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钉管钻进是砂矿钻探施工的方法之一.它用卷扬机提升吊锤至一定高度获得势能,让其自由下落打击套管,使套管钉入地层而获得套管进尺.根据使用的取样工具和方式的不同,钉管钻进又分三种形式:(1)套管钉入地层后,以板式或球式抽筒(泵筒)吸取砂样来实现进尺;(2)将套管钉入地层底板一定深度,最终拔出套管后,再分段取样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加快我国的砂矿勘探工作,地质部科技局把研制砂矿勘探钻机的任务列为1977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77年底,黑龙江省地质局承担了SZC-168型砂矿勘探钻机的具体设计试制工作,1978年初部勘探技术研究院承担了SZC-325型砂矿勘探钻机的具体设计研制任务,江西及陕西两省地质局派人参加了该项目的设计工作。SZC-325型砂钻的设计任务在1978年8月份完成,79年9月底,江西省地质局南昌探矿厂完成了两台样机的试制任务。1980年,这两台样机分别在陕西省地质局七队四分队的砂金矿区及江西省地质局九一六队二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自己研制的空气反循环砂钻钻机的试验效果和特点,以及液压动力头、双壁钻杆、喷射装置、各种钻头和旋流器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6.
目前国内不生产专用砂钻机,通过对G-2型工程钻机进行适当改造,加大柴油机的功率,加装副卷扬,去掉动力头,设计加工专用的套管夹持器和组合吊锤,实现了机械拧卸套管,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该型设备对藏北高原恶劣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在永久冻土区利用砂钻进行砂金地质普查或勘探,施工过程中,由于矿砂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且多数属于难融冻土,常呈条带状互层结构,块状构造。其强度相当于中等稳固或稳固性较差的岩石强度。采用传统砂钻工艺,钻进效率很低,平均台班效率仅为2—3m,且常因套管所受阻力过大起拔困难,造成套 相似文献
10.
我部于1980年在汨罗江下游江面上进行砂钻施工,截至1982年9月竣工钻孔353个,累计进尺3117.43米,平均孔深8.58米,最深孔20.60米,平均台月效率650米,最高达900米。 相似文献
11.
12.
1983年我所承担某煤田的远景调查工作,由于工作区内缺少天然露头,浮土掩盖较厚,大量的地表揭露工作要靠取样钻完成,所以设计了取样钻工作量6000米,开动QJD—10型取样钻两台,QJD—50型取样钻五台。从6月8日开始到7月4日,五台50型取样钻相继开动。开钻后,设备运转比较正常,工人操作技术逐步熟练,在地质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施工进展顺利。到9月3日止,共开动267.5个台班,完成钻孔335个,总进尺4475米,为年计划的111.8%,平均台班效率16.7米,为年计划的167%,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取样钻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砂矿勘查的施工效果,将取样内管立在套管钻头的内台肩上,冲击钻进1个回次后,将内管提升至地面采集样品。套管及内管分别采用φ152和127mm的地质钢管。钻头用35CrM钢锻造,内径大于110mm。吊锤重量300kg。一般孔内故障用抽筒、吊锤和劈刀即可排除。采集的样品基本保持原生结构。只要严格按照规程施工,钻孔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队自1977年以来,在四川境内开展砂金普查找矿工作,迄今已投入砂钻工程二万余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砂钻施工的特点在于: 1.根据砂金矿的赋存条件,施工钻孔普遍较浅.加之目前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施工孔深很少超过30米.由于孔浅,砂钻施工周期短,搬迁频繁; 2.砂钻施工中,所取出的砂样为松散物(冻土层施工例外),因此要求施工的全过程保持外套管超前钻进并护壁,然后在套管内取样.钻进与取样成为两个独立进行的工序,且取样所耗费的时间往往大于外管钻进的时间; 3.在松散砂砾层中,外管钻进除遇有大砾石须冲击(回转)破碎外,一般不存在破碎岩石的过程; 4.砂金粒度一般都非常小,为了保证取出样品的准确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充许使用冲 相似文献
17.
18.
19.
某砂金矿某段勘探工作82年一季度已基本结束,但提交储量报告必须进行选矿试验,以了解砂矿石的物理性质、砂金粒度及形状、砂矿可选性分类等。该砂金矿属现代河床冲积型,砂金矿体埋藏在现代河床平水期水位以下,浅井无法施工,采取试料的手段就要用大口径砂钻代替浅井。设计钻孔43个,进尺310米,采取砂样15.22米~3。河床长6450米,钻孔分布于12条勘探线上,线距400—600米,每条线选一个以往完工的钻孔,在其周围5米布2—4个钻孔。如果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部砂钻地质描述一直是根据抽筒抽出的砂样进行的,其弊病,一是砂样层次混淆,层厚不准,不能直接观察到原始层位;二是因抽筒样冲击时破坏了地层结构,造成金粒下沉和“旁挤”。至使含金层厚度增大,品位降低。为此砂钻半合管取样钻具于1985~1986年,先后在黑龙江省数处进行野外试验,初步取得了较好效果,深受地质和施工人员欢迎。现将试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