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科拉半岛前寒武纪岩墙根据目前收集的和发表的实际资料分折,可将科拉半岛发育的岩墙分为四个大的时代组:1)太古富深部变质的和受移位的岩墙,2)早元古代形成的多种成分和时间的岩墙,3)晚元古新相含橄揽石粗玄岩平行岩墙群,4)古生代放射状岩墙群,其空间分布和成因与中心型碱性和碱性一超基性岩体有密切关系。每~组岩墙的空间分布,岩石成分、构造位置和岩墙分布的分带性特征都反映了相应阶段的内力状态。太古宙岩墙一在绿岩带可能有洋壳性质的如芬兰北东的NOP。ya区,在花岗片麻岩区有陆壳性质的。最近用放射性方法(诸石U-Ph…  相似文献   

2.
晋北地区中元古代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晋北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北北西向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是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研究的最显著标志,根据本区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岩墙群的岩石属于板内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形成于大陆裂谷拉张的构造环境,与东侧的燕辽-中条拗拉槽内的火山岩岩石化学对比分析,本区岩墙群的基性岩浆可能来自拗拉槽深部,这些基性岩浆从拗拉槽的深部向北西方向侵位于晋北地区先存的构造裂隙中形成了基性岩墙群。  相似文献   

3.
地幔柱与巨型放射状岩墙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松年  蒋明媚 《华北地质》2003,26(3):136-144
当前,在对超大陆和超大陆事件研究过程中,对地幔柱引发的超大陆裂解作用普遍引起了重视。为进一步在国内开展同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作者在介绍地幔柱一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作为地幔柱活动产物之一的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的特点及国外元古宙基性岩墙群的几个实例,同时对我国古元古代初期、中元古代初期和新元古代等三个时期的基性岩墙群的分布及年代学做了简略小结,指出我国在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研究工作中应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对其产状、形态、期.横和精确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鲁西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鲁西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未变形未变质,以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为主,是鲁西前寒武纪最引人注目的一种伸展构造标志。鲁西基性岩墙群属于板内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系列,与板内大陆裂谷活动密切相关,代表一种非造山岩浆活动。该岩墙群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 IL E) ,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比较富集Cr、Ni,明显亏损Th。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曲线。鲁西基性岩墙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反映源区为略富集的地幔。从时空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岩石化学相关性、岩浆源区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鲁西基性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前寒武纪地块广泛分布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质片麻岩是世界各大陆太古宙高级变质区片麻岩(灰色片麻岩)的主要岩石,也是绿岩—花岗岩地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大陆早前寒武地体的同位素资料表明,这些岩石的形成(或变质)年龄均老于绿岩带。显然,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地球早期历史中上地幔—地壳  相似文献   

6.
华北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流动构造及侵位机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保存了清晰完好的流动构造,完整地反映了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特征和流动构造,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对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形态和流动构造研究,如:流动线理、矿物组构和磁组构等,提出岩墙群的侵位方向和侵位方式。结合本区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关系以及岩墙群的力学性质,探讨本区岩墙群的侵位机制。  相似文献   

7.
北京南口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南口地区发现了一套NNW走向、颇具规模的、由基性钾玄岩和酸性花岗质岩石组成的双峰式岩墙群,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19-114Ma。本文重点讨论了岩墙群的野外地质特征及其岩石学特征。研究表明酸性岩墙和基性岩墙的稀土配分模式非常接近,并且无明显的铕异常,推测它们的岩浆来自两个有成因联系的岩浆源,而且两套岩浆之间不存在的结晶分异作用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双峰式岩墙群。研究还表明,两种岩浆最初占位时共呈液相,彼此接触部位成分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染作用,但总体是互相独立的,岩墙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墙群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侵位的,具有深源浅侵位的特征,反映了晚中生代研究区存在的伸展构造这对于全面认识华北“燕山运动”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K-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克拉通腹地山西地块内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通过对晋北地区新平堡镁铁质岩墙群9个样品的K-Ar年龄等时线分析,这些岩墙可能形成于1430Ma.从山西各地所采集的64个镁铁质岩墙群样品的K-Ar表观年龄统计分析可见,华北克拉通腹地内广泛发育的镁铁质岩墙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1000~1800Ma间,活动高峰期在1200~1600Ma。  相似文献   

