的地质矿产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南非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巨大,其内部的构造单元包括一个太古宙克拉通与一系列元古宙-古生代造山带,以及一个代表弧后前陆沉积系统的卡鲁盆地(狭义)。文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将南非划分为6个Ⅲ级成矿区带:太古宙卡普瓦尔克拉通金-铀、铁-铜-铂族元素、金刚石成矿区,古元古代林波波金-金刚石成矿,古元古代海斯铁-锰成矿带,中元古代那马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古生代开普褶皱带钨-锡-铜-钼多金属成矿带,古生代-中新生代卡鲁盆地铀-金刚石-砂金成矿区。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新疆横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两大构造成矿域,长期的洋-陆转换过程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壳增生史和复杂多样成矿作用。作为中国能源、有色、铁矿、钾盐和非金属的重要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底,新疆已发现矿产152种,建设矿山3000余座,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锰、铅、锌、铜、镍、金、锑、铀、稀有金属、萤石、钾盐等优势矿种为主的勘查开发基地。为进一步解析新疆多阶段、多旋回的地壳生长过程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亟需开展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研究,以期更精准地开展成矿预测评价,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研究方法】在对全疆沉积建造、火山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建造、构造变形、成矿规律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洋板块地质学思想”为统领、以增生造山过程的解析为主要手段,结合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成矿响应,提出新的全疆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研究结果】全疆划分出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14个、三级构造单元32个以及四级构造单元99个。提出以塔里木克拉通为界,以北属古亚洲洋构造域,以南属特提斯洋构造域。并根据新疆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划分出4个构造-成矿阶段。【结论】将全疆构造-成矿旋回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的形成与铁-铜成矿阶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塔里木古陆及古生代洋中陆块基底的形成与铁-铅锌-磷灰石-石棉-宝石-石英岩成矿阶段、南华纪—三叠纪大陆地壳的增生与聚合及石油-天然气-金-铜-镍-铅锌-铁-锰-锑-钨-钼-稀有金属-石棉-石墨-云母-红柱石-宝石成矿阶段、侏罗纪至今的盆山构造形成与演变及石油-天然气-煤-铀-铅锌-盐类成矿阶段。创新点:(1)以洋板块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不同构造环境的成矿专属性,提出了新疆“三系两带一块”的大地构造新格局。(2)新疆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型、生物化学沉积型、化学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型、变成型等为主。(3)全疆划分出4个构造-成矿阶段,提出了“三系两带一块一缘”的成矿理论新认识,认为中生代成矿作用是新疆今后地质勘查找矿的主攻成矿期。  相似文献   

5.
摩洛哥受西非克拉通、大西洋和阿尔卑斯造山带三大构造域的联合作用,其构造历史久远,太古宙至新元古代早期西非克拉通的构造演化、泛非期构造岩浆活动、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的裂解与海西造山,以及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在该区均有反应。受这种构造背景的控制,摩洛哥的矿床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太古宙克拉通基底、伊比鲁利亚期岩基及泛非期构造带均有银、铁、铀、钽、铌、金、铜和稀土等矿产出露,加里东期有沉积型铁矿床产出,海西期有重要的VMS型铅-锌-铜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出,阿尔卑斯期有磷矿、MVT型铅-锌矿和重晶石矿等产出。沉积成矿作用、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及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在摩洛哥都有显著体现,最主要的矿产类型为磷酸盐矿、银矿、MVT型铅-锌矿及重晶石矿。  相似文献   

6.
