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海岸地貌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海岸自然条件优越,海岸线漫长曲折,西起无棣县大河口,南至日照县绣针河口,长达30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因不同岸段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各异,致使山东海岸地貌类型也复杂多样。既有典型的山地港湾海岸和平原淤泥海岸,又有绵亘数十公里的沙质海岸以及迅速淤涨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山东海岸地带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具有交通、渔业、盐业、农垦、水产养殖、潮汐发电和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前景。从目前利用情况来看,发展的潜力还相当大。我们多年来,先后对山东半岛进行了部分岸段的海岸带调查。本文就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并参考其它单位有关资料,对山东海岸地貌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东部海岸湾岛资源旅游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平  李艳  宋立杰 《海洋科学》2003,27(12):36-41
本研究范围北起山东半岛的成山角 (37°24′N ,122°42′E) ,南至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37°24′N ,122°42′E)。研究区东临南黄海 ,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基岩港湾海岸分布区 ,海岸岩石特征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 ,间有胶东元古代古老变质岩分布。海岸线全长300km多。海岸地貌特征是湾岛众多、海域开阔、生态环境优美。面积大于1km2的海湾有37个 ,大于500m2的海岛142个。海岸跨越威海、青岛和日照3个旅游区。区内具有丰富的海岛与海湾地学旅游资源 ,优美的风光、迷人的阳光沙滩、宜人的气候是本区主要的旅游资源特点。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本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滨海旅游业发展区域。本文将其分为威海东南部、青岛近海和日照近海3个区 ,对各区地貌特征及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 ,并针对各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特色 ,对其旅游开发潜力作了布局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旅游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沧海桑田。千万年的风吹浪打、潮至汐退,使基岩海岸形成了极其独特的海蚀地貌。 海岸带按照其底质的性质可分为泥质海岸、沙质海岸和基岩海岸。泥质海岸为海洋养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的地理环境。沙质海岸则为人们提供了金色的海滩,让人们在海边休闲娱乐。而基岩海岸为人们提供的是海蚀地貌美景。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南北岸砂质海滩剖面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半岛南北岸(烟台和日照)两个砂质海岸实测地形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提取海滩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夏、冬两季剖面监测数据中的前4个模态的空间特征函数和时间特征函数,分析烟台和日照两个岸段砂质海滩剖面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这两段海岸的地貌和沉积特征差异进行对比,探讨了山东半岛南北岸段砂质海岸动力环境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特征函数是海滩剖面变化的最主要模式,两个岸段剖面的第一特征函数都以低潮线剖面的最大波动为主要特征,与波浪、潮汐共同影响有关;第二特征函数则是以高潮带至上冲流作用上限之间的剖面波动为主要特征,主要受风浪季节性周期变化控制;第三、四特征函数推测与偶然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晚冰期以来山东沿岸的海面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主要位于山东省黄、渤海沿岸地区,北至河北宣惠河口和南达江苏朱嵇河口。区内资料点的地理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南-赣榆-连云港山地海岸向内陆伸入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在黄河三角洲等平原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地区滨海湿地类型及其生态脆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皇岛地区滨海湿地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沙质海岸湿地分布区,主要湿地类型为沙质海岸湿地、岩石性海岸湿地、河口湿地、泻湖湿地、浅海水域和人工湿地.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滨海湿地生态束皖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湿地植被自然演变缓慢、淡水供蛤量严重不足、海岸侵蚀日趋严重、人工围垦导致大面积自然湿地消失以及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合理调控人类干扰活动是促使湿地脆弱生态束皖向良性和狍定方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山东南部石臼湾及其附近沿岸地带,北起白马吉利——两城河口,南至绣针河口,全长近80公里,是一段较典型的基岩砂砾质海岸(图1)。它的北部为鲁东南基岩港湾式海岸,绣针河口区以南则为苏北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这段海岸与其以南以北的海岸类型比较,在海岸发育、海岸地貌类型以及海岸冲积  相似文献   

