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队研制的ZF-56型阀式液动冲击器,几年来通过进一步推广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钻探生产的需要,冲击器的生产权已转让给河北地矿局邯郸探矿机械厂。从1980年至1984年8月,该厂已生产出冲击器300余套,在全国三十多个单位使用,近四年来累计进尺已达三万零一百余米,最深使用孔深618米,使用孔深超过500米的钻孔四个。该冲击器1982年通过局级技术鉴定,1983年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并列为地质矿产部钻探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17日,由河北省地矿局地质矿产科技处组织,主管探矿科研生产的高献计副局长亲自带队的5人专家验收组,对河北省地矿局探矿技术研究院完成的三个省局下达.的探矿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三个科研项目分别是:《如何提高金刚石钻头使用寿命研究》、《人造金刚石聚晶、复合片钻头研制》和《深孔绳索取心安全打捞输送器(SSD-75)研制》。  相似文献   

3.
1986年,首钢地质勘探公司提前113天全面完成冶金部下达的钻探生产任务,取得了台月效率628米、台月实进尺522米、小时效率2.06米、单位成本90.75元的好成绩。在该公司1986年12月24日到26日召开的探矿专业会议上,总结了探矿生产和新技术试验的进展和经验。会议邀请冶金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515队赵丙中机长,传授了搞好机台管理与生产的经验。讨论了护  相似文献   

4.
谭海清 《探矿工程》1986,(3):55-57,16
根据国家尘毒防治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改善坑探工人的劳动条件,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是促进探矿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十多年来,我队坑探工作量每年都有几百米或千余米的机掘和手掘任务,坑探工人长期处在粉尘浓度高的作业场所下劳动,致使职业病(矽肺病)不断发展升级。截至80年止共发现矽肺病患者51人,已死亡16人,观察对象21人(大多数矽肺病人是58年进入湖北松宜煤矿,64年调来我队)。针对上述职业病发展严重,省局领导非常关怀和重视。要求我队把坑道防尘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力争在二、三年内把粉尘浓度降低在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1979,(5):32-33,16
我队是黑龙江省第一支机掘坑探专业队。一九七六年筹建,根据生产需要下设机掘分队,现有职工一百二十五人。其中大队领导三人,坑探付主任工程师一人,工程师一人,机械技术员一人,安全技术员一人,九十五名工人,其他为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我队是省局统一调动,专门承担我局各综合地质队机掘坑探工程任务的专业队。从建队以来,每年都分别在两个矿区投入生产,施工的头一年完成斜井50米,台月效率为84.7米,比计划提高34%;井下平巷114米,台月效率为150米,比计划提高24%。在另一个矿区完成平巷500余米,台月效率为130米  相似文献   

6.
我队于82年接受了某市硅线石非金属矿3600米的钻探施工任务,开动两台XD-600型钻机。一年来,经过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等多方面的努力,仅用7.92个台月超额完成了全年施工任务,台月效率平均为455米,小时进尺平均为1.25米,岩石级别平均为7.4级,比原设计施工时间提前了71天。其工程质量经地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在郴县地委、勘探公司和省地质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我队胜利地提前37天完成了59年地质探勘计划,实现了在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钨、锡、铅、锌、锆五种矿产储量都超额完成了计划;一年提出各种地质报告13份;探矿工程效率大大提高,59年全队平均台月效率为808米,比大跃进的58年提高75%,先后出现12台次千米鑽,2台万米台年鑽机,全队台月效三次突破千米,第四季又创造了千米季。质量逐步提高,矿心采取率平均达70%。成本也大大降低,每米16元,比58年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地矿局于1986年2月下旬在兰州主持验收祁连山主脊1:20万鱼卡幅、喀克吐蒙克幅、哈拉湖幅和瓦乌斯多索卡幅科学考察的地质报告及图件。评审员及与会代表35人对提交的成果进行认真的评审,认为其工作程度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并取得一定的地质找矿效果,省局同意予以验收。此项科考任务是甘肃省地矿局为支援青海省的区调工作,根据1981年地矿部下达的文件精神,由甘肃省地矿局区调队二分队承担的。工作区地势高,气候多变,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是极为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矿局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深化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优化队伍结构,确保地质勘查经费的有效投入,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部下达的“八五”找矿任务.1994年地矿部和云南省政府联合表彰奖励了云南局三个取得重大突破的找矿项目,有三个地勘单位被授予“找矿有功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九年,在党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广大探矿职工为加速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和早日实现探矿工程科技现代化,经过艰苦奋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根据部分省、市、自治区地质局、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报成果,分述如下:一、金刚石钻进△广东七○五队1979年截至9月中旬止实际进尺4,203米,提前101天完成了年度计划4,200米的生产任务,平均孔深560米,台月效率平均高达508米。  相似文献   

