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翡翠贻贝3个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表型性状、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取自广西北海、广东湛江和汕尾的3个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翡翠贻贝种群间表型性状(壳长、壳高、壳宽、软体部重、体重和肥满度指数)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11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14条带,扩增片断大小为237—2099 bp,种群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7.14%—60.78%和0.174 8—0.190 1。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34条带,扩增片断大小为218—2 695 bp,种群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72.48%—75.22%和0.245 7—0.253 4。RAPD和ISSR分析都表明汕尾与北海翡翠贻贝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结果表明,(1)翡翠贻贝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RAPD与ISSR标记适合于翡翠贻贝遗传多样性分析,但ISSR比RAPD能检测到种群间更高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翡翠贻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的温度下对翡翠贻贝的摄食、耗氧、排氨、同化效率及能量收支等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翡翠贻贝的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效率则没有显著变化。在低温时,摄入的能量中分配于生长的比例较小,而代谢耗能和排泄耗能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因而翡翠贻贝的生长较慢甚至出现负生长;而在高温时,翡翠贻贝由于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增加,而损失于代谢消耗和排泄的能量比例减少,因而生长预算和生长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方展强 《台湾海峡》2009,28(1):25-29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翡翠贻贝鳃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翡翠贻贝身体两侧各有一对鳃瓣,覆盖在内脏团之上,鳃瓣由众多鳃丝组成.与其它种类贻贝相似,翡翠贻贝鳃丝上皮可区分为前微绒毛柱状细胞、前侧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和后微绒毛柱状细胞等4个不同区带.电镜水平下可观察到鳃丝上具微绒毛柱状细胞、具纤毛柱状细胞、立方或扁平细胞、间质细胞和粘液细胞等5种细胞类型.本文对鳃丝的组织形态学及各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功能作了描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4.
翡翠贻贝肉在冷冻冷藏中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庐峰 《台湾海峡》2000,19(3):284-287
本文通过定期测定冷冻冷藏中翡翠贻贝肉的干耗率、过氧化值(POV)、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等理化指标,以探索翡翠贻贝肉在冷冻冷藏中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引起冷冻冷藏中贻贝肉蛋白质的冷冻变化和老化、烹调时口感发渣等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干耗和肉的严惩脱水。  相似文献   

5.
翡翠贻贝CY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简并引物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了总长度为1197bp的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 CYP4基因cDNA序列.根据所获得的翡翠贻贝cDNA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测定了CYP4基因在野生翡翠贻贝消化腺、足和性腺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本研究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经过Aroclor1254暴露处理对翡翠贻贝性腺中CYP4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CYP4基因在野生翡翠贻贝消化腺、足和性腺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具有组织差异和性别差异;Aroclor1254暴露处理对翡翠贻贝性腺CYP4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并且这种诱导作用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本研究为CYP4基因作为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翡翠贻贝对多氯联苯吸收不同途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量分析和比较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对多氯联苯(PCBs)吸收的4种不同途径。结果表明,翡翠贻贝通过食物途径富集PCBs比从海水吸收的途径具更高效率;而通过底泥或悬浮颗粒积累PCBs的途径较为次要。翡翠贻贝对5—7个氯原子数的PCBs异构体富集率高,分别占PCBs总量的53.25%-77.41%。结果还表明,贻贝经沉积物途径和经滤食悬浮颗粒途径比经水途径和食物途径对含2—4个氯原子数和8—10个氯原子数的PCBs异构体富集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1964年至1974年在广西沿海进行野生翡翠贻贝移殖试验,其结果是种贝在试养海区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半人工采苗和人工育苗均获成功,幼苗下海养殖生长情况正常。28年(1967-1995年)来,每年在部分海区的固形物上面都发现有相当数量附着生长的翡翠贻贝稚贝和成贝,已在海区形成自然种群,说明广西沿海的环境条件适合翡翠贻贝的生长繁殖。广西沿海东起合浦英罗港、西至防城珍珠港、南达北海涠洲岛的河口湾外的广阔潮下带海区是适宜进行翡翠贻贝人工增、养殖的。  相似文献   

8.
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对翡翠贻贝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照度、温度、盐度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16 ̄31℃)和盐度(16 ̄32)范围内,滤水率与温度、盐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温度和盐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开始时翡翠贻贝的滤水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6℃以上时,滤水率的变化趋缓或不再增加。翡翠贻贝的滤水率随盐度的长高而增大,特别是在低温的条件下,滤水率随盐度的变化更为明显。此  相似文献   

9.
