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水平定向钻进非开挖铺管的回拖阻力异常增大往往是钻孔缩径抱管所造成.分析了影响缩径抱管应力的因素:主要是孔内泥浆压力与地应力之差、土层的弹性模量、蠕变性、时间和泥浆失水量;籍此建立了"零失水"状况下计算抱管应力的经验公式,并对泥浆失水造成的影响做了探讨;从综合控制孔内泥浆压力、采用强降失水泥浆体系、紧凑施工作业时间、提高泥浆的润滑性等方面提出了降低抱管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刻槽取样大多数是用炭素钎子,其主要缺点是:1.钢钎消耗量大;2.需要专人进行修钎、拉风、运钎,而这些人是不直接进行刻槽取样的;3.由于钎子消耗快,运钎任务重,特别是要通过天井时,往往出现掉钎子的事故,很不安全;4.样品内断的钎头多,影响样品加工和样品质量。采用合金钎子进行  相似文献   

3.
南堡地区东营组一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孔低渗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强。本文采用实验室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程序,针对油田钻井和注水开发实际工作条件,进行了多种储层敏感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中孔低渗储集层在钻探过程中水敏和盐敏性突出,应针对特定井区的储层渗透性计算泥浆滤液浸入深度,对钻井施工进度提出要求;低渗透层泥浆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应减少泥浆浸泡时间,选用高效射孔弹,解除泥浆污染。  相似文献   

4.
手锤打眼的钎子形状,过去都采用“一”字形的。为了提高钻眼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凸”字形钎子代替“一”字形钎子,经过试验证明,其钻眼效率提高60%,因此现已全部推广。一、“凸”字形钎子的试验当钎子受到冲击以后,一定要克服刃口与岩石间的摩擦力和破碎刃口下的岩石,钎子方能刻入岩石当中,当钎子刻入岩石后,产生剪切力还破坏了刃口两边的岩石,同时炮眼四壁的岩石也受到破坏(这当中破坏可能是不明显的)。当钎子受到一次冲击后,必须转一次,以补充破碎刃口两边的剪切的岩石,根据  相似文献   

5.
我队烘炉工牛昌发同志根据已采用的各种钎子的使用情况创制了二差刃钎子。这种钎子由于兼有一字形钎子制造上的简易优点和高低刃钎子(三刃)打眼速度高的优点,所以试用有成绩后,得到了推广。一、二差刃钎子的规格形状如图:在一般情况下,各项规格如下表所列: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纤维素(即C.M.C)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泥浆中的一种处理剂,它主要是一种降失水与增粘剂,在低固相不分散性泥浆与分散性泥浆中均可使用,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每年用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用于钻井泥浆中的用量就达6000吨左右(石油部门5000吨,地质、煤炭、冶金部门约用1000吨左右),但是长期以来,它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易溶解,往往在钻探现场使用时,要予先浸泡较长时间后才能部份溶解,或者长期形成“面疙瘩”状,需加温后才能逐渐溶解,这样就给野外使用带来十分不便。七九年十月份,地质部赴日泥  相似文献   

7.
水平定向钻进(HofizontNDirecfionl Drilling,简称HDD)是采用安装于地表的钻孔设备。对于大直径管道来说,工程竣工后在钻孔和管道之间要留下300mm-400mm的环状间隙。要对泥浆固结后进行应力应变的分析,前提是要知道环空泥浆的固结时间。而传统测量环空泥浆的固结时间的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与缺陷,这也导致了时间检测上面误差较大,从而耽误了研究泥浆固结后受力分析的最佳时间。因此,弄清泥浆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非常必要,而目前国内在判定泥浆固结时间的方法上仍处于空白阶段。针对这一状况.本人设计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固结时间的判定,通过湿度传感器测量环空泥浆间隙的水蒸气含量进行泥浆固结时间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近来,人们对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后钻孔与管壁之间泥浆填充情况给予了关注。为解答该问题,本项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现场和室内实验,对钻孔与管壁之间泥浆填充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研究中选择了粘土和砂土两种土质,分别敷设直径100mm(4in.)、200mm(8in.)、300mm(12in.),材质为SDR17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61m(200ft.)。随后,按1天、1周、2周、4周、1年的时间间隔开挖管道,观察管道与钻孔孔壁之间土的填充情况,记录填充土体强度,评价泥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土样进行了现场和室内试验。本文介绍了此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可为水平定向钻钻孔环形区域完整性评价提供量化信息。研究表明:1)钻孔与管道之间的环形区域填充情况良好,较少有空洞存在。2)在周围土层的固结作用下,充填土土体强度随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9.
302勘探隊經過努力研究,改進了钎子的質量。在f=4~6的岩石中打眼,一面炮只須用1~2根钎子就够了。茲就其主要的加工過程和操作經驗介紹於下: 一、机械鍛钎 1.熱切钎子鋼:無論是切斷钎子鋼或切去舊钎頭,一律採用熱切法。加熱温度为800℃左右(櫻紅色),以防切斷部份鋼的組織受到破壞而發出許多細  相似文献   

