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西藏尼玛一带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共祥  杜凤军  刘伟 《华北地质》2007,30(3):172-177
西藏尼玛县城西-色林错一带发育一套山间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属红色磨拉石建造.该红色碎屑岩系底部不整合于下白垩统及其以下层位之上.其时代归属尚不统一,有划归为上三叠统巫嘎群,有划归为古近系始新统牛堡组.2000~2002年作者在尼玛县城西、双湖区南措折乡宋我日分别测制了剖面,2002年又在尼玛县城西剖面补采样品,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将其划归上白垩统竟柱山组.  相似文献   

2.
西藏尼玛县城西-色林错一带发育一套山间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属红色磨拉石建造。该红色碎屑岩系底部不整合于下白垩统及其以下层位之上。其时代归属尚不统一,有划归为上三叠统巫嘎群,有划归为古近系始新统牛堡组。2000~2002年作者在尼玛县城西、双湖区南措折乡宋我日分别测制了剖面,2002年又在尼玛县城西剖面补采样品,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将其划归上白垩统竟柱山组。  相似文献   

3.
黄建国  马德胜  龙胜清 《贵州地质》2014,31(3):206-209,240
分布于塔惹增地区帕荣山一带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性将其归为古近系日贡拉组,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其沉积环境为残留海相沉积,此套地层的时代厘定,为研究怒江洋在该地区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李敏  冯坚  肖明尧  刘富营 《世界地质》2012,31(2):255-261
孙吴-嘉荫盆地早白垩世发育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主要为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同时含有少量玄武安山岩,基本属于钙碱性系列。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K2O ( 1. 3% ~ 5. 27%) 含量较高,全碱K2O + Na2O ( 43. 45% ~ 9. 97%) 含量中等,TiO2 ( 0. 26% ~ 1. 3%) 含量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 ( 81. 68 × 10-6 ~ 172. 89 × 10-6 ) 含量中等。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 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 LREE) 相对于重稀土( HREE) 富集,其中( La /Yb) N 变化范围为5. 37 ~ 11. 73,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全部样品的Eu 和大部分样品的Ce 表现为弱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Rb、Ba、K 富集,Pb 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 HFSE) Nb、Ti、Ta 亏损。火山岩样品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孙吴-嘉荫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板块俯冲作用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是火山岩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5.
措勤地区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在西藏措勤地区主要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且坎-古昌-阿索断裂带和塔若错北-达瓦错南-秋措麦凹陷带断续分布。主要为一套磨拉石的紫红色碎屑岩,其沉积环境以扇三角洲和三角洲为主。扇三角洲和三角洲的前积层理指示了其进积方向,表明早期物源来自北部,而晚期来自南部的陆源物质增加。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的发育,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造山运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岳龙  王敏  曾昌兴  陈仁  贺永忠  易成兴 《贵州地质》2021,38(1):35-42, 64
笔者在参与西藏1∶25万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对西藏鱼鳞山地区鱼鳞山组火山岩进行进一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挖掘及再研究。研究表明该组由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组成至少具有三个韵律;主量元素表明其为高碱富钾的基—中性岩类,属钾玄岩系列—高钾质系列;稀土元素中轻重稀土的∑LREE/∑HREE比值和(La/Yb) N比值分别为16.44~19.39和73.04~84.18,火山岩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大;微量元素中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相对于相邻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且Sr同样表现出亏损态势。结合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鱼鳞山组火山岩为板内裂谷幔源玄武质岩浆演化而来,仅伴有少量的地壳混染,为喜山造山运动中板内应力松驰阶段之产物,近东西向昆楚克错断裂在喜山期复活为岩浆活动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7.
西藏班公湖地区竟柱山组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呈近EW向分布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该组以陆相磨拉石建造为特征,角度不整合在蛇绿岩及老的海相地层之上,从早到晚由河流相向湖泊相演化。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班公湖地区出露的竟柱山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分析,认为竟柱山组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全面闭合后的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是洋陆转换全面完成之后的陆相沉积。本文首次对班公湖地区竟柱山组进行了ESR年代学、磁性地层学研究,得出了研究区竟柱山组底部砾岩的ESR年龄为92.0±9.0 Ma,古地磁测年显示该组的底界年龄约为96 Ma。班公湖地区在96 Ma左右全面完成了由洋到陆的转换,进入了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8.
潘明臣  刘文海 《辽宁地质》2000,17(2):101-108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髫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髫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A-A’剖面I级2个,II级5个,III级17个,IV21个;B-B’剖面I级2个,  相似文献   

