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荣华研究员的"高温高压流体和流动反应原位观测装置、方法、整合技术",荣获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由陈毓川、李廷栋、肖序常三位院士共同推荐  相似文献   

2.
《岩矿测试》2011,(1):120
2011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0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46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4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向"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授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经绥、许志琴、李海兵、张建新、吴才来等研究团队完成的"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研究员荣获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李克强副总理在2009年10月23日在京召开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授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岩心钻探铝合金钻杆研究"喜获两项铝合金钻杆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学报》2011,32(1):1-5
2011年1月10-1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0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46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7.
2014年6月11日,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颁发,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第十届工程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面向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旨在奖励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激励他们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8.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2012年项目清单,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申请的《我国铁矿形成机制研究》项目获得支持。多年来找矿实践表明,我国富铁矿石发现极少,须大量进口,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立足国内,发现和探明一批大型富铁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然而,要取得富铁矿的找矿重大突破,必须依赖于铁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找矿技术方法的进步。《我国富铁矿形成机制与预测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  相似文献   

9.
《安徽地质》2010,20(2):146-146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奖励办法》和《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奖励(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实施细则》,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决定2010年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土资源科技奖(地矿领域)评选工作。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安徽省地质学会承担该项评奖工作,积极开展和布置具体评奖事项。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评选揭晓,评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金锤奖获得者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王庆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拴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左仁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工程师赵冬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袁顺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东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倪云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旭升、南京大学副教授唐  相似文献   

11.
李桂芬 《河南地质》2009,(12):36-37
1999上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其中,地质大调查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由各科研单位承担,从实施以来到今年,共开展了55项涉及矿产综合利用的地质调查项目,安排项目资金10657.2万元。截至2008年年底,地质大调查矿产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43项。这些研究,为合理评价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可利用储量、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地质工作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经2011年6月2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业冶金学部投票通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建省研究员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11月14日,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维克多·库金教授亲临石家庄为石建省研究员颁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院士证和院士徽章。石建省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全球变化地质记录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完成数十项国家和  相似文献   

13.
《岩矿测试》2012,(1):201-202
2012年1月5~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1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这是该院自2004年以来第八次年度科研成果大检阅。会议汇报交流的29项成果,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从2011年执行的1014个项目中遴选出来优秀代表。来自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部门15位院士、39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和投票,评选出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24日—10月3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不同部门的108位技术专家和36位财务专家,分大陆动力学、矿产、构造、重要地质事件、地层古生物、水工环、技术方法、亚洲地质、资源战略、资源潜力评价等13个小组,对院系统及有关单位承担的2011年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与所属工作项目进行了立项论证,已经完成37个计划项目、239个新开工作项目的立项论证任务。目前正在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所属47个工作项目2011年续作进行评估论证。  相似文献   

15.
刘敦一  王晨 《岩矿测试》2012,31(4):753-756
编辑部简评: 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Ⅱ),在锆石微区年龄测定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引领锆石年代学进入微区原位分析的新时代。锆石SHRIMP铀-铅定年具有高的空间和质量分辨率、定年速度快的特点,测定的锆石年代学数据具有直接的地质意义,能够解决许多传统铀-铅定年方法无法或难以解决的同位素年代学问题。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引进SHRIMPⅡ十年来,主要从事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矿物微区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解决重大地球科学研究课题中的时序问题、探索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及早期历史、主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大型矿床成矿时代和成因学研究、古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获得了重大成果。自主研发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核心关键部件,带动了微区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的新发展。开发的“离子探针远程共享控制系统”(SROS)是世界上首次通过互联网进行高分辨率离子探针定年的成功范例,开创了远程共享国外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先河。中心承担了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近千篇国际权威性论文。这些成果以全球战略性视觉,或开发新的技术,或翻新历史数据,或改写以往结论,业绩突出。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加速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速度,其科研模式推动着地学界科研方式的变革。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实验室之一,中心的发展承载了中国SHRIMP之特色。  相似文献   

16.
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承办的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专题论坛于11月4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研究员,裴荣富院士及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18日,由科学网主办的"2011中国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开所有谜底,根据广大网友的投票结果,"2011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和"2011中国科学年度杰出创新人物"两项大奖各有其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球学报》主编董树文研究员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8.
<正>《华南地质与矿产》的前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以下简称宜昌所所刊)和《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前者创刊于1980年,后者创刊于1985年。《华南地质与矿产》是延续《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出版,导致宜昌所所刊在网络上较少见及。"宜昌所所刊"从1980年至1993年共出版21期,共刊发研究论文215篇,其中地层古生物论文最多,为92篇,占总量的43%,其次分别是矿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1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颁发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常务理事会议审批、网上公示等程序,共评出金锤奖10名,银锤奖40名。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谢桂青研究员成为10名金锤奖获奖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肖都高级工程师获银锤奖。  相似文献   

20.
经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的推荐和选举,2011年美国地质学会2011年新增选会士(GSA Fellow)62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经绥研究员榜上有名。2011年10月8日,杨经绥研究员又收到了美国矿物学会David Bish主席的来信和证书,正式通知杨经绥已经被增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MSA Fel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