亓华胜  杨晓勇 《地质论评》2016,62(S1):175-176
Grasberg斑岩铜金矿床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巴布亚地区(图1),是全球著名的铜金矿床,为已发现的高品位斑岩型铜金矿床之一(Cu >1%,Au >1 g/t),铜金储量规模巨大。该地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其大地构造位置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板块间的汇聚、碰撞、俯冲和拆离、扩张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沟-弧-盆体系(Baldwin et al., 2012),也形成了该地区复杂的构造系统,概括为增生岛弧地体、巴布亚移动变质带、巴布亚褶皱带、Fly地台四个构造单元。由于缺少对Grasberg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岩浆地球化学属性的深入研究,其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对该岩体开展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探索巴布亚新生代区域岩浆岩演化和铜金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博茨瓦纳以盛产金刚石闻名于世,但其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研究的程度并不高。文章依据地质构造单元、主要矿种和主要成矿类型的成矿单元划分原则,将博茨瓦纳划分为太古宙津巴布韦克拉通铜-镍-钴-金多金属成矿带、太古宙卡普瓦尔克拉通铁-锰-金多金属成矿带、古元古代林波波铜-镍成矿带、太古宙刚果克拉通(铜)成矿带、新元古代达马拉铜-锡成矿区、卡拉哈里盆地煤-金刚石-铀成矿区等6个Ⅲ级成矿区带,并对这些成矿区带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位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西南缘,夹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与天山洋的俯冲?关闭过程密切相关.西天山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独特,既可形成与活动陆缘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和火山?沉积岩型铁锰矿,也可发育与伸展构造有关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等多个集中区.西天山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和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建造、岩浆演化、成矿地质特征与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等方面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西天山造山带从前寒武纪到晚古生代经历了古陆边缘裂解、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及后造山伸展等地质过程;与此相应形成了多个成矿区带,主要包括:(1)哈尔达坂前寒武纪古陆边缘裂陷盆地环境的铅锌成矿带,(2)与博罗科努古生代洋?陆俯冲、碰撞?碰撞后伸展环境有关的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带,(4)那拉提古生代岛弧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天山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模式,厘定了与西天山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序列,总结了西天山铁铜铅锌金等优势矿产时空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
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的中新生代斑岩铜矿形成于古生代地体拼贴造山带背景。随着大西洋的张开,南美大陆向西漂移,中新生代期间,南美克拉通块体俯冲到古生代造山带之下形成加厚或双倍地壳。智利北部作为南美活动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不断"吞食"向东俯冲的太平洋(纳斯卡)板块,斑岩铜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俯冲板块断离后导致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并沿再活化岩石圈不连续(先存的古生代拼接带、区域断裂)反复就位,形成安第斯型斑岩铜矿。阿根廷西北部大规模铜(金、钼)成矿与加厚的造山带垮塌有关,大规模成矿受控于造山岩石圈去根、软流圈物质和热上涌引发的大规模岩浆活动。总体而言,智利北部、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型和造山带垮塌型斑岩铜矿,乃至南美安第斯山铜(金)矿成矿带形成,与中新生代以来南美大陆向西漂移、大西洋张开事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中蒙俄经济走廊产出的198个大型-超大型(或代表性)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矿产类型,以及走廊腹地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找矿潜力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可划分为中朝成矿段、乌拉尔-蒙古成矿段、西伯利亚成矿段和欧洲成矿段。其中,中朝和乌拉尔-蒙古成矿段以产出大型-超大型铜-金、银、铅锌和锡矿床为特征,欧洲段以镍-铜、铁、金和铅-锌矿床(点)为特征,西伯利亚成矿段则以富产镍-铜-铂族元素和铌多金属及金刚石矿床为特征。太古宙—新生代,该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6次主要的构造演化及成矿时期,主要有前寒武纪的BIF型铁矿、加里东期的斑岩型铜-金、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和古老与侵入体有关的热液脉型金矿、华力西期的钨-锡多金属矿化、中生代金、银-铅-锌、钨锡等多金属的成矿大爆发、新生代岩浆热液矿床。走廊中东部优势矿种为铜、钼、金、银、铅-锌和金刚石,主攻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热液脉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冲积型、海相火山岩型;西部优势矿种则为铁-铜、镍-铜、铅-锌,主攻矿床为IOCG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  相似文献   

11.