8.
鲁南海岸的范围,系指从两城河口至绣针河口这段海岸。从两城河口至绣针河口海岸全长70公里,行政区划属山东省日照县范围(图1)。本区海岸从物质组成上虽属较平直的砂砾质、基岩港湾式海岸,但湾外目前已多被砂埙、泻湖围封,故也可视为砂坝、泻湖岸。本区海岸除南段绣针河口、北段两城河口和中段傅疃河口属河口三角洲型海片,石臼咀、奎山咀及岚山岬等处属海蚀型海岸外,其间的绝大部分岸段均属砂坝、泻湖海岸。  相似文献   

9.
近岸带沉积物的重矿物研究对于揭示泥沙来源,分析动力条件和阐明海岸动态及演变趋势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山东半岛西北部沿岸,泥沙的纵、横向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沙咀、沙坝、泻湖和水下沙坝等地貌形态。1981年,作者等曾参加三山岛港的泥沙来源及动态调查,并对刁龙咀至界河口长约50公里的岸段进行了基岩、河流和海底沉积物的重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砂质海滩动力地貌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东半岛砂质海滩的动力地貌学特征,利用波浪和潮汐资料计算了山东半岛浪潮作用指数K和波浪-沉积物参数(Dean参数(Ω)),并进行了地貌类型划分;结合2012~2015年对山东半岛不同地理岸段砂质海岸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进行的7次监测,对海滩监测剖面地形高程和表层沉积物粒度监测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北部烟台多处海滩为消散型,局部过渡性;威海东侧和山东半岛南部海滩属于过渡型或反射型;不同类型沙滩季节变化差别明显,消散型海滩夏季容易形成沿岸沙坝,冬季海滩沙坝明显受到侵蚀;而过渡型或反射型海滩变化趋势相反,冬季靠近高潮线的部位淤积,形成滩肩,夏季受到侵蚀消失。山东半岛北部海滩粒径较粗,并呈现逐年变粗的趋势,而山东半岛南部粒径较细且逐年变细;季节变化受到波浪条件和季节差异的控制,招远、龙口、威海、日照地区较牟平、海阳、青岛等平直岸段冬季沉积物比夏季粗。山东半岛砂质海滩的地貌形态受海岸的地理位置、海洋动力条件、岸线走向及沙源供给等多种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在短期内对海滩造成剧烈变化,引起海岸严重侵蚀。  相似文献   

11.
在浮游动物生态的研究中,软体动物的研究较其他类群为少。以往的报告,多偏重于地理分布的论述,也有少数涉及垂直分布、相对数量和生物学的研究,此外也有人以浮游软体动物作为水团或海流的指示生物。总的说来,浮游软体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还不多,而且专论浮游软体动物生态的论文,几乎都取材于北大西洋两岸海域,而有关西太平洋方面的研究成果,迄今尚未见到过。黄海与东海是受大陆气候与陆地水文影响较大的浅海,因此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复  相似文献   

12.
鸭嘴蛤科(Laternulidae)的种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数量很多。其肉可供食用,亦可作家畜、家禽、鱼虾类的饲料和农用肥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本科的主要特征是:外形似鸭嘴状,壳质薄脆、半透明,具云母光泽。两壳壳顶紧密接近,各具横裂一条。壳表无放射肋,具有同心生长纹和粒状突起。铰合部无齿,但具从壳顶斜行向后的薄片隔板。韧带槽呈匙状,韧带介于其中。大多数种类在匙槽前方,具有  相似文献   

