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TEA-TBP溶剂体系中,结合表面活性剂复配体对工业级Mg(OH)2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粒度分布窄、粒径小、分散性好的改性Mg(OH)2。讨论了溶剂体系中水-TEA-TBP的配比、Mg(OH)2浓度(mol/L)、矿化剂MgC l2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h)等因素对Mg(OH)2的改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和硅酸钠4种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活化指数的影响;应用沉降速率、吸油率、粉末接触角等指标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并应用TEM、XRD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在80℃、改性时间4 h、添加量5%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氢氧化镁粒径变小,沉降速率减慢,吸油率下降,粉末接触角增大。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卤阻燃剂,为了改善其阻燃效率低、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等缺点,通常需要使用阻燃添加剂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使之具备更好的阻燃性能。主要介绍了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的特性及其阻燃机理;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点及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测评方法,并对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镁作阻燃剂使用时,其无毒、高效、消烟、环保的阻燃特性非常突出,较其它常规无机阻燃剂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氢氧化镁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的相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是解决目前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对近年来氢氧化镁阻燃剂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及阻燃机理,包括固相阻燃机理、气相阻燃机理和协效阻燃机理。列举了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简述了硬脂酸及其盐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评测手段。对改性氢氧化镁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的优缺点,评述了现阶段对氢氧化镁的改性应用,并提出了今后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Mg(OH)2的改性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对水热处理技术和表面改性手段处理Mg(OH)2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讨论制备超细粉体改性Mg(OH)2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镁和氨气为原料,直接制备高浓度阻燃剂氢氧化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强度450r/rain,氨镁摩尔比2.4:1,氨气加入流量500mL/min,陈化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硫酸镁浓度2.50mol/L。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产品的形貌、结构及粒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D5012.06μm,D90 18.99μm,料浆浓度7.37%,Mg收率68.02%,氢氧化镁纯度96.75%。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论述阻燃剂型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的表面有机化改性,对改性剂、作用机理和改性工艺等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对阻燃剂型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改性的重要性,及在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综合分析、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盐湖工业副产物氢氧化镁作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对氢氧化镬进行溶解——重结晶除杂。并对水热后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了高纯氢氧化镁制备的方法,水热改性对其组织结构的影响及产品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进行各种工艺条件的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外加剂获得过滤、洗涤性能良好的Mg(OH)2沉淀,并提高了产品的收率。根据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各出纯度高、成本低的氢氧化镁及氧化镁。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镁作为一种阻燃剂,由于其无毒无味、绿色环保及高效阻燃性而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棒状氢氧化镁由于其特殊的形貌,在添加到材料中后有助于改善材料的轴向应力。介绍了一种以碱式氯化镁为前驱体制备棒状氢氧化镁的方法,并对制备的棒状氢氧化镁进行了物理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