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市螺洲地热为隐伏地热,综合分析螺洲地热的物探、钻探、浅层测温等资料,总结了螺洲地热的分布范围、储存条件,地温场、化学场特征及热储模型,提出该区寻找地热的标志和找热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根据青岛地区50多个地下水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进行了地下热储温度的推测,结合遥感解译、测温、地质背景条件等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地热远景区,即温泉地热远景区、黄家山地热远景区和流亭地热远景区,这3个地热远景区均分布在N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上。通过对该区地热地质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其热储概念模型属深循环对流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伽马射性脉冲计数和米测温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已知温泉附近伽马射性脉冲计数和米测温特点:张性断层上方具有较高的伽马射线脉冲计数;在脉冲计数最大测点做伽马能谱测量得出该地铀元素含量较高;米温结果显示该地具有较高的热背景值。依据上述特征,在同一断层的另一泉水出露地区,开展了伽马射线脉冲计数和米测温工作,但伽马射线脉冲计数较小,米测温没有发现有利的地热背景值。泉水化学分析表明,未知区泉水来自浅地表水。地表露头也显示该处断裂后期改造强烈,且形成长达300m的压性断裂带,不宜形成储热构造。  相似文献   

4.
吴江  李思田 《地球科学》1993,18(6):725-734
本文通过现代居里面与高温热水泉的分布,钻孔测温资料以及华面不同时代花岗石带的分布,证明了右江盆地域处于地热异常区,分别根据广布于本区的上二叠统煤层的镜质组反射率,下三叠统中牙形石的色变指数,编绘了趋势性等值线图,并建立了变质古地热场,阐述了这一古地热场与成矿地热场之间的关系,最后作了两项应用:(1)结合成矿温度研究右江盆地域金矿层位的分带性,并提出一种预测思路;(2)推断陷伏岩体的存在及其埋深 ,  相似文献   

5.
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及其相间山地具有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地温梯度大,地热勘探钻孔在基底均见花岗岩,盆缘山地隆起断裂对流型温泉呈带分布,水温高,也出露在花岗岩中。对其热源机制的认识目前存在分歧。本文对地幔型热源提出质疑,认为花岗岩放射性生热为壳内热源并提出地化依据;同时,用地热钻孔测温曲线和地球化学地热温标对热储温度和深度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周边山地属中温地热系统,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具高温地热系统,其钻孔井底测温已达175~180℃,是干热岩开发的优选地段。  相似文献   

6.
地震预测的新方法─—简易黑罩法简介张治洮(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地热(地温)观测作为地震监测前兆方法之一,在80年代后期已逐步推广.目前地温观测大体分为3个层次.一是中深层次,测温深度在10m以下,包括温泉水温,被认为是来...  相似文献   

7.
利用ATmega8单片机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检测几百m钻孔内地下水温度的数字式测温仪,能连续测量孔内某一点处的地下水温度。现场试验表明,这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能解决浅层地热井温度检测的问题。介绍了该测温系统的测温机理、结构组成及其在地热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大于200 ℃高温环境下的测温难题,为高温地热和干热岩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利用铂电阻测温技术和真空绝热保温技术研发了存储式高温高压钻孔测温仪。该仪器设计适用工作环境温度为300 ℃,耐水压100 MPa,主要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钻孔测温。在广东惠州惠热1井和青海共和GH-01井进行了实测应用,满足目前钻遇到的孔底温度的测温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沙田地热勘查中,采用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量等方法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利用物探中电法、浅孔测温方法的成果结合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区内地热赋存条件,对区内寻找地下热水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钻孔测温不仅是地热研究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火山学、地震学、永久冻土学等方面也均有科学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钻孔测温资料在研究某些矿区岩溶水方面的应用介绍一些情况,並提出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3)
舒茶镇位于安徽省舒城县东南部,在安徽省著名的两大温泉庐江东汤池和舒城西汤池之间。为对该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大地电磁测深、RaA测氡和浅层测温三种方法对勘查区的物理场进行了分析:结果可知:勘查区导水断裂规模小,且后期岩浆活动顺断层破碎带侵入,对导水通道造成一定影响;勘查区水质、水温和浅层测温均未发现异常,地热开发前景不乐观。但发现勘查范围内的舒茶中学井水锶和偏硅酸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勘查地热田的物、化探方法很多,但能用简便而有效的野外工作方法来勘查地热田,是我们地热物探工作者多年的愿望。我院地热物探科研室于1982—1984年先后在湖北英山县和福建漳州地区进行试验研究,应用1米测温结合钋、汞样品分析取得良好效果。 在土壤中打1米深的孔进行测温,同时取土样分析~(210)Po和Hg含量,发现三种方法获得的异常吻合甚好,并确定了构造破碎带的位置。地下热水主要受构造控制,~(210)Po和Hg高含  相似文献   

