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54型液动冲击器自78年4月开始研制,79年投入生产试验以来,先后在三个矿区,八个钻孔中使用,钻进791个回次,进尺1020,67米。使用结果表明,54型冲击器工作基本稳定,适应性较广,可在10—15公斤/平方厘米泵压下连续工作,冲击功1—3公斤·米,冲击频率800—2200次/分,适用于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以及小口径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在七级花岗闪长岩中采用金刚石回转冲击钻进,台月效率比金刚石回转钻进提高148%。现将其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冲击回转钻进的钻头仍由回转钻进的孕镶金刚石钻头代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发挥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的优势,使金刚石钻头适应冲击回转钻进碎岩的特点,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加强对钻头的研究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试验、推广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中的体会和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局在某铀矿区的坚硬岩石中,进行了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试验,在相同的地层中,与普通金刚石回转钻进相比,机械钻速提高72%,回次进尺提高94%,台月效率提高6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条件1.钻孔与地层试验钻孔ZK3001和ZK3002,孔深分别为200.16和250.42米,均为80°斜孔。为了便于对比,在试验中采取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和普遍金刚石回转钻进交替进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斌  高森 《探矿工程》1987,(1):14-17
由于金刚石钻进岩石的复杂性,给研究其碎岩机理带来了许多困难,现主要存在有“磨削”、“切削”、“压碎”等理论,但仍无统一认识。很多关于钻进的预测方程也只是经验性的。关于金刚石冲击迴转的碎岩机理很少有过深入研究,该问题尚处于空白状态,然而,研究其碎岩规律对钻头设计制造与钻进工艺都是迫切需要的。利用我们研制的可钻性测定仪:一种适于野外特点的模拟装置(微钻)来模拟试验研究金刚石钻进的碎岩过程有着它突出的优点,对模拟的钻进过程可进行多因素综合性(如冲击—回转联合作用)和单因素分析(如单次冲击或瞬时回转)研究。  相似文献   

5.
广东探矿工艺研究队设计研制、局探矿机械厂生产的GY-54型液动冲击器,用于金刚石冲击迴转钻进,已在六个队(九个矿区)试验和推广,投入冲击器十五套,据不完全统计,完成金刚石冲击迴转钻进工作量117444.62米,完工钻孔27个,平均小时效率比迴转钻进提高16%—112%,回次进尺增加12%—106%,完工钻孔质量全优,“打滑”地层钻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获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较为广泛地使用冲击回转法钻进坚硬岩石的地质勘探孔。钻头为金刚石钻头。这一钻进方法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能显著地提高钻进效率和质量。但是,冲击回转和金刚石钻头配合应用导致与冲洗液消耗有关的矛盾。一方面为了达到冲击回转器的能量参数(单次冲击能量、冲击频率),必须使通过冲击器并作为动力传动用的冲洗液耗量具有足够高的程度。比如,对于成批生产的ГВ-5型液动冲击器来说,液体的消耗应等于130—150升/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次冲击能量为1—1.5公斤·米和冲击频率为48—60赫芝。另一方面,金刚石钻头钻进时所推  相似文献   

7.
射流式液动锤回转冲击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石本身力学性质、金刚石钻头结构特点及射流式液动锤冲击力特点决定了射流式液动锤带金刚石钻头进行冲击回转钻进是可行的。经射流式液动锤在科学钻探主孔先导孔中的应用实践,证明了由于液动锤冲击动载作用钻头底唇面与岩面微量问隙有规律地变化,改善钻头金刚石颗粒受力状况、碎岩状态,提高钻头金刚石颗粒切入深度,改善胎体磨损状况、钻头冷却,成倍地提高了榴辉岩、片麻岩等坚硬地层中钻进回次进尺、机械钻速及钻头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8.
我队从1983年9月开始对长春地质学院研制的SC-54型射流式冲击器进行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试验。截至1984年底止,在郴县红旗岭矿区完成钻孔10个,计工作量2716.6米。见表1。试验表明,该种射流冲击回转钻进的台月效率在相同条件下,比普通回转钻进提高20—40%;每米材料费用下降25~35%;同时事故少,劳动强度低,深受钻探工人欢迎。  相似文献   

9.
在某石灰石矿岩心钻探中,分别试验应用了硬质合金液动冲击回转取心钻进、金刚石回转取心钻进和硬质合金回转取心钻进,通过对比,硬质合金液动冲击回转取心钻进效率高、成本低、回次进尺长、取心率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苏联在硬岩钻进中,大力推广金刚石钻进、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分层钻进以及液动冲击迴转钻进,逐步替代了钢粒钻进,缩小了钻孔直径,简化了钻孔结构。在1966—1969年期间,结构陈旧的钻机已从生产上被替换下来,换上了钻具最大回转速度达600—1000转/分的BCK2M-100型、CBA-500型、ЗИФ-650M型、ЗИФ-1200MP型钻机。  相似文献   

