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应鹏 《地理教学》2014,(14):62-64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有四项能力要求,分别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其中,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如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形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关于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根据空间中地理事物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下面就如何描述这三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我们学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时,更离不开地图。要对照地图进行记忆,养成“左图右书”的学习习惯。如各种地形、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等地理事物的分布,都要运用地图进行记忆。在回忆这些知识时,头脑中要浮现出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3.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地图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和相互间影响进行分析.形成正确地理概念。这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掌握地理知识作用非浅。  相似文献   

4.
经常运用地图不仅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各种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得地理知识,都应尽量运用地图。  相似文献   

5.
梅国红 《地理教学》2015,(5):32-35,7
一、考纲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原因。2.用事例说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二、教学思考纵观福建省近五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地理),对综合题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从区域特征入手,考查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并以此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地理事物实体的标记和符号,任何地理知识几乎都与地名相联系,它作为个体地域的指称,具有明显的指位性。在地理基础知识中,很多地名本身就构成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很明显,如果没有地名,我们就无法识别周围各种地理实体及其特征,这些地理实体的地域个性(包括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就不能具体表达,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就不能直接表达。具体的说:假设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一概不提地名那就成了讲小人国游记,等于瞎讲一遍,我们地理教师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述,是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事物总是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地理事物的发展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通常更多地注意对地理知识空间分布规律的教学,强调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而忽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地理学独特的语言,是认知地理空间事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中常以地图作为最有效的信息传达工具,各种各样的图是地理理论和地理知识的“图说”。阅读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司空见惯,但从具身视域阅读地图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具身理论进行地图空间分析和地图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地理笔记不能有效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逻辑关系,降低了地理学习者的复习效率。本文应用认知地图,指导学生优化地理课堂笔记,并以“流水地貌”为例,分析对比传统笔记与认知地图的优劣,并给出绘制认知地图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0.
王俊友  朱良 《地理教学》2013,(10):12-14,45
正一、心理地图的涵义美国《国家地理标准》认为: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内化了的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位置和不同尺度区域的认识。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具有空间性,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的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的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可以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和空间认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地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地图是包含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  相似文献   

11.
P28 2003043676视觉比例尺对建立心像地图的影响=The effect of visualscale on founding mental map/侯玻,刘芳…//地球信息科学一2003,5(2)一12一15 地图并不是地面实际情况的简单缩小的拷贝,它是人类依据不同需要对地面事物认识后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地面模型.比例尺不仅确立了图面与实地之间的几何比例关系,而且反映了人类对空间认识后进行抽象的程度.地图作为人类进行空间认知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从来就没有被其它的事物所动摇过,究其原因是地图的空间表达方式比其它表达方式更适合人类的思维,心像地图是人类在综合了或智能处理了各种感觉…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6,(1):47-48
《中国地理辅导牌》运用地图这一地理知识的“载体”,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把每一张牌都变成“活页地图”,让大家在游戏中掌握所需地理知识。《中国地理辅导牌》共。108张,像一套活页的中国地图册,它包含着地理新课标所规定的中国地理教学内容,可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方法获得各种中国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材上的地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最佳素材。在地理学习中,我们应该把教材地图充分运用,挖掘其内涵,不断提高教材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知识体系中有不少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反映地理系统及其要素的状态、特征、演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及人对地理系统的管理与规划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陈用成 《地理教学》2012,(20):39-40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可以表达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及其变化、发展。图表承载了丰富的信息,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还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手段。因此,读图用图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用好图表是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高一地理"地貌"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地理图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徐波 《地理教学》2014,(17):54-57
正地理(课标版)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江苏等省市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掌握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地理分布包括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地理空间分布"就是指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性状、地理符号等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地理  相似文献   

17.
地理空间认知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地理空间认知研究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地理事物在地理空间中位置的研究和地理事物本身性质的研究。地理空间认知作为认知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需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基于地理科学的特化研究。从认知过程的角度对地理空间认知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  相似文献   

18.
陈超 《地理教学》2014,(16):30-32
地理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生活服务的,目前为了考试而学习地理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地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地理的理性思维思考生活,运用联系思想去认识事物,运用地图获取有用信息。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农业为例,总结了四种方法:列举生活实例;渗透理性思维,贯穿联系思想;口诀记忆;多读图,多用图。为实现地理教育的目的,将地理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面对区域地理丰富的内容,教者和学者该如何操作、采取何种策略呢?这是一个现实的课题。策略一:用“描图法”记忆空间位置掌握区域或某事物的位置特点,有利于对它们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判别它们所处的环境特征,进而能够有效解决相关地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博物馆研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祖国的热爱。本文梳理了博物馆的地理知识呈现特征,并根据地名、地物、地图、地景的特色,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为例,结合课标要求设计了具体案例,以期为博物馆研学中的地理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