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及毒素积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可产生PSP毒素的海洋微藻,通过室内摄食实验,初步研究了厦门港水产养殖动物翡翠贻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滤食率与光照度、温度、藻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对比了翡翠贻贝对其它饵料微藻的摄食压力.同时对比了不同细胞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对翡翠贻贝毒素累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翡翠贻贝是亚热带暖水性经济贝类,近几年来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为了充分利用海区自然苗种资源,1992~1993年我们在围头湾进行了海区半人工采苗试验。结果是翡翠贻贝1993年附苗期在5月25日至8月初,高峰期出现在6月20日至7月5日,采苗最佳水层在水面下1.5~3m间。表明在围头湾进行翡翠贻贝生产性采苗是可行的,但该海区不宜大面积发展翡翠贻贝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软体部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 33 2 %。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丰富 ,特别是EPA和DHA总量占总脂肪酸的 2 6 0 1 %。除富含Ca,Mg ,Fe等无机元素外 ,Se的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翡翠贻贝软体部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庆宁  林岳光 《热带海洋》2000,19(1):81-84
分析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软体部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3.2%。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特别是EPA和DHA总量占总脂肪酸的26.01%,除富含Ca,Mg,Fe等无机元素外,Se的含量也较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泉州湾和围头湾翡翠贻贝的生殖腺性状、繁殖期、幼虫数量分布、附苗期及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两湾翡翠贻贝繁殖期为5-9月,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繁殖盛期,主要的附苗季节在6月中旬和7月上旬。选用胶胎绳和棕绳为采苗器,附苗效果较好;并讨论了投挂采苗器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东山湾翡翠贻贝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南  陈木 《台湾海峡》1994,13(4):359-366
本文研究了东山湾翡翠贻贝的繁殖期,附苗期及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结果表明:东山湾翡翠贻贝的繁殖期在5-10月,其5-6月为繁殖盛期。贻贝附苗季节在6-11月,主要附苗季节在6月上中旬至7月初。通过对东山湾7片采苗区海水理化因子的测定和采苗效果的比较试验,确定了东山湾合适的采苗区为2^#-6^#区,其中3^#,4^3,5^#区采苗效果最好,同时筛选出了木麻黄,胶皮合股绳和泡沫编织袋等3种附苗效果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外来物种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准确评估外来物种的营养价值是发挥其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作为近年来侵入我国东南沿海的外来物种,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一方面威胁着本地种翡翠股贻贝的生存,另一方面在海南、福建等地区已作为海产品被售卖和食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标准,对斑纹小贻贝软体部常规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与评估斑纹小贻贝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斑纹小贻贝软体部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湿重)分别占83.20%、2.00%、12.09%和0.60%;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占粗蛋白总量的84.53%,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2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分为76.24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半胱氨酸+蛋氨酸;检测出18种脂肪酸,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占43.71%,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1.05%,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5.27%,DHA和EPA分别为脂肪酸总量的19.85%和13.32%;矿质元素种类丰富,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高。研究表明,斑纹小贻贝软体部氨基酸比例符合FAO/W...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湛江、北海和汕尾三地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野生群体10种同工酶21个的位点的生化遗传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个位点(Alp-1, Alp-2, G6pdh-1, Me-1, Me-2, Sdh-1, α-Est-5, β-Est-2)具有多态性.湛江、北海、汕尾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381,0.286,0.381,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 097, 0.5 407和 0.6 893.群体内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在 0.0 140 ~ 0.0 389 范围内,北海和湛江群体间,湛江和汕尾群体间以及北海和汕尾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9 838,0.9 861 和 0.9 630; 聚类分析表明湛江和汕尾群体遗传距离极小,而与北海群体分歧稍明显.上述的结果表明,翡翠贻贝 3 个群体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依然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7.