13.
广东沿海海洋荒漠化的趋势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杉 《海洋科学》2001,25(8):52-54
荒漠化不仅存在于陆地 ,就其特征而言 ,海洋同样存在荒漠化。1979年在联合国世界荒漠会议上对荒漠化提出下列定义 :“荒漠化是干旱区 ,半干旱区和某些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 ,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同影响的结果 ,这些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测定优势植物生产力的下降 ,生物量的变动 ,动植物区系的差异 ,土壤退化和对人类所增加的危害等等予以表达”。陆地荒漠化多发生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可以从植被退化 ,土地沙化等外观上很容易发觉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往往是受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 ;与此相对应 ,海洋荒漠化也可以形容成海洋生态…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地方史志资料进行分析与统计,提出山东沿岸风暴潮的特点:存在风潮和台风暴潮两种型式。在风潮中,春季风潮占绝对优势,秋季风潮是次要的。三者的关系是:台风暴潮:春季风潮:秋季风潮=50%:37%:13%。此外,还分析了在风暴潮记载中的有关气象记录问题以及历代王朝有关风暴潮记录的特点。提出历史风暴潮灾情的个例,举出1985年山东沿岸发生的风暴潮灾情,以说明风暴潮灾害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浙江近海的裸鳃类,过去仅有张玺、齐钟彦(1961)、林光宇(1965,1975,1981,1985)洪君超、尤仲杰(1965,1983)等先后零星报道12种,但尚未进行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我们整理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硏究所历年来在浙江近海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标本和浙江水产学院1961-1985年在浙江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共鉴定出90种后鰓类。本文报道其中的裸鳃类共32种,分别隶属于14科,17属,其中有1新种,6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这些种中,1种是环赤道分布种:海神鳃 Gulaucus (Gulaucus) marinus ;2种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雪白心海牛 Noumea nivalis,围鳃海牛 Joriana tomentosa;有9种是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双色裸海牛 Gymnodoris bicolor,多枝鬈发海牛Caloplocamus ramosus,草莓叉棘海牛 Rostanga arbutus,网纹舌尾海牛 Glossodoris tinctoria,黑枝鳃海牛 Dendrodoris nigra,溅斑舌尾海牛 Glossodoris aspersa,芽枝鳃海牛Dendrodoris denisoni,红枝鳃海牛 Dendrodoris rubra,白斑马蹄鳃 Sakuraeolis enosimensis;其余是西、南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种和少数温带种。浙江沿海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有20种之多,可见两地区系之相似。这些种能向北越过长江分布至黄海、渤海的有9种,向南分布到南海的有13种,其区系性质应为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的众多埋藏牡蛎礁体内部,除正常牡蛎壳堆积层外,还存在一些水平夹层,以往的文献对其成因有多种解释。对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体中所含水平夹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江苏海岸南部现代活体牡蛎礁顶部沉积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渤海湾埋藏礁体中局部范围内分布的水平夹层与江苏海岸活礁体顶部的现代沉积相似,其特征与礁体生长时的局部水动力条件有关;但是,江苏海岸活牡蛎礁顶部的现代沉积特征不同于那些大范围分布于埋藏礁体内的水平夹层的特征,后者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礁体剖面记录的垂向层序,在反映环境演化的同时,也反映了礁体生长时的平面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水下岸坡蚀退过程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河三角洲海岸以其独特的成因、演化有别于其它海岸,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水下岸坡不同时期地形变化对比,展示了在侵蚀阶段潮间带蚀退变化的特征、潮下带斜坡准平衡带的形成及演化,并就其成因和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鲍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科类软体动物在我国分布的种类虽少,但其经济价值甚高,壳可作药,肉供食用,具有海珍品之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沿海各省都先后开展了鲍的人工培苗和养殖试验。为了搞清我国近海鲍科的种类a 提供有关部门进行选种和培苗养殖。特将我所历年来在全国沿海所采到的鲍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共检查了670个标本,鉴定为一属六种一亚种,其中一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有一种的种名作了订正。 我国海域辽阔,海产动物种类很多,由于我们过去调查采集还不够充分,肯定还会遗漏,有待今后补充。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海岸带木兰属植物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海岸带有木兰科、木兰属植物14种和变种。本文对每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分布、用途、开花结果日期都作了叙述,为保护和开发该地区木兰属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城市医药、园林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岛前海沉积物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2005年在研究区所获取的23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测量以及水动力等有关资料,对青岛前海的动力作用和物质运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动力作用下,青岛前海可区分出5种沉积类型;从胶州湾口到东部的拦门沙坝外侧,为一套以退潮流为主体的泛平原沉积体;潮流侧向运移结果形成潮道两侧的(南北)沙脊;沿岸各海湾海滩中部和沿岸波基面附近则是波浪作用的含砾砂质沉积体。本区的动力作用主要是潮流和波浪,潮流主要对纵向和侧向滚动旋转的物质运移起作用,波浪和局部沿岸流则对沿岸各海湾沙滩提供物质并对沉积物分选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