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管长龙 《海洋与湖沼》1997,28(5):503-508
基于Longuet-Higgins提出的非线性随机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通过直接计算联合分布的各阶矩,导出了非线性海浪波面高度和波面垂直速度的联合分布,该分布为非正态,其形式为截断的级数,而非由累积矩母函数方法可能得到的渐近无穷级数。由于非线性的影响,波面高度与波面垂直速度不再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2.
采用Longuet-Higgins形式的方向分布函数作为已知谱,用模拟数据检验了作者是所提出的估计方法EEV合理性,并与扩展最大似然方法(EMLM)及Lygre等(1986)的最在熵方法(MEM)作了比较,在验证和比较中,使用纵摇-横摇浮标,星形阵形和CERC阵列作为复合阵列,计算表明,EEV优于EMLM和EME。最后将EEV和EMLM两种方法应用于仪器阵列的外海观测数据,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海浪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树生 《海洋通报》1994,13(4):10-19
根据1960-1989年南麂海洋站的实测风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风浪特征,结果认为:这个海域的浪通常是混合浪,常见浪是三级波高的浪;海浪要素的均值分布比较平稳,极值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本区的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表明,波高在0.5-1.9m,周期为4.0-6.9s类型的浪在该海域出现频率最高,此外,引用最大熵谱方法找出了本区波高,周期和风速的主要变化周期,还讨论了台风浪的周期与最大波高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检验南海海浪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的预报效果,利用2010年和2011年3-11月的观测资料,通过计算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等统计参数和线性回归分析对南海海浪业务化数值预报系统进行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的预报误差24 h<48 h<72 h,有效波高的24 h、48 h、72 h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5 m,平均周期的24 h、48 h、72 h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8 s;预报误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0月和11月的预报误差显著小于其它各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报值与观测值存在中度高度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相关度逐渐递减,预报值较观测值偏大.总体来说,该系统的预报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满足业务化预报的要求,但与欧洲气象中心等发达国家的预报系统比较来看,该系统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海洋预报是进行海上活动的安全保障,海洋预报系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海洋气象业务的技术支撑。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着海洋业务化预报的发展。采用大气数值模式(WRF)、海洋数值模式(CROCO)和海浪数值模式(SWAN)的多模式高分辨率离线耦合方式,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海洋模式参数化方案,包括浪致混合参数化方案、亚中尺度参数化方案、海山诱导混合参数化方案以及涡旋诱导的沿等密度面和跨等密度面混合参数化方案,并通过同化技术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观测资料相结合,构建一种面向中国边缘海的风浪流多参数耦合预报系统,用于海上风电功率的预报和其他海洋灾害预警。实际观测资料的验证表明,该预报系统能较准确地模拟海上风场、海流、海温、波浪、潮汐等海洋气象要素。同时实现了按需实时可视化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6.
周期外推方法在海水水温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水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利用周期外推方法进行海水水温预报,并用平稳过程对周期变化以外的部分进行拟合,最后得到预报值。与实际观测资料比较,检验了预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波面极大值处水质点水平速度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onguet-Higgins提出的线性随机海浪模型,导出了波面极大值处水质点水平速度的统计分布。分布的形式类似于波面极大值的统计分布,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谱宽度参量εu为1-m23m2m412。当εu趋于零时,导出的分布函数为瑞利分布;当εu趋于1时,则为正态分布。在窄谱情形下εu趋于12ε,其中ε为1-m22m0m412,为常用的谱宽度参量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湾波候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波候的概念,简述Weibull分布及对数一正态分布的拟合方法,提出最大熵分布拟合有效波高、峰周期分布的新方法;选取半封闭海湾墨西哥湾内水深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六个观测站一年的连续资料,以上述三种拟合方法对其有效波高,峰周期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并与观测直方图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在墨西哥海湾内,最大熵分布优于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优于Weibull分布。  相似文献   

9.
