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曾在某矿区的坑内和地表,使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以下简称人孕金刚石钻头),在7~10级的硅化白云岩、复杂角砾岩、板岩和辉长岩类岩层中进行水平孔孔内钻进试验,完成八百多米工作量,最深钻孔达213米,平均时效1.64米/小时,台月效率达470米,取得了较好的钻进效果,比同地区、同岩层的直斜孔人造孕镶金刚石钻进效率都高。这次实践、为今后在水平孔中推广使用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开辟了途径,同时也对钻进工艺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现将在施工中所取得的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效果好坏,钻头是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钻进效率,钻孔质量和经济效益。我队一矿区,区内褶皱,断层发育,施工的钻孔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垮孔掉块现象。地层属中寒武系,敖溪组,分三层:上部中厚层~薄层透镜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厚度210~350米,可钻性4~5级;中部为炭泥质层纹状白云岩含断线状黄铁矿,厚度25~40米,可钻性5~6级;下部为中厚结晶白云岩,裂隙比较发育,有硅化现象,岩石硬、脆、碎,为含矿层,可钻性7~8级,厚度70~87米,一般终孔孔深450~520米左右,矿层底板为层状白云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使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进行生产钻进以及试验过程中,有时发生孔内烧钻事故.此类事故一向被认为是由于对孔底冲洗、冷却不好造成的.后来,使用新加工的绳索取芯钻杆,丝扣接头基本不漏水,在水泵正常送水的情况下,仍发生烧钻事故.可见,烧钻事故的原因,并不单是孔底冲洗、冷却不好,而且还与钻压及转速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在正常钻进情况下,加大钻压的同时,相应降低转速,或加快钻速的同时,相应降低钻压,也就是说,使孔底钻头在良好冲洗、冷却条件下,保持着适当的钻压和转速,这样,既能延长钻头使用寿命,防止烧钻事故,又能得到较快而稳定的钻进速度.因而,合理确定钻压和转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局地质四队某矿区的矿层上部,覆盖着一层四、五百米厚的火山岩—主要为晶玻屑凝灰熔岩,结构致密完整,可钻性均在十一级左右,是一种岩石坚硬、研磨性弱的“打滑层”。在这种地层中,先后采用胎体硬度为中硬和软的、金刚石强度12000~18000公斤/平方厘米的60~#~100~#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效率都很低,一般钻速在0.05~0.20米/小时,最高也只达到0.40米/小时,有的钻头就是打滑不进尺。平均钻头寿命为6.34米,最高13.27米,最低1.38米,严重影响小口径钻探的效率及其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人造金刚石烧结孕镶钻头的寿命及效率,主要取决于人造金刚石的性能及胎体的组织、性能。当然,钻进工艺和操作技术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我队皇城山矿区ZK202、ZK31两孔都曾出现过数层坚硬岩石,即硅化非常高的硅英岩、钾化花岗岩等,可钻性10~11级,研磨性很小。使用天然孕镶和人造孕镶钻头,平均时效只有0.4米左右,“打滑”现象比较严重。虽然采取加大压力,增加冲洗液中的岩粉含量,迫使金刚石出露,但效果都不理想,反而加剧了钻头高度的磨损。后来,我们选用了武汉地院人造电镀金刚石钻头,在岩石相同,操作规程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压力稍小,500~700kg),明显地提高了钻进效率,防止了“打滑”现象,平均时效提高到1.01米。人造电镀钻头、天然孕镶 相似文献
13.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八一二队和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研究所协作,对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进行了研制及试验。两年来,摸索出一套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制造了几批钻头,并在安徽省铜官山矿区火成岩地层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超过了冶金部钻进硬岩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金刚石钻头损坏主要根源是热损伤(金刚石碳化)和磨料磨损(金刚石脱落),而其磨损过程的一般规律都遵循三个阶段:初期磨损段(初磨或磨合段)、均匀磨损段(正常磨损段)和急剧磨损段(非正常损坏段).图1所示为钻头典型磨损曲线.图中AB线段为初期磨损阶段,初期磨损率tg a_1是变化的,逐渐趋于稳定:BC线段为均匀磨损阶段,其磨损率tg a为常数:CD线段为急剧磨损阶段,其磨损率tg a_2比tg a大得多. 相似文献
18.
19.
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在弱研磨性的中硬以软的岩层中(如结晶灰岩、灰岩、白云岩及泥质页岩等)钻进,其小时效率比较低,一般在1.0~1.4米/时左右.当使用软胎体钻头钻进时,钻头寿命又较短;胎体稍硬一点(如HRC35以上),钻进效率又不高;胎体太硬(如HRC45以上)金刚石又不易被磨出刃来,以致出现所谓的“打滑”.根据上述情况,现场工人采用“硬磨软打”的方法,即在研磨性岩层中钻进一段,使钻头上的金刚石磨出刃来,然后在软岩中打进尺,这样既提高了钻进速度,又延长了钻头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