10.
巫虹 《世界地质》1997,16(4):75-79
针对华夏门广场钻孔灌柱桩施工中有关循环用泥浆指标,围护桩施工方法等展开讨论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关于泥浆指标变动范围,围护桩施工的跳打方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水井钻进用泥浆作冲洗液时,由于孔内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下水头的压力,使部分泥浆渗透到含水层中,同时在钻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而且钻进时间愈长,泥皮愈厚。泥皮阻止了地下水流入井中,给洗井疏通含水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采用传统的洗井方法,即用机械震荡抽水破坏泥皮疏通含水层,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些难洗的机井,往往洗井时间长,出水量小,效果不理想。而采用多磷酸盐的洗井法破坏泥皮后,再用机械震荡抽水,则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对非分散低固相泥浆和无固相冲洗液作了反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分散低固相泥浆,固然可以解决复杂地层的坍塌、掉块等问题,效果亦颇佳,但综合分析,PAM无固相冲洗液具有如下特殊的优点:1.具有显著的防坍效果。2.不易被有害离子(Ca(?)、Mg(?))所破坏和影响,而泥浆则极易被Ca(?)、Mg(?)离子浸染后而变质,而且已受Ca(?)、Mg(?)浸的泥浆很难得到恢复,甚至恢复不了。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7,(3):85-86
“提钻灌浆”道理浅显易懂,执行起来也并无困难,但在行动上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这一措施一经采取,在某些情况下往往能立即改被动局面,收事半功倍之效。下面,试举我队近年来几个成功的或有直接效果的处理实例:例1:C_3异常ZK101孔,钻进至孔深720米,渐觉循环泥浆有增无耗,自然变稀,孔内岩粉增多,又未见孔内涌水,继后深部垮塌加剧,被迫停钻。分析:该孔90—150米内有小溶洞,伴有涌沙外溢,经改用泥浆止住。钻孔继续加深,管柱增多,提钻时因液面降,该段地下水及流砂回串孔内;下部400米处有破碎带,前段泥浆未被稀  相似文献   

14.
煤层注水中的水渗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层注水是煤矿矿井预防冲击地压的首选措施。本文将煤层注水中水渗流问题视为有动界面运动的渗流力学问题,针对厚煤层,薄煤层两种情况,分别用径向流.平面平行流导出了提前注水时间和流量的计算公式,为煤层注水预防冲击地压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队张德孝小组以胡祖才同志为首创造成功了一种木制脚踏打眼机,其优点如下:1.减轻了体力劳动。原来体力较强的双手锤工用14磅锤,只能连续打10~15分钟,用脚踏打眼机后可连续打50~60分钟;2.由于工作连续作业时间较长,因而减少了辅助  相似文献   

16.
短钎焊接法     
鑿岩使用的钎子最后總是將钎尾浪廢掉了。雲南分局三○三隊将折斷或殘餘的钎子,在接頭處分別車成凸、凹形錐體(如图所示),使其相互吻合,然後用氣焊焊接起來,  相似文献   

17.
我队在某地区施工的鑽井,地层是属古老的震旦紀砂岩与破碎严重的石灰岩,裂縫很大,往往层层漏水。用黄泥处理,一次投2~3汽車黄土仍不見效;換用40秒左右的泥浆或速效混合液及打洋灰处理,也全沒有效果,使鑽进工作受到严重威胁。如採用下套管的方法,由于換徑过早需扩孔,而住7至10級岩层使用合金扩孔,不但进度慢且耗費大量合金还有产生事故的危險。故此,我们採用了下塞鑽粒扩孔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适用范围;因地层裂隙或小型溶洞的漏水。准备工作:1.测准漏水位置。2.下入小径钻具排出孔内泥浆(用清水冲)。3.提钻后合上立轴钻杆,对准钻孔。4.将棉花或旧棉絮撕成块状,(根据孔径大小而定,不致中间膨堵为准)5.准备充足的稠泥浆(25/秒以上)。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等特点,属重大环境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地下水污染的环境影响,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所在场区的地质特征,采用注水试验确定场地内土层的渗透系数;建立数学模型对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并利用已知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对正常工况排水条件下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范围进行预测,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浅井采用火砖砌炉子通风,每个火炉要300多块砖,价值十多元,工程结束后,又要工人拆移,既浪费劳动力也很不方便。现我们都利用爆出的石块代替火砖,在浮土掘井时,在井边挖小洞,利用土层做炉壁,靠井这边用石块和黄泥浆封住。风筒安装在井口下部6-7公寸处。采用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既能及时解决通风问题,通风效率亦不受影响,并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