西西非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产出众多大型超大型的铝土矿、铁矿、金矿、金刚石矿等著称,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矿床集中分布在三个构造域内,形成于不同的成矿期:(1)太古宙马恩(Man)地盾和雷圭巴特(Reguibat)地盾、古元古界莱奥(Leo)地盾及凯涅巴(Kéniéba)和卡伊(Kayes)构造窗,主要成矿事件包括在2.5-2.3Ga形成了多个巨型铁矿床;几乎所有金矿、斑岩型铜矿、铅锌矿和沉积型锰矿都形成于2.2-2.1Ga;原生金刚石矿床形成于两个时间段,分别是2.2-2.0Ga左右和中生代。(2)泛非期和海西期活动带成矿域,主要成矿事件包括前寒武纪2.1Ga左右以及680Ma左右发生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成矿事件,以及新元古代沉积型铁矿和磷矿。(3)克拉通内盆地和海岸盆地带,包括新生代在中生代辉绿岩之上发生的铝土矿化作用,新近纪/第四纪形成的砂矿床、鲕状铁矿床和沉积型磷矿。西非地区的矿产分布规律与成矿时代、赋矿岩石、区域构造密切相关,不同矿种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明显。根据已发现的铁矿、铝土矿、金矿、金刚石矿等主要经济矿产的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等因素,在西非克拉通南部划分了3个重要成矿区:(1)马恩太古宙地盾铁、金刚石巨型成矿区;(2)莱奥古中元古界地盾(包括凯涅巴构造窗)金矿等巨型成矿区;(3)博韦(Bove)新元古-古生代盆地铝土矿巨型成矿区。这些巨型成矿区也是西非地区最重要的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王秋舒 《地质与勘探》2021,57(6):1304-1314
赞比亚是非洲第二大铜钴矿资源国,不仅云集了嘉能可集团和第一量子集团等国际矿业巨头,也是中资企业第四大境外矿业投资国,在非洲乃至世界矿业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角度划分赞比亚的地质构造单元,并通过跟踪研究赞比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和矿业投资政策变化情况,分析研判矿业国际投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赞比亚从太古代到中-新生代经历了5个大的构造事件,形成了8个构造单元,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境内产出了砂页岩型铜钴矿床、VMS型铅锌矿床、花岗伟晶岩型锡钨钽矿床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全国仅18%的矿业项目进入了生产阶段,矿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其投资环境相对良好。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赞比亚开展矿业投资,需谨慎评估矿业政策和运输贸易成本方面的因素,最大化的利用投资激励政策和产业园区的优势,赞比亚将成为矿业国际产能合作的热土。  相似文献   

13.
格陵兰地质矿产特征及主要金属矿产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霄  黄亚松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99-105,119
格陵兰为前寒武纪地盾区,出露的岩石以片麻岩和上壳岩为主,形成于太古代和元古代一系列碰撞造山环境;在地盾西部、东部和北部边缘广泛发育了元古代一中生代的沉积地层和盆地;岩浆活动贯穿于太占代至新乍代,形成了岩性多样、规模不一的岩浆岩。格陵兰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铁、金、铅锌、稀有稀土、铂族、铜、镍等多种矿产资源。分析表明,格陵兰西南部、中西部和北部分布的条带状含铁建造是寻找BIF型铁矿的有利靶区;西南部太古代绿岩带、南部凯蒂利z也活动带具有寻找绿岩带型金矿和造山带型金矿的潜力;西南部碳酸岩、碱性岩岩体是寻找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的主要靶区;西北和东北部发育的沉积箍地和地层是寻找SEDEX型和MVT型铅锌矿以及砂页岩型铜矿的有利地区;西南和东南部分布的太古代一元占代丛性、超基性岩是寻找铂族元素和镍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产分布与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①埃塞俄比亚的地质研究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基础地质及其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方面急需开展重点研究。②地层单元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前寒武纪基底岩系、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系和第三纪—第四纪火山岩沉积岩系,大地构造位于"泛非构造带"中的东非造山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强烈。③前寒武纪变质岩区主要矿产为金、铂、稀有金属、镍、铜、铁、铬、高岭土、长石、黏土、石棉、滑石、大理岩、花岗岩等;中生代沉积岩区主要有石灰岩、砂岩、石膏、黏土、油气资源等;新生代火山岩沉积岩区主要有褐煤、蛋白石、油页岩、红土型铁矿、斑脱土、黏土矿、珍珠岩、硅藻土、钾盐、石盐、油气及地热资源等。  相似文献   

15.