13.
物探方法在济南市鸭旺口地热普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探方法在济南市鸭旺口地热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利用重力、磁法圈定了大张庄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利用电测深曲线和视电阻率断面图划分了地层,推断了基岩中的隐伏断裂构造;利用浅层测温确定了地热异常带。物探方法简便快捷,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地热物探科研室近年来地热物探工作经验,提出一个简便、有效的城区地热物化探工作方法系列,即1米测温法、汞法、钋法加电法的方法系列。其中,以前三种方法组成一体为主,电法为辅,视条件允许配合。电法又包括了双极—双偶极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和自然电场法,以双极—双偶极法为佳。文中简介了该方法系列的实质、特点和实验研究的效果与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何生  陶一川 《地球科学》1995,20(3):328-334
根据实测地温资料和岩石骨架热导率测试结果对本区今地温场的特征进行限分析,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反演古热流、成岩期原生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磷灰石裂变烃迹的热中分析研究了本区的地热演化,所获得的认识对松辽分地东南隆起区的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文登-荣成-威海地区深部地热资源调查”项目是“山东省2018年度38个省直地质勘查项目”之一,总体目标是通过小口径深部钻探技术来完成3000 m测温孔的施工,为地热地质调查、钻孔测温、岩心热物性及放射性元素含量测试等工作提供通道和具体实物资料。本文结合3000 m小口径地热探孔的施工进程,系统介绍了该深孔的钻孔结构、施工设备、钻探工艺方法及关键技术等内容,重点针对严重破碎带、高应力复杂地层条件的泥浆技术、深孔钻头技术等展开了试验对比和分析研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孔内复杂难题,配套研究的长寿命高效钻头提高了钻孔施工效率,减少了钻探成本投入。论文还探讨了深孔地热钻探的“现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3)
共和-贵德盆地,盆缘隆起带断裂对流型温泉具有呈带状分布和温度高的特征,据地热温标计算热储温度接近或低于150℃,属中温地热系统;盆地传导型地温梯度大、地热钻孔已多处见花岗岩,推断存在干热岩。开钻对干热岩勘查,但从目前钻孔测温资料分析,地温梯度计算所采用的平均值偏大,致使热储估算深度偏浅。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地温梯度估算热储深度较为接近实际测量值,预测在3 000 m深度达不到150℃,仍属中温地热系统,这将对干热岩勘查及其经济效益评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明忠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50-51,57
根据位于河北邢台东部太行山前大断裂东侧的金地热1号井的水质化验资料和测温资料,邢东地热水为镭、硅、氟、硫酸钙钠型高热复合矿水,具有较好的医疗价值,为核试验之前降水而成;地热温度随埋藏深度而自然增高(埋深2 900m时,井温89.9℃),其地热类型属于盆地型中低温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已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正在深入开展这一工作。地表浅孔测温是地热勘查方法之一。为解决没有专门的地温测量仪器的问题,我们于81年5月开始研制数字地温仪,82年4月出了三台样机,经北京计量管理局试验检定通过。  相似文献   

20.
测温法是研究地球热场分布最直接的方法。地球内部热源的强度与分布,直接影响地壳表层温度场的分布,特别是在地壳表层存在局部热源,如地下热水储集层、含油气构造与火山、岩浆活动以及其他某些矿床都会使地热场的分布产生异常。在稳态的钻孔中进行测温,分析地下热水活动规律或油气储集层的分布状况,效果是明显的。在普查工作中,钻孔很少甚至没有钻孔时,在表层进行温度测量,亦能反映地下较深处局部热源位置与分布。但表层测温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工作中如能区分各种干扰因素并进行校正,将会取得良好效果。现仅就测温法在地热田与油气田勘查中的应用,并着重对浅层土壤测温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