许翠娅 《海洋与湖沼》2023,54(5):1363-1372
为研究链状裸甲藻所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在翡翠贻贝体内的累积、转化和排出规律,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链状裸甲藻和中肋骨条藻投喂翡翠贻贝,开展短期累积(12 h)、长期累积(10 d)和排出(28 d)试验。结果表明:翡翠贻贝具有较强的毒素累积能力,内脏团是PST累积的主要部位, PST含量与产毒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链状裸甲藻密度为1.0×106cells/L时,贻贝内脏团PST含量累积2 h已接近食用贝类毒素安全标准,累积8 h超标。当产毒藻密度为5.0×105 cells/L时,贻贝内脏团PST含量累积2 d超标,累积8 d达到峰值(3 590.4±545.7)μg/kg。贻贝对PST具有累积快排出慢的特点,内脏团PST含量在排出16 d达标,排出速率先快后慢。内脏团对PST的累积和排出速率显著高于闭壳肌和其他组织,闭壳肌和其他组织则无显著差异。PST进入贻贝体内后发生了代谢转化,贻贝可能将产毒藻中膝沟藻毒素GTX3转化为GTX2, N-磺酰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C2转化为C1,部分C1转化为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2(dc...  相似文献   

18.
嵊泗列岛海域三种贻贝贝体框架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壳长SL、壳宽SW、壳高SH(BD)、OA(壳顶至韧带末端的直线距离)、OB(壳顶至壳背面最高点的直线距离)、OC(壳顶至壳后端最远点的直线距离)、OD(壳顶至壳高性状在腹缘的落点的直线距离)、AB(韧带末端至壳背缘最高点的直线距离)、BC(壳背缘最高点至壳后端最远点的直线距离)、CD(壳后端最远点至壳高性状在腹缘的落点的直线距离)为贝体框架变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系统比较了嵊泗列岛海域厚壳贻贝、紫贻贝和"杂交贻贝"贝体框架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9项贝体框架特征指标中,紫贻贝与厚壳贻贝间无显著差异的指标仅为L5(OC/SL)和L7(AB/SL)(P0.05),而"杂交贻贝"各项指标则均与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具显著差异(P0.05),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变异系数大于10%的指标均仅为L7(AB/SL),而"杂交贻贝"则仅为L3(OA/SL);(2)厚壳贻贝与紫贻贝间的欧氏距离最短(P0.05),仅为0.160;厚壳贻贝与"杂交贻贝"间和紫贻贝与"杂交贻贝"间的欧氏距离相近(P0.05),分别为0.452和0.418;(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3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928%,其中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可依次归为与滤食功能区水平剖面占比相关的贝体框架因子,与消化功能区水平剖面占比相关的贝体框架因子,和与消化功能区垂直剖面占比相关的贝体框架因子,通过第一主成分仅能较清晰地区分厚壳贻贝和"杂交贻贝";(4)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L1(SW/SL)、L3(OA/SL)、L4(OB/SL)、L5(OC/SL)、L6(OD/SL)和L7(AB/SL)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区分厚壳贻贝、紫贻贝和"杂交贻贝",三者的判别准确率依次为94.6%、94.6%和100%,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6.4%。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通用引物 COIL 1490和 COIH 2198对翡翠股贻贝Perna viridis的性腺和体细胞线粒体DNA进行PCR扩增,获得661bp长度的COI基因片段,经过比对性腺与体细胞的COI片段,发现雄性性腺与体细胞COI基因均为一个单倍型,即体内只有一种线粒体DNA类型,没有发现双单性遗传现象,雌、雄性腺的COI基因片段变异率很低(0.31%)。应用PAUP构建了NJ树、MP树以及贝叶斯法构建了贝叶斯树,对股贻贝属3种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翡翠股贻贝P. viridis与P. canaliculus 和 P. perna 之间的分化与分歧年代的估算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能够导致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染毒或死亡,危害海洋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其中,贻贝具有强蓄积性特点,在国外可作为PSTs的指示性生物。近年来,我国因食用贻贝造成多起PSTs中毒事件成为安全关注重点,因此急需弄清其风险形成机理。本文通过综述我国近海贻贝等贝类中PSTs的风险程度、贻贝对不同产毒藻来源的PSTs的蓄积作用,分析环境因子对于蓄积代谢的影响,深入挖掘贻贝蓄积代谢特异性。进而聚焦贻贝代谢阶段的表达调控过程、影响因素、转化作用及方式等。未来应侧重于摸清我国目标区域贻贝等海洋贝类中PSTs基础风险规律和变化过程,并据此建立区域性PSTs风险防控技术,提高我国贻贝中PSTs风险的主动防控能力,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