远洋船舶遭遇极端海况波浪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eibul函数与幂函数对海浪长期观测子样进行了关于波浪周期与波高联合概率分布的数值拟合,给出远洋船舶遭遇极端海况波浪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对大西洋海域的波浪观测资料分析,建立了不同船长船舶在各种遭遇概率下的设计波计算公式。对LR和BV提供的两船四状态的运动与荷载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波的预报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以西北太平洋一次"双台风"共同影响下的台风浪为例,针对模式中风摄入和白帽耗散、底摩擦、波破碎、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等海浪物理过程对台风浪预报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各物理过程最优参数化方案探讨了耦合模式和单独海浪模式的海浪预报性能,分析了耦合模式的海浪预报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海浪物理过程参数化对于波高预报的准确性是有所差异的。在相对最优的海浪各参数化方案组合下,无论耦合模式还是单独海浪模式都能较好地反映波高的变化和分布趋势。相比而言,耦合模式对于台风浪大值区的浪高预报要比单独海浪模式的更接近观测,且可以很好地刻画出双台风影响下浪的分布演变特征,对于西太平洋台风浪的预报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设置在连云潜海区“波浪骑士”测波仪的实测记录,探讨其波高、波周期的一元分布和联合分布。在分析132组连续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各种统计特征值,提出了该海区的波高、波周期的分布模式并与经典理论作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有实用意义的波高——波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图及联合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3Dvar(3-Dimentional Variational)资料同化系统,采用36、12、4 km嵌套网格进行快速更新循环同化和不同的微物理及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比试验,对2011年5月8日鲁中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更新循环同化地面观测资料是影响模式降水落区预报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微物理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主要影响降水强度预报。采用不同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降水预报对比试验表明,LIN方案和WSM6(WRF Single-Moment 6-class)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预报均较好,LIN方案降水预报较WSM6方案略强。4 km网格预报使用K-F (Kain-Fritsch)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或不使用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预报的降水均较好。4 km网格使用旧的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预报的近地层大气风场偏弱,导致大气动力抬升作用偏弱,从而造成模式降水预报偏弱。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大气污染时间序列分析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青岛市大气污染监测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建立多种预报模型 ,有原序列周期外延法、均生函数周期外延法、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法以及自回归预报法等 ,最后提出一种综合预报模型。连续预报试验表明 ,综合预报模型优于任何个别预报模型 ,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利用马尔可夫概型对污染状态 (轻、中、重 )进行了分级预报试验 ,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由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周期联合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德馥 《海岸工程》1990,9(1):52-59
文章假定波浪要素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形式,依据1981年第14号台风影响青岛期间于胶州湾观测的波浪资料,给出了混合浪的波高和周期的分布函数,并计算出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波高和周期与其平均值的关系。还讨论了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并同理论分布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渔业与埃尔—尼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尔-尼诺事件,不仅仅是海洋与气象的理论问题,而且已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经济问题。在渔业部门已将它作为渔业管理的参数之一。本文简略地介绍埃尔-尼诺与渔业关系;而且用中国南海西沙气象台32年的资料,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建立预报埃尔-尼诺方程。这种预报方法,便于渔业部门使用,也是一种补充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东阳西近岸海域波浪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阳西近岸测站1a实测波浪资料及岸边同期风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探讨了该海域的波浪特性,得出研究海域不分方向H1/10年平均值为1.00 m,常浪向为SE向,出现的频率为38.35%,强浪向为SE向,观测期间的最大波高出现在0814号"黑格比"台风期间,Hmax值为8.31 m.用已有的理论分布函数对实测统计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研究海域的波高分布、周期分布及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双参数威布尔理论波高分布、杨正己威布尔周期分布、朗格-赫金斯83模式或者孙孚模式较为适用于本海区的波高分布、周期分布、波高周期联合分布;结合相应的风速风向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波高与风速之间、波高与波周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综合性大气-海洋资料序列(COADs),采用三种海气耦合模式对海洋挟卷速度的表达方法,计算了实测资料影响下模式挟卷速度的分布特征。利用求得的挟卷速度和由资料序列求得的热量通量分布,采用Niiler—Kraus一维混合层SST预报模式,估计了各种模式扶卷作用对SST的影响。通过比较各个模式的计算结果,提出: 1.挟卷作用是影响SST变化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挟卷速度的分市取决于所采用参数化形式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不考虑平流作用时,模式SST的分布也取决于挟卷参数化形式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布。2.由海气耦合不稳定模态的分析得出三个模式对不稳定海气耦合波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从非连续观测资料中提取谐波有关要素的方法,利用图解的辅助手段,可算得谐波的振幅与周期。由于算得的周期实际上是在船舶航行中得到的,应为观测周期,而谐波的真周期还与波的传播方向与船航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与波速和船速有关。当取三条相互垂直的观测剖面为一观测系统时,即可根据上述关系建立一方程组,从而解得某一谐波的真周期以及它的传播速度与(相对船航向的)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