11.
董欣 《探矿工程》1987,(5):61-63
一、概述GJD-1500型钻机是动力头式回转、冲击反循环钻机。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地矿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研制。1983年初,国家经委和地矿部下达研制任务。研制组提交设计方案后,在1983年9月和1984年2月,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和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主持,召开了两次地矿部内外十多个单位参加的方案审定会,并通过方案审定会纪要。1985年7月试制出样机、钻具和配套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1985年11月—1986年1月,广东省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队,在广东省番禺县珠江下游洛溪大桥五号墩  相似文献   

12.
矿山坑道内高垂直度工程孔的钻探施工技术吉林省地矿局第四探矿工程大队王斗秋,乔尚好为了开辟地质市场,搞活经济,我队自1980年以来,选用直径110mm金刚石钻进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在矿山建设工程中,共完成了几十个高质量(钻孔弯曲度每百米不超过0.88°,...  相似文献   

13.
黄鸣春 《探矿工程》1992,(1):61-61,64
探矿生产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单位探矿生产的有关历史资料。以往要查阅有关资料,相当费时。现在要了解我队历年坑探生产有关情况,只需根据我队1982—1989年每年各类坑探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应用DBASE-Ⅲ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就能借助微机随时迅速地查阅和分析历年坑探生产情况,打印输出有关报表,而且还可将今后每年坑探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数据输入该系统数据库中,作为档案保存。  相似文献   

14.
我队于1981年11月20日至1982年3月23日在矿区进行空气吹孔钻进试验,历时124天(每天只进行一个班作业),共打灭火孔三个。4~#孔深255.79米,5~#孔深275.87米,均为无芯钻进;2~#孔深275.11米取芯钻进,三个孔累计进尺806.77米。实践表明;采用空气吹孔钻进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局工贸总公司经营形势着实喜人: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500.3万元,增加值1434万元,利税53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5.4%和6.8%,超额完成局下达的计划任务,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1975,(3):52-58
1974年我队二分队在某石灰岩矿区,用水平钻探代替平硐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获得初步成功。四个月的时间,钻进1042米。最大孔深401.24米,平均台月效率624米,矿心采取率平均达90%,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比原设计平硐勘探,节约资金7万余元,木材110立方米,提前四个月超额完成分队全年水平钻探任务。国家建委建材局于同年7月在我工地召开了全国建材地质队“水平钻探现场会议”,对这一新生事物给予极大的重视。这一方法为建材勘探中常遇到的产状急陡的矿床勘探提供了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各孔工作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一、情况我队在三个矿区的石灰岩中,进行了石膏普查的钻探工作。共施工24个钻孔,完成钻探工作量13000多米,平均孔深550米左右,最深孔为693米。优质孔率1982年为82.4%,1983年为100%。该矿区地层,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及中生代石炭纪泻湖沉积的石灰岩类地层。岩石硬度平均在3—4级。由于受风化剥蚀、溶蚀、及淋滤作用的影响,地层复杂多变,溶洞极为发育,大多在孔深350米以上,要遇到大小不同的溶洞和断裂带。最大的溶洞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工业和民用建筑设备,管道安装,在地板和墙壁上打不同方向、不同直径钻孔的需要,1981年7月至1982年11月,由勘探技术研究所设计、无锡探矿机械厂试制,完成了两台样机的研制任务。同时无锡钻探工具厂研制了φ51、φ83、φ152三种规格的配套薄壁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1982年12月~1983年  相似文献   

19.
张晓西  梁庆煜 《探矿工程》1984,(2):14-16,47
我队从1980年起逐步从金属(主要是铁)勘探转入煤田普查施工。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钻探质量差(主要是煤心的采取和品质)、效率低一直是我队钻探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1982年,完工钻孔13个优质孔率仅46.2%,台月效率仅286米,纯钻进时间仅27.5%。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队生产被动局面,加快煤田勘探速度,从适应四化建设对能源的需要,我队去年在宁东煤田矿区开动一台S75绳索取心试验钻机,探索这一钻进方法应用于煤田钻探施工的可能性。并与  相似文献   

20.
导爆管起爆系统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电起爆器材。现已广泛应用于露天和地下微差爆破工程以及其它没有瓦斯和矿尘爆炸危险的爆破作业。我队从1982年9月起将赣州冶金化工厂产的1~(MS)~18~(MS)等18种段别的导爆管—毫秒雷管和传爆雷管应用于探矿坑道中的爆破作业,经过两年多的应用实践表明:导爆管起爆系统适用于探矿坑道,实现了爆破作业一次点火既安全又可靠,并且有爆破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自1984年5月中旬起,我队井下作业已全面推广应用导爆管起爆,停止了火雷管爆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