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废钻头复新     
1.利用废锁接手,废钻杆接手,做三翼钻头把锁接手已废的那丝一端锻打成圆锥形,把废钻杆接手打成翼片,再把翼片焊到锁接手上,找中心线车外圆,铇槽即成(如图1)。2.废合金钻头焊接翻新将二个废合金钻头(长度不足35毫米)的底部车成如图所2示的形状,将其中一个磨损较重的钻头丝扣部分车去,如图3,再将已车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道姆矿在掘进天井时使用喷射喷嘴降尘,其天井倾角为 50°斜长一般不超过60米,天井断面1.5×1.5米,天井内设有人行间和废石间,凿岩是在木板台上进行,板台距工作面2.1米;每个工作面有二名凿岩工,每人使用一台75毫米的上向凿岩机;用0.8-3米长的钢钎,十字形碳化钨钎头。喷射嘴包括内外两个管,内管通以压气,当压气从喷嘴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蛇纹石族矿物及其热转变产物的红外光谱。在室温下斜纤蛇纹石,正纤蛇纹石,叶蛇纹石和利蛇纹石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光谱。在结构资料基础上,我们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光谱差异。无疑,红外光谱是区分各种蛇纹石矿物的有效手段。 样品加热到600—700℃时,3680cm~(-1)羟基带消失,这表明在该温度下蛇纹石矿物完全脱羟。与此同时,光谱中出现橄榄石870cm~(-1)的最强带和一个宽带1000cm~(-1),这说明蛇纹石已部分地转变为晶质橄榄石和形成一个无定形的中间相。800℃时,1060cm~(-1)新带的出现标志着顽火辉石的生成。在所有加热样品的光谱中都没有发现SiO_2吸收带,故可认为,在蛇纹石的热转变过程中没有出现SiO_2相。  相似文献   

4.
利用YJ-3000t和JL-3600t多顶砧压力机,以哀牢山造山带南部红河县大白能—乐育剖面上的天然块状斜长角闪岩为初始样品,在950℃、1.0~3.5GPa、恒温20~300h条件下进行了两个系列的斜长角闪岩块状样品脱水部分熔融实验:(1)保持温度T=950℃,加热时间t=100h不变,改变压力(1.0~3.5GPa)的实验;(2)保持温度T=950℃,压力p=3.0GPa不变,改变加热时间(20~300h)的实验。结果表明,1.0~3.5GPa、950℃、恒温100h的条件下,随压力升高,斜长角闪岩中依次生成了单斜辉石+石榴石+熔体的矿物组合(1.0~1.5GPa)和单斜辉石+石榴石+熔体+硬玉+SiO2矿物+蓝晶石(2.0~3.5GPa)的矿物组合。3.0GPa、950℃条件下,随加热时间增加,实验产物中依次生成了单斜辉石+石榴石+熔体+硬玉+SiO2矿物+蓝晶石的矿物组合(20~100h)和单斜辉石+石榴石+熔体的矿物组合(150~300h)。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结构决定了实验产物中新生矿物和熔体的分布。依据实验产物的矿物组合和新生矿物的分布特征,讨论了950℃、1.0~3.5GPa、恒温(20~300h)条件下,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过程的结构变化、变质反应以及石榴石冠状体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变质作用的p—t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锡林郭勒杂岩出露于华北地台北缘晚古生代褶皱带内,形成于1.3-1.0Ga,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以及变粒岩夹透镜状或脉状斜长角闪岩组成,具角内岩相变质,原岩以钙碱性系列火成岩为主。通过对其中角闪岩及片麻岩中的长石、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研究,计算出其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为540-550℃,压力为0.5-0.6GPa。  相似文献   