全球成矿域和成矿区带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作者在编制1:2 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的基础上,根据全球地质构造背景与成矿特征,划分出劳亚、冈瓦纳、特提斯、环太平洋4大成矿域和北美、格陵兰、欧洲、乌拉尔-蒙古、西伯利亚、中朝、南美、非洲-阿拉伯、印度、澳大利亚、加勒比、地中海、西亚、喜马拉雅、中南半岛、北科迪勒拉、安第斯、楚科奇-鄂霍茨克、东亚、伊里安-新丙兰、南极等21个巨型成矿区带,简要论述了各成矿域和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首次构建了全球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非洲矿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业是非洲多数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综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北部非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非洲矿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39个非洲主要国家中,最新年度矿业产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国家有7个,矿业产值占其GDP的比例超过6%的国家有24个,近10年矿业产值占其GDP的平均比例超过6%的国家有22个.非洲大陆以冈瓦纳构造域为主体,其下伏基底主要为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变质岩浆岩和岩浆岩,内部的太古宙克拉通常被一系列新元古代造山带所包围,部分基底被泛非期岩浆岩侵入.非洲大陆构造演化主要包括古老克拉通陆核的形成阶段(>35亿年)、克拉通演化阶段(35~16.5亿年)、地台发育和陆内裂解阶段(16.5~6亿年)、地台盖层和大断裂发育阶段(6亿年以来)等四个阶段,以新元古代泛非事件为标志可以将非洲大陆进一步划分为5个Ⅱ级构造单元.非洲地区优势矿产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铁、钴、铜、铅锌、铝土矿、铀、钾盐等近30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镍、钴、铬、铜、铁等11个矿种的矿业项目、储量和资源量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等相关信息,可为中资企业在非洲开展矿业投资等提供权威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7.
徐鸣  姚仲友  沈莽庭  高天山  周延 《地质通报》2017,36(12):2164-2178
通过建立描述成矿作用特征的构造和时间框架,探讨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北部矿床的成因。许多太古宙的矿化作用发生在克拉通形成以前。铬铁矿、镍、金和祖母绿矿床是古元古代造山旋回形成的,那时克拉通合并到大西洋古陆。在中—新元古代,即罗迪尼亚(Rodinia)超级大陆的裂解期间,有拉张事件发生,其与磷矿和铀矿有关。金伯利岩金刚石矿化和金矿化是巴西利亚(Brasiliano)造山旋回形成的,其与西冈瓦纳大陆拼合同期。在寒武纪,该区存在长期和均一的地应力记录。同位素和磁性系统的重置,影响了在520Ma时候的依列斯(Irecê)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作用。这种重置归因于巴西利亚造山旋回结束时区域尺度流体的迁移和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tectonics and metallogeny of the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North Asian craton and Pacific tectonic belt are considered. This zone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variety of structures superposed on the metamorphic basement, which was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a multistage geologic development of the craton from the Precambrian to the Cenozoic.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craton evolu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collision and subduction processes in the adjacent orogenic belt, processes in the passive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and plume magmatism.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region includes blocks of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Aldan–Stanovoi shield, Paleoproterozoic volcanogenic troughs,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 and Early Paleozoic structures of the platform cover, Late Paleozoic volcanic and terrigenous troughs, structures of the Late Mesozoic Okhotsk–Chukotka volcanic belt of th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Late Cretaceous riftogenic structures formed in response to plume magmatism. In total, six metallogenic epochs are recogn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e mineralization: Archean–Early Paleoproterozoic, Late Paleoproterozoic, Mesoproterozoic, Neoproterozoic, Late Paleozoic, and Late Mesozoic. The minerageny of the junction zone between the craton and Pacific belt is highly diversified, being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evolution in time and space. Each development stage features its own set of miner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