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估算了该市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利用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潜力实现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从而测算出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结果表明,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4564.53hm2和28436.64hm2。测算结果可为规划和实施未来淮安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并对山西省沁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措施。结果表明,山西省沁水县201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总潜力为642 h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19.02%,主要来源于河谷平川、低山丘陵地区的宅基地超标面积,废弃建筑物压占,建筑废弃地以及居民点内的零星农用地。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科学利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测算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和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前期研究,本文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同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实施,各地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八重要阶段。农用地整理是新增耕地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潜力预测是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测算方法,对湖北仙桃市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其农用地整理潜力较大,新增耕地系数达到了30%,这与实地调查结果致,说明以典型田块八手可以有效预测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  相似文献   

6.
集约利用土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以桃源县为例,在分析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程度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红  骆伟 《山东地质》2008,(7):10-11
1 农村居民点用地使用现状 平原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黄河冲积平原、辖13个乡镇,876个村庄,总面积1047km^2,总人口4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37万,占总人口的83%;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9568.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006年初,平原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各乡镇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现象极其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松溪县为例,对其下辖9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了估算,认为该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按照空心村整治模式、村庄归并模式、地质灾害区异地迁移安置模式、低山荒地整治模式、改造整理模式等农村居民点整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红  骆伟 《山东地质》2008,(8):10-11
1 农村居民点用地使用现状   平原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黄河冲积平原、辖13个乡镇,876个村庄,总面积1047km2,总人口4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37万,占总人口的83%;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9568.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2006年初,平原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各乡镇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现象极其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础上,提出全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人均定额指标法,预测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出全省可用于挂钩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采用双因素分级法,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理潜力分析和效益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项目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分析睢宁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基础上,对整理后的效益进行分析.为东部经济父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点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布局、用地结构依然没有根本转变,且规模快速增加,一户多宅、宅基闲置、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存在。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耕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居民点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布局、用地结构依然没有根本转变,且规模快速增加,一户多宅、宅基闲置、空心村等现象普遍存在.菏泽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归并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耕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可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缓解因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现象,同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文结合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社会经济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并以甘州区18个乡镇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整理区。研究结果:①甘州区农村居民点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耦合度演化分为3个阶段:1995—1997年,二者不甚协调;1998—2003年,二者都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发展状态;2004—2007年,二者处于相对稳定协调状态;目前二者处于不甚协调发展阶段。②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包括优先整理区、强化整理区、适度整理区、一般整理区和完善整理区。  相似文献   

16.
三亚市土地后备资源有限,人地关系十分紧张,而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紊乱、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不少空地和老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形成了"空心村",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出,三亚市用地情况越来越紧张,要改善这一现状,只有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的状况,满足三亚市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许丽萌  杨海娟 《地下水》2011,(4):145-147
将线性规划法与生态绿当量原理相结合,从生态学角度对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探讨。最终优化方案表明:通过增加园地和林地的面积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自然保留地大幅度减少。土地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城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针对上海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分析了土地权属调整及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耕地保护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问题剖析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耕地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视角,分析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居民点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一宅多户、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收归国有以及在对农村居民点规划整理时引用生态景观学和景观建筑学等对策建议,以助于处理当前农村居民点布局杂乱与耕地减少的现状,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是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也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妥善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对当前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当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