6.
刘飞  孙晓雯 《安徽地质》2005,15(2):135-139
天堂寨风景区西庄地热田经过普查和勘探,打成一口单井自流量为319.04m^3/d,井口水温54℃的热水井,水质类型为含氧锂偏硅酸硫酸钠钙型中低温高矿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探明地热田最大允许开采量为648m^3/d,地热田产热能力为1.084MW,属于小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7.
笔者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加热台等技术,对河北承德黑山P2_1ca顽辉石的相变过程进行动态观察,证实了P2_1ca斜方辉石是Pbca斜方辉石的同质多象低温变体。相变温度在800~900℃之间。这一变相是通过P2_1ca斜方辉石晶体结构中四分之一呈S旋转的Si—O四面体链改变为O旋转类型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1.利用50毫米废钻杆切断成325毫米长,经过加热锻制,将其一端车制尖丝公扣,另一端车成42毫米钻杆的内丝方扣,作为变丝接头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辉石中结构羟基变温行为的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观察了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中结构OH在原位连续加热、降温和阶段加热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了缺陷氢在晶体结构中的位置及其结合机制。样品为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普通辉石巨晶和橄榄岩包体中的斜方辉石。温度从室温升到500℃,间隔100℃。实验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红外谱图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同,即:OH的伸缩振动峰位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向低波数移动,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峰位的移动主要受H所取代的阳离子的位置或晶格空隙的热膨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测量铁矿石样品灼烧减量,对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速率和工作气氛等工作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立TGA法适宜的工作条件为:20℃/m in加热至1 000℃,保温30 min,全程选用高纯氮为工作气体。对多种进口铁矿石样品采用TGA法和常规马弗炉加热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表明,TGA法具有方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范围宽、样品消耗量小等优点,且可以清楚监控样品失重全过程,为铁矿石挥发分的成分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西藏丁青玻安岩类深成岩的辉石和新喀里多尼亚玻安岩的斜顽辉石进行了矿物学工作及高分辨电镜观察。丁青斜方辉石堆晶岩辉石的超微结构包括:单斜辉石的(100)双晶、斜方辉石a/4平移畴结构及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相转变。玻安岩斜顽辉石典型超微结构是(100)双晶。由矿物的碎裂、错动以及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相变中只出现偶数倍单斜辉石等表明:矿物结晶及成岩过程中曾受应力作用、后者可能与岩石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由辉石成分计算的地质温度表明,丁青堆晶斜方辉石岩的辉石是在高温下晶出、岩石固结温度是1013~1111℃,当它们在~1000℃下稳定时,斜方辉石出溶了单斜辉石片晶。将玻安岩斜顽辉石加热至1100℃后淬冷及按120℃/h速度冷却均未得到纯的斜顽辉石,可能斜顽辉石是原顽火辉石在应力环境中高温淬冷所成。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与成因分析   某工厂地热井属低温地热井,取水层位于新第三系(N)明化镇组(Nm),井深866 m,出水温度 45℃,地温梯度3.77 ℃/100 m, 水化学类型HCO3-Na型,成井时间为1997年5月。开采该井的初衷是:首先将井水由出水温度(45℃)直接加热至近沸,然后将其输送到使用处,这样利用,既降低耗能费用,又解决了工业用水,一举两得。但在运行过程中,锅炉及管道内部出现大量的白色炉垢漂浮物,阻塞管道,影响生产。为查明原因,对原井水、锅炉水及锅炉漂浮物(炉垢沉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表2。  相似文献   

13.
样品用1+1王水分解,在王水介质中,用泡沫塑料吸附金。在本单位定制水浴设备内进行水浴加热溶解,以1%硫脲-盐酸络合解脱金。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上,采用自动进样方式测定金。经国家一级分析标准样品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在乌鲁木齐冲洪积扇的中下缘,第四系地层厚达300多米,主要为卵砾石层。卵石粒径5~10cm,最大20cm 左右,其成分为砂岩、灰岩等。我公司在该区承担八口水井的设计施工,设计井深280米,终孔井径550mm;0~100米井斜不大于1°;下部井斜不大于2.5°。本文想就此工程谈谈使用阶梯牙轮钻头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成矿区带:敦煌成矿带(Ⅲ-15)。建造构造:侵入青白口系或新太古—古元古界变质岩地层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群。黑山岩体从上向下岩相依次为,橄榄辉长苏长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斜长方辉橄榄岩。岩石m/f值为2.37~5.86(崔进寿,2010)。黑山角闪辉长岩锆石U-Pb年龄(374.6±5.2)Ma(杨建国等,2012);大山头岩体U-Pb年龄(359.3±5.7)  相似文献   

16.
叶蜡石加热相变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叶蜡石20~1 300℃热处理产物进行系统的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的研究,发现叶蜡石加热相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主要物相及其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将叶蜡石的加热相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叶蜡石阶段(室温~660℃)、偏叶蜡石阶段(660~1 100℃)、不定形SiO2 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 100~1 200℃)、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 300℃).  相似文献   