11.
在钻探和坑探工程中,冲击是对付坚硬岩石的最有效方法。金刚石钻进的推广使用使得部分坚硬岩石也能够用回转钻进的方法钻进,但效率远不及冲击或者冲击—回转钻进好,尤其是钻遇致密坚硬的“打滑”岩层时,冲击方法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冲击凿岩是坑探的主要手段,地质岩心钻探也正在推广使用冲击—回转钻,如何表征岩石在冲击载荷下的可钻性(可凿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岩心钻探中现有的表示可钻性的方法不适合于说明冲击凿岩,从而要求人们去寻求一种能本质模拟冲击凿岩过程的方法来测定岩石的冲击可钻性(可凿性)。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根据东  相似文献   

12.
河南郑州探矿厂利用爆炸人造金刚石研制成聚合体金刚石钻头。自一九七八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在我队某矿区一、二号钻机试验,共6个钻头,总进尺784.82米。在6—8级泥质灰岩、轻微硅化白云岩中钻进,取得了平均寿命130.6米/个,平均时效2.08米/时的较好效果。在泥质灰岩中达6.06米/时。爆炸人造金刚石钻头在我队钻进试验情况如下:一、矿区地质简况1.矿区内皱褶、断裂发育,故施工钻孔中均遇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金刚石冲击回转钻进就是在普通金刚石回转钻进的基础上,利用一个液动冲击器通过岩心管对金刚石钻头实行高频冲击,使钻头在回转切削岩石的同时也对岩石实行冲击破碎的一种钻进方法。由于冲击回转钻进可以在脆性岩石中提高钻进效率,尤其是对金刚石钻进致密坚硬岩石中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和推广。在苏联冲击回转钻  相似文献   

14.
过去认为温度和压力对金刚石的形成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现在研究证实除了温度和压力外,氧逸度在金刚石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收集总结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上地幔的氧逸度及其测定方法,形成金刚石的碳的来源、金刚石形成时的流体状态、金刚石的最新成因模式、氧逸度与金刚石的保存等等。最后认为岩石圈的底部,即氧化还原状态变化较大的岩石圈—软流圈的结合处是最有利于天然金刚石形成的部位。这一点已被天然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15.
提高金刚石-硬质合金超硬复合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预合金基体金属粉末,提高金刚石热稳定性及其与金属粘结剂的浸润性,使金刚石的高耐磨性和硬质合金的高抗冲击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优化超硬复合体结构形状,提高其耐磨性能和高抗冲击性能;设计合理模具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从而研制出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金刚石-硬质合金超硬复合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岩心钻探钻具标准曾制订过四次,即YB235—63标准,YB236—63标准(钢粒—合金钻进),YB235—70标准(代替前二个标准,并包含了小口径金刚石钻具标准)和YB848—75标准(金刚石钻进).YB235—70标准中的金刚石钻具标准部分,主要依据是地质部系统当时试验和初步推广天然金刚石钻探经验,参照瑞典SIS公制钻具标准制订的,而1975年在桂林制订的金刚石钻具标准(YB848—75)则是在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已经试验成功,但仍处于刚刚推广还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制订的,参照的仍然是瑞典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围绕提高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使用寿命和钻进时效的研究试验工作中,针对人造孕镶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唇面金刚石脱落的现象,摸索对人造金刚石电化学覆镀金属膜工艺(简称覆膜),并用覆膜金刚石制作不同胎体性能的热压孕镶钻头,开展了生产试验对比。试验资料表明:在金刚石品级相同的条件下,金刚石经过覆膜处理后,对孕镶的使用寿命和钻进时效均有较大的影响,它是提高人造孕镶钻头制造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达焕 《探矿工程》1984,(6):20-22,11
在金刚石钻进中,施加轴向载荷钻进时,钻机总功率消耗值(N_钻)取决于岩石性质、钻压、转速、钻具长度及冲洗液类型等因素。在261队试验测定的条件如下:用JU-1000型钻机,BW-200水泵,φ56.5毫米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对于103—10孔(绳索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DFZY型钻探用超硬材料抗载性能测试仪的总体结构,金刚石单晶及复合片抗动载测试原理,自动冲击装置,承冲杆调距装置和信号转换及软件设计,该仪器经过试验可靠性好,可直接用答钻头及冲击器冲击功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阶梯形孕镶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头是绳索取心金刚石钻头系列中用于中硬—硬岩钻进效果较好的钻头类型之一,其唇面结构又分单、双多阶梯形等多种。唇面结构的共同特点有较多的切削自由面,钻进过程中利于破碎岩石。通过几个矿区不同地层的试验及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