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北崆山白云洞发育在以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鲕粒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洞穴结构、形态以及沉积物特征的观测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古气候演变研究,认为:(1)白云洞由3层洞穴构成,上层为大型厅堂状,中层和下层为狭窄廊道状。洞穴展布受控于NNW、NE和近EW向断裂。(2)洞穴发育形态、规模不仅与岩性和构造有关,还取决于洞穴形成时期的构造稳定性及与之耦合的气候条件,其成层分布是间歇性构造抬升的结果。(3)溶洞沉积物形态多样,其中毛细水沉积的网状卷曲石、协同沉积的玉簪对净瓶等极为罕见。(4)溶洞发育过程中历经多次坍塌,损毁严重。现今的白云洞岩石破碎,结构稳定性差,易遭破坏。研究白云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其未来变化、保护洞穴旅游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碳酸盐(钙)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和石毛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自2007年水晶宫开发以来,对巴马水晶宫洞穴环境及碳酸钙沉积物景观等进行了监测,发现洞穴内流水、滴水、池水数量点减少; 洞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小以及普遍滋生(藻类、苔藓、蕨类等)灯光植物和洞穴景观表面的污染与变色污染、老化等现象。依据洞穴环境变化规律,提出有利于洞穴环境保护以及景观修复的相关措施,为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旅游洞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洞穴研究与洞穴开发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汉奎  田维新  杨斌 《中国岩溶》1998,17(3):239-244
本文认为洞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属于自然遗产。洞穴化过程持续愈长,形态结构愈复杂,相应的资源结构和洞穴环境就愈多样化和分异。洞穴“形态— 过程”是洞穴系统内物流、能流运动的轨迹,也是一种“化石”信息流。研究和查明各洞段的形成演变,实为洞穴开发与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灰岩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沉积类型和形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稳 《地球学报》1987,9(1):137-142
在系统对比分析目前各种“灰岩洞穴沉积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文以洞穴次生化学沉积作用及其生成形态的系统观思想为基本原则,初步提出一个包气带洞穴水运动、沉积模式及形态系统表,将洞穴次生化学沉积分为非重力水沉积、重力水沉积及其复合水运动形成的沉积三种类型。并对其中的石盾与穴帐、月奶石、石花、莲花盆、晶锥、棕榈石笋及乳房状钟乳等的形态特征及形成过程作了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H2O— CO2— CaCO3 的系统中,因喀斯特水中逸出CO2 ,导致CaCO3 沉积,形成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洞积物,如石笋、钟乳石、石林、石葡萄、卷曲石等等。由于洞穴环境的变化,使洞穴沉积石产生严重的风化作用。然而,我们试用钙碱性溶液吸收CO2 ,产生CaCO3 沉积,可使风化的洞穴碳酸钙景观恢复其美学价值。碱性溶液吸收CO2 的静态试验表明,溶液CO2 的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前8个小时,对浓碱溶液来讲,前4个小时最重要。动态试验结果说明,碱性溶液吸收CO2 ,沉积CaCO3 的过程主要发生在60 cm流程内。试验中,滴水速度小的吸收CO2 及沉积CaCO3 率高于滴水速度快的碱性溶液。当一滴溶液变成薄膜流时,它吸收CO2 的能力将提高24. 34倍。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法的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内容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旭  杨晓霞  石定芳 《中国岩溶》2015,34(5):522-528
喀斯特洞穴景观与环境蕴含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导游解说词在洞穴旅游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构建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内容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游客和洞穴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AHP法计算出导游解说词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1)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的撰写应全面、系统,包含“欢迎词”、“游览须知”、“洞穴概况”、“洞穴景点讲解”、“欢送词”5部分;(2)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的内容应加大对“游览须知”的阐述,注重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3)喀斯特洞穴导游解说词的“洞穴概况”和“景点讲解”都应以洞穴科学知识为主线,适当穿插相关神话故事,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重庆市丰都县的雪玉洞群,由水洞子(雪玉洞群主洞)、水鸣洞和羊子洞组成,发育于三叠系下统的嘉陵江灰岩中,均为沿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集中分布在龙河峡谷左岸2km 内高、中、低不同的相对高度,但洞穴发育特征差异甚大。在该洞穴群的次生物理— 化学沉积物( speleo thems )中碳酸盐类(方解石、文石)和硫酸盐类(石膏)并存,而且其形态的多样与完美,类型的稀有而珍贵,质地的纯粹而白净,在国内已发现的洞穴中是不多见的,其中尤以地石盾、塔珊瑚、钙膜晶锥、卷曲石等生成物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广西巴马县水晶宫洞穴沉积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据沉积物的沉积类型、物质成分、沉积序次及测年等资料研究表明,水晶宫洞穴沉积物形成于晚第三纪以来。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更新世早期,洞内沉积主要为外源水携带的硅质岩、砂岩类砾石沉积形成的钙华砾石层。早更新世中期—中更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是水晶宫洞穴主要景观的形成期,沉积物景观宏大而壮观,230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100~35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12.5~9万年的末次间冰期主要为温暖气候环境,洞内仅有少量的石笋沉积,且极少保存;9万年后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更不利沉积物发育和保存;自4万年后气候环境开始表现为温暖湿润,化学沉积活跃,洞穴沉积物主要由高约50~150 cm的纯白色石笋群和钟乳石组成,为洞穴奇景的形成期,230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40 ka BP和7 500 a BP以及1 450 a BP。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形成的洞穴沉积物景观,不仅为水晶宫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价值,同时也为广西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9.
黄果树喀斯特洞穴群苔藓植物岩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1,他引:13  
张朝晖  王智慧  祝安 《中国岩溶》1996,15(3):224-232
本文通过对黄果树区域7个喀斯特洞穴的调查和分析,报道洞穴苔藓植物21科43属59种。根据环境中水、光和苔藓植物生长状况,作者划分出滴水苔藓钙华、瀑布苔藓钙华、季节性河水苔藓钙华和向光苔藓石鳞片4种洞穴沉积形态;根据溶痕表面积大小及苔藓植物特征,区分黄果树喀斯特洞穴群苔藓植物溶蚀形态为溶孔、溶斑、溶块和溶丝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杨汉奎  田维新 《中国岩溶》1998,17(3):260-268
碳酸盐岩洞穴化与洞石堆积是同一个系统相反的两种表象。其机理很简单,即系统序参量活度积。但过程复杂,受制于造洞环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形态的同步异相集、世代叠加集,具分形特征。动力的多样性与涨落对全球变化响应而具混沌有序。洞石堆积的非线性特征,为认识和研究洞穴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