9.
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李铨  于海峰  修群业 《新疆地质》2002,20(4):346-351
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由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组成。通过其物质组成、同位素年龄资料并与邻区-库鲁克塔格和甘肃北山前寒武纪基底对比,提出东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是由已变质的深成岩侵入体(包括奥长花岗岩等)和表壳岩组成,与库鲁克塔格和甘肃北山前寒武纪基底有着显著差别,绝不是同一地质环境的产物。年龄数据显示它有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成分,其岩石组合反映具有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特征,应暂将其置于一个单独的大地构造单元,建议将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暂分别称为星星峡杂岩和卡瓦布拉克岩群。  相似文献   

10.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培  徐克勤 《地质学报》1999,73(3):231-242
辽吉东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赋存有众多的金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区内的金矿多数受辽南地体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或其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产物-花岗片麻岩的控制。对于这些金矿床的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两种认识。笔者研究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该区金矿床有元古宙变质热液成因,中生代大气降水热液成因和中生代岩浆热液成因三类。  相似文献   

11.
赣杭地区中生代两类不同成因火山-侵入杂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比,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赣杭地区中生代I型和S型两类不同成因火山-侵入杂岩的存在。I型火山侵入杂岩分布于江南元古宙岛弧之上,S型火山-侵入杂岩则分布于江南元古宙岛弧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间拼接带的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一侧,S型火山-侵入杂岩中过Al副矿物的出现、岩石化学上Al过饱和以及较高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110-0.7139)和低的εNd(t)值(-7.5--9.4)等特征表明,它们是由富含沉积物的大陆地壳经部分熔融的产物。I型火山-侵入杂岩在上述诸方面均与S型火山-侵入杂岩呈鲜明对比,表明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生幔源物质的加入。此外,还对本区S型火山-侵入杂岩形成的构造-岩浆作用模式进行了讨论,提出它们的形成可能与江南元古宙岛弧在印支-燕山早期向南东方向朝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之下俯冲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变质岩分布地区主要包括太古宙克拉通、元古宙活动带、古老地台区、显生宙活动带及洋底变质带,但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地区。近年来研究表明,成矿作用是地壳演化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分布在浅部的大量矿产,往往反映了初始地壳和地幔成分的信息。岩石圈地幔、地壳成分的不均一性、地壳演化在世界各地的多样性,伴随的成矿作用也有差异。地质记录全球有三个地壳增长期(均27—30、18—21、6—10亿年),都在前寒武纪,也就是太古宙、元古宙是地壳的主要增长期。Cordini 认为,在35亿年前形成的大陆地壳数量有限,约45%地壳在太古宙增长,55%地壳增长在元古宙。大陆地壳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来在北秦岭早元古宙地层秦岭群中发现了两种地球型式的正闪角岩,一种为洋岛玄武岩(OIB)型,另一种为大陆玄武岩(CNB)型。表明北秦岭早元古宙岩石圈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富集型式。这一发现可能对认识前寒武纪早期区域地壳演化和构造类型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要报导了松树沟 OIB 型正角闪岩的特征及其意义。1.岩石的地质分布和产状松树沟 OIB 型正角闪岩分市在秦岭群南部,陕西商南县境  相似文献   

14.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火山岩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量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资料,作者认为,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橄榄粗安岩,高钾安山和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火山岩可能是大陆边缘弧弧后火山岩或碰撞后弧火山岩。同时,作者在文中列出了44个代表性火山岩样品的岩石化学资料和913个火山岩,次火山-侵入岩样品的平均化学成分资料。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K—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华北克拉通腹地山西地块内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通过对晋北地区新平堡镁铁质岩墙群9个样品的K-Ar年龄等时线分析,这些岩墙可能形成于1430Ma。从山西各地所采集的64个镁铁质岩墙群样品的K-Ar表现年龄统计分析可见,华北克拉通腹地内广泛发育的镁铁质岩墙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1000~1800Ma间,活动高峰期在1200~1600Ma。  相似文献   

16.
云开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磊  龙文国  周岱 《中国地质》2013,40(4):1016-1029
对云开地区1∶25万区调中划归前寒武纪或新元古代的(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年龄分别为(443.3±2.6)Ma(样品1009,陆川县陆透水库东南)、(445.7±2.3)Ma(样品1010,陆川县月垌村)、(441.1±2.0) Ma(样品1012,高州市谢鸡镇)和(443.7±1.7)Ma(样品10108,信宜市朱砂镇),表明它们属于加里东期的产物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前寒武纪基底或新元古代岩石.结合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由元古宙基底岩石发生深熔作用而成,是华南地区加里东期陆内造山作用的响应.随着云开地区前寒武纪基底中大量加里东期年龄的发现,说明加里东运动对该区的影响非常强烈,1∶25万区调中划归前寒武纪基底或新元古代的部分片麻状花岗岩应归属加里东期.云开地区前寒武纪基底主要是以片麻岩类为代表的高州杂岩和以变沉积岩类为代表的云开群,高州杂岩形成时代为中新元古代,云开群形成时代可能为新元古代.从整个华夏地块来看,存在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但出露可能并不像以往认为的那么广泛.  相似文献   