17.
对青藏东缘新生代六合-香多地区高钾岩系中镁铁质深源包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表明:六合-香多镁铁质深源包体为中-下地壳变质岩。包体有5种岩石类型,即石榴透辉岩、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石岩,其矿物组合分别为Grt Di Hbl,Grt Pl Hbl Di,Grt Hbl Pl,Pl Hbl和Hbl Bt。包体具中-粗粒变晶结构,退变质作用强烈。石榴石主要为铁铝石榴石(Alm=64.86%~32.93%,Prp=41.80%~4.96%,Grs=35.83%~8.43%),发育后成合晶结构和角闪石冠状体。大颗粒石榴石内部保存有完好的生长环带,边部石榴石和小颗粒石榴石因受高钾岩浆热和流体的强烈改造致使其生长环带已被抹平;辉石为透辉石和次透辉石,富Ca(CaO=19.70%~24.64%)贫Na(Na2O=0.28%~2.72%);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斜长石成分变化大(An=0.90~82.95);云母为金云母(XMg=0.60~0.67),具有高Mg(MgO=14.20%~14.23%)的成分特征。温压估算表明,前3类包体主要来自下地壳,平衡温压较高(720℃~950℃,0.74GPa~1.50GPa);后两类包体主要来自中地壳,平衡温压较低(510℃~735℃,0.60GPa~0.98GPa)。包体属偶然包体,是起源深度大于50km的高钾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于20km~50km部位随机俘获的中-下地壳变质岩。  相似文献   

18.
填隙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与矿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较好地揭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的深部热环境及古地下水热历史。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第一个预选场深部花岗岩内填隙矿物的同位素、矿物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甘肃北山地区花岗岩深部至少存在两种环境:浅部花岗岩(0~150m)填隙方解石的δ^18O=-18.2‰~-15.8‰(PDB),δ^13C=-9.5‰~-8.4‰(PDB),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h)为140~160℃,包裹体的冰点温度为-2.5~-1.5℃,地下水可能以大气降水成因为主,且可能混合了盆地卤水并与花岗岩反应,形成温度、盐度(2%~5%,NaCleq)均较低的地下水;在350~550m区段内(深部花岗岩),其δ^18O值为-32.6‰~-17.6‰(PDB),δ^13C值为-10.5‰~-6.2‰(PDB),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较其上部的稍高,为160~190℃,而其冰点温度则较低,为-4~-3.2℃(盐度5%~8%,NaCleq),地下水类型为大气降水与盆地古卤水的混合,以大气降水为主。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和计算的古地下水氧同位素组成则进一步表明,花岗岩深部(350~550m)也存在两种温度环境:较低温度(140~160℃)、较高盐度(5.5%~8%,NaCleq)的地下水;较高温度(220~240℃)、较低盐度(3%~5.5%,NaCleq)的地下水,其地下水类型为大气降水和与花岗岩平衡的卤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石墨探针原子化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铋的方法。方法是在加热炉温恒定的石墨炉中,插入自制的附有干燥样品的石墨探针,使样品在恒温下蒸发和解离,避免了严重的气相干扰。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铋,抗干扰能力优于普通石墨炉原子化方法。灵敏度为3.4×10~(-11)g(1%A),可测定0.0xg/t以上的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陇山杂岩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秦岭-祁连山结合部位的陇山杂岩中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P-T温压计算、独居石和榍石U-Pb年代学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则识别出了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为峰期的变质矿物组合。通过传统温压计计算,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21LS40)和石榴斜长角闪岩样品(样品21LS42-1)的峰期变质P-T条件分别为700℃、0.72GPa和710℃、0.74GP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U-Pb数据表明,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独居石的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07~435Ma。石榴斜长角闪岩中榍石的下交点年龄分别为410±7Ma、409±5Ma和426±10Ma,榍石中Zr含量温度计的计算结果分别为750℃、751℃和748℃(假定压力为0.7GPa)。本文从变质作用的角度出发,将陇山杂岩与秦岭杂岩进行温压条件和变质时代对比研究,认为陇山杂岩与东秦岭杂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最后一期退变质作用和西秦岭天水地区的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类似,可能为北秦岭造山带的西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