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永建 《地学前缘》2006,13(3):18-18
白垩纪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地球系统研究的典型范例时期,曾发生若干重大地质事件,如大型火成岩省、超静磁期、大洋缺氧、大洋红层、海洋与陆地生物演替等事件。开展白垩纪全球变化研究,能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变暖等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因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世界地质》2007,26(3):390-390
根据中德科学中心GZ295项目工作计划,吉林大学“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与新疆地矿局和中德合作新疆地质工作站于2007年9月1日至7日在乌鲁木齐联合主办了《中德合作中国北方地质与环境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Sino- German Cooperation on Geology &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3.
赵财胜  杨富全 《矿床地质》2006,25(4):500-500
2006年4月22—30日,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73项目和486项目联合组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IGCP_473项目主要研究中亚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工作时间为2002~2006年,组长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ReimarSeltmann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主办的“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将在长春市举行。会议以“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研究、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地方病区防病改水技术方法、地方病调查与防治技术方法、砷污染合作网络建设”为主题。论文摘要提交时间截止到4月1日;论文提交时间截止到5月1日。联系人:  相似文献   

5.
第十九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0月23日~2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IAGA及其所属的1-2国际电磁工作委员会主办,会议遵循IUGG“致力于振兴和推广地球和环境研究,并特别注重年轻一代的培养和前沿科学的发展”的宗旨,于2008年10月23日~29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600位专家和学者与会。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地球电磁领域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心的地球电磁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展示了我国地球电磁科学在资源、环境和地球动力学等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2014,(11):30-31
对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一场不期而至的重度雾霾或许搅乱了他们在黄金周拾起的好心情。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会议室里,一场属于数学地球科学家们的聚会正悄然上演,台上的激情演讲、台下的踊跃提问,似乎是在用智慧的“火花”和窗外令人压抑的天气“唱反调”。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17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还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 C ES)、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来自美国、欧洲、香港地区的华人学者(20人)和大陆各高校院所的专家(30人)与会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当今地下水科学国内外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和热点问题,包括5个部分:①地下水系统的环境]变模式,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可持续利用,中国典型地区的地下水科学问题;②地下水、地…  相似文献   

8.
"Hutton国际花岗岩学术研讨会"是为纪念火成论派的创始人James Hutton(1726-1797)对地质学的重要贡献而设立的针对花岗岩研究的专题学术讨论会。该会议于1987年在James Hutton的出生地--英国Edinburgh首次召开,随后每4年召开1次,迄今已连续召开8届,已成为在地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学者沙金庚研究员担任首席负责人的国际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获得国际地科联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科技执行局全会批准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组织我国学者参与实施此项工作,该项目组借在江苏常州举行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之际,于2005年4月25日召开了IGCP506项目中国工作组及项目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边缘海地质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6~30日在广州市东山宾馆举行。出席本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地质》2010,(8):1264-1264
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13.
《探矿工程》2014,(5):5-5
本刊讯2014年5月20~21日,由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及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极地地球科学与勘探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成功举行。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孙友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千人教授”Pavel Talalay教授主持了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4.
经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简称IAEG)理事会审议批准,“国际海岸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ntemationalSymposiumonCoastalEngineeringGeology,简称IS-Shanghai2012)将于2012年9月20~21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05,32(11):13-13
地质环境信息网消息 2005年10月24~28日,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这是国际地面沉降专业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办。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对会议召开致信祝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A.Ivan Johnson、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陈吉余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南古 《地层学杂志》2007,31(4):360-360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和志留系分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奥陶系、第三届国际志留系联合大会"于2007年6月27日上午在南京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9—24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SHRIMP国际工作会议暨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HR-SIMS)及LA-ICP-MS地质年代学进展及其地质应用国际研讨会(包括‘锆石年代学讲座’)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分别在北京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古巴、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士、日本、西班牙、印度、意大利共17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境外代表40余名)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质》2009,42(3):85-85
2009年6月17日至20日,“2009西安Ni—Cu(Pt)岩浆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唐华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协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19家单位及学术机构发起,并由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4家承办。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干旱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干旱气候变化引起的沙漠化和干旱生态退化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干旱问题不仅是全球地球科学界研究的焦点科学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18-3月27日,海峡两岸“亚洲大陆增生与造山作用”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成功举行。来自大陆14个单位的29位学、25位台湾学和2位海外华人学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就有关亚洲大陆增生和地壳生长问题展开了2天的热烈讨论;之后,进行了5天的环岛的地质考察,两岸学一同绕有兴趣地考察了世界上最新的台湾东海岸增生造山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