9.
藏北鱼鳞山地区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勇  牟世勇  卢定彪  陈仁  易成兴  贺永忠 《贵州地质》2004,21(3):148-151,147
鱼鳞山组是青藏高原已知最新的火山岩石组合之一,属陆内裂谷型碱性火山岩,它反映了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与板内造山相关的构造-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标志,因而,进一步认识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并重新审视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盆地原型恢复有助于揭示盆地初始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利用最新的露头、钻井及地震资料,运用盆-山结合的思路,由点-线-面对沉积充填实体进行分析,重建了塔里木盆地鹰山组沉积期的构造-沉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油气勘探方向.鹰山组沉积期塔里木盆地沉积具有东西分异的特征:西部为浅水台地相,东部为深水盆地相.塔西台地内沉积亦出现分异的特点:顺南-塘古巴斯-玉东一带鹰山组为潮下高能粒屑滩相,并间歇性受到风暴浪的改造;而其他地区鹰山组下段为局限潮坪-粒屑滩相组合、上段为开阔滩间海-台内滩相组合.该时期塔里木盆地构造环境经历了由伸展向南压北张的转变.受此影响,塔西台地构造古地理格局出现分异:顺南-塘古巴斯-玉东一带发育横卧人字形台洼(水深位于浪基面之上),环台洼发育有台内坡折带.台洼内为高能沉积环境,而较浅水台地内为低能沉积环境.该时期塔西台地构造格局分异可能是响应于北昆仑和北阿尔金陆弧与塔里木克拉通拼贴产生的挠曲变形,在塔里木盆地南部表现出前陆盆地特征:北昆仑和北阿尔金为前渊区、塘南为水下前隆区和顺南-塘古巴斯-玉东为后隆坳陷区.   相似文献   

11.
西藏比如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如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东北部,是在前震旦系变质结晶基底和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海相盆地。比如盆地经历了被动边缘盆地演化阶段(T3-J1-2)、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2-K1)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K2-Q)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盆地内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稀土元素、硅质岩、碎屑模型、火山岩等特征,详细讨论了目前存在争议的被动边缘演化阶段,认为比如盆地存在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但其沉降期短,没有大陆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12.
比如盆地北部比如-那曲-索县地区碎屑岩储层发育于中下侏罗统希湖群、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下白垩统多尼组和上白垩统竞柱山组。通过储集物性和成岩作用等研究,认为比如盆地北部地区碎屑岩成岩作用较为强烈,多属于晚成岩期。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孔隙结构主要为微-细孔微喉型。储层的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岩性和沉积相控制。竞柱山组物性较好,拉贡塘组次之,希湖群和多尼组的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西藏比如盆地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如盆地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中采集的4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测年,并将其结果与前人对盆地两侧地质体的测试年龄信息进行对比,据此得出样品405-3物源为盆地北侧喀喇昆仑—南羌塘陆块,其他3个样品物源均来自于盆地南侧的冈底斯—拉萨陆块。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样品405-3中几组较老的锆石年龄是对羌塘盆地存在结晶基底并遭受后期多期变质变形的肯定。样品417-7,424-1及429-1的年龄既反映了600~500Ma的泛非期活动年龄数据,又显示了拉萨地块存在的中新元古代基底的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 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边坝-洛隆地区下白垩统边坝组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坝组是新建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该组与下伏下白垩统多尼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上白垩统宗给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岩性以紫红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白云岩为特征,深灰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中产丰富的双壳类化石Trigonioides(Diversitrigonioides)xizangensis-Pleuromya spitiensis组合。边坝组的建立完善了该地区下白垩统地层系统,对冈底斯北缘弧后前陆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羌塘盆地二叠系展金组烃源岩的岩心样品进行了烃源岩基本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重点探讨了烃源岩生烃母质来源、沉积环境特征及成熟度特征。研究显示,展金组烃源岩富含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其中,正构烷烃多为前高后低的单峰型,具有低碳数优势,nC15、nC16或nC17为主峰碳;规则甾烷中C27-C28-C29呈"V"字型分布,C27占优势;萜烷具有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四环萜烷的相对丰度,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值在1.1~1.96之间;生烃母质主要来源于海相低等水生生物。Pr/Ph分布范围在0.53~1.16,平均值为0.85,植烷优势较明显;五环三萜烷的Ts/(Tm+Ts)值表明烃源岩形成于还原环境。而伽马蜡烷的含量以及伽马蜡烷/αβ-C30藿烷比值,证明烃源岩沉积时水体盐度为正常盐度。甾烷的C29 ααα20S/(20S+20R)和C29 αββ/(αββ+ααα)、萜烷的C31αβ22S/(22S+22R)、Ts/(Tm+Ts)值等反映烃源岩成熟度的参数显示,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7.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地层进行了地层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含量分析,研究了其...  相似文献   

18.
西藏羌塘盆地古近纪康托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嘉峰  王剑  付修根  沈利军  郑波  韦恒叶  张豪薇  唐为 《地质论评》2021,67(6):67120020-67120020
沉积岩中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指示其物源、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等。康托组地层沉积时代为古近纪,是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后首先沉积的陆相碎屑岩,对该地层的物源信息及构造背景分析对于研究羌塘盆地新生代演化和高原隆升过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地层进行了地层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含量分析,研究了其物源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区康托组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发育平行层理。对17件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中等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69.57~80.81),较高的化学风化指数CIW值(81.07~95.02)和斜长石风化指数PIA值(77.32~93.96),表明物源区整体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Th/U、Sc/Th、Rb/Sr等微量元素比值接近大陆上地壳值,结合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表明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根据TiO2/Zr、Co/Th、La/Sc、Th/Sc、Cr/Zr值和δEu、δCe的负异常,结合相关判别图解说明康托组物源主要来自于长英质岩石。La—Th—Sc、Th—Sc—Zr/10、TiO2—Fe2O3T+MgO、Al2O3/SiO2—Fe2O3T+MgO和主量元素双因素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物源区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指示了半岛湖地区康托组形成于陆内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