17.
华北克拉通1.8Ga镁铁质岩墙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墙群之一。在晋冀蒙交界地区,岩墙群表现为NNW和EW向近直立具有冷凝边结构的岩墙,它们产出于统一构造体制之下。单条岩墙的长度达几十公里,宽度0.5~100m,通常20m左右。可以根据岩墙产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这些岩墙群分成三组,简记为S-Ⅰ、S-Ⅱ和S-EW,分别对应两组NNW向和一组EW向的岩墙群。岩墙的主要造岩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其它矿物包括角闪石、Fe-Ti氧化物、黑云母、磷灰石、碱性长石和石英。S-Ⅱ能见到橄榄石斑晶及围绕橄榄石和单斜辉石颗粒生长的斜方辉石和角闪石反应边结构,以及斜长石正环带结构。S-Ⅰ相对低FeO(全)-TiO2-P2O5,成分为相对高MgO拉斑玄武岩,而S-Ⅱ高FeO(全)-TiO2-P2O5,由碱性到亚碱性高Fe玄武岩组成。S-EW包括高Fe拉斑玄武岩和安山岩。所有岩墙稀土总量(YREE)和轻稀土含量(LREE)较高。它们相对富集Ba、K和P,并且亏损Nb和Ta。S-Ⅱ和EW相对亏损Sr。分析表明,S-Ⅰ表现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特征,内部又有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混染过程。S-Ⅱ表现为富铁贫硅(Fenner趋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明显的地壳混染,而S-EW表现为富硅贫铁(Bowen趋势)的演化过程,也有明显的地壳混染。我们认为岩墙群涉及两个或多个源区,可能是地幔柱背景下大陆伸展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详细的构造-岩性填图研究表明,恒山变质岩区存在五台群的基底杂岩,该区晚太古代一早元古宙经历了表壳岩形成-深成岩体侵位事件,并且涉及多期构造变形(褶皱、剪切作用)与变质。其中,大规模近水平剪切变形造成基底杂岩的不同单位构造叠置和重熔。地质事件序列记录了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生长、分异的克拉通化过程及大陆裂谷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斜长岩呈长条带出露于朝鲜半岛南部,侵入到年代约为2.0Ga的Yeongnam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中,虽然岩石类型简单(斜长岩和辉长岩质斜长岩),但可以同世界已知块状类型斜长岩相对比。这些斜长岩具有几个重要的差别,例如呈层状构造,镁铁相成分是角闪石而不是辉石,并且不具斜方辉石巨晶。应用Rb-Sr和Sm-Nd同位素系统研究这些岩石的年龄和成因,测定出一种页理化辉长岩质斜长岩矿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678±90Ma,推断其为侵位年龄,因为中生代绿岩相变质期间这些岩石的Sm-Nd同位素体系呈封闭状态。这一年龄和过去曾报道的元古宙块状斜长岩的年龄范围(1.1~1.7Ga)相吻合。认为斜长岩成因可以用所谓元古宙斜长岩事件来解释。斜长岩的岩浆活动对朝鲜半岛南部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构造历史有重要意义。全岩εNd(t)值范围-1.6~-5.2,而87Sr/86Sr初始值变化于0.704~0.706之间,据此可解释地幔成因的斜长岩岩浆是在其结晶作用期间吸收了地壳物质的结果。然而不能排除是下地壳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王方正  赖旭龙 《地球科学》1997,22(3):311-316
西藏羌塘地区火山岩主要见于第三系古坪顶组,主要岩石类型是熔岩被产出的火山熔岩,包括辉石粗安岩、角闪粗面岩、角闪英安岩、黑云母英等,其次可见次火山岩相的黑云母英安质碎斑熔岩和黑云母粗面质碎斑熔岩,以及辉石黑云母花斑岩,它们均为陆相中心式喷发的产物,岩石化学上属钾玄岩组合,可进一步分为钾玄岩系列和高硅钾玄岩系列,具非常典型的二元岩浆混民因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其REE有向量元素特点表明二元岩浆混合前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