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第二分队某钻机在4月8号发生一次脱落钻头的孔内事故(厚壁钻粒钻头长为370毫米),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注意而连续造成两次事故加事故。一次是在扫钻头内岩心时,把一根1.5米长的50毫米钻杆掉入孔内,后来,在下50毫米的雌形矢锥捞钻杆时,又将矢锥上部异径接手丝扣部分断掉。这样一来,事故就比较严重,更加复杂,难于处理,先后采取很多方法处理都无效。这种严重的复杂事故如处理不当,就有报废钻孔的可能。在分队党支部具体领导下,召开了技术研究会,经过大家认真详细分析研究。决定采取孔内爆破法扩大孔径来处理,结果,仅用  相似文献   

2.
任何形式的钻头在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井底破碎岩石过程中都会很快地磨损。为了更换磨废的钻头,便从井中将整个钻杆柱分段(立根)提取出来,这要花费许多时间。  相似文献   

3.
1998年 ,我队承担了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云南腾冲梁河地域资源调查”项目中的钻探施工任务 ,在施工 6号孔的过程中 ,钻进到 1 0 3m孔深时 ,在 45 34m处发生 71mm绳索取心钻杆折断事故。在断头孔段 ,钻孔直径为 75mm ,因该孔段岩层裂隙发育、掉块等原因 ,钻杆断头严重偏离原钻孔轴线 ,经用 71mm绳索取心钻杆和 50mm普通钻杆带锥具打捞均告失败 ,无论带锥具的钻杆呈直或弯曲状态 ,均无法找到钻杆断头。后采用调整下入孔内的 71mm绳索取心钻杆的上下顺序 ,带同径马蹄管的方法 ,找到一种钻杆排列顺序才使马蹄管插入钻杆断头 ,但…  相似文献   

4.
钻具折断是钻探中常见事故,有时钻杆断头弯曲于溶洞或坍塌成“洞”的孔段,很难找到断头。为了扶正钻杆和找到断头,通常下钻杆勾子去捞取、扶正。这种钻杆勾子由于上部套管和孔径的限制不能增长,如上部是108套管,在91孔径中勾子最大长度就不能大于95毫米,否则下不去。由于勾子长度小,在大溶洞中捞取钻杆就不起作用。为了捞到钻杆,必须加大勾子的长度,尽可能使勾子和孔壁能碰到,这样钻杆就易于找到。为此目的,我队工人总结了实践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反循环钻进技术的实质,就是在于能以较小的功率和设备能力,使孔内冲洗介质达到一定的上返速度,完成较大口径的钻进排除钻屑工作,有利于提高排除钻屑的效率,从而提高钻进速度,例如向内径为105毫米的钻杆内送入4米~3/分,压力为5.6公斤/厘米~2的压缩空气,混合器沉没到一定深度条件下,钻杆内泥浆上返的速度可达到1.5~3米/秒,携带排出钻屑的粒径可达90×80×50(毫米),从而大幅度减少重  相似文献   

6.
黄河远古故道,流砂层厚达530米。我队曾在此施工一孔,设计孔深800米,使用细分散泥浆,石灰钙处理泥浆。由于无法保持井壁完好,形成的“大肚子”使钻杆经常在孔内折断而找不到事故头。后来在一次孔内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处理时间较长井壁严重垮塌,使事故越来越严重,十几米长的立根断入井  相似文献   

7.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8.
钻杆,象其它机械零件一样,为了回转时平稳,需要进行润滑。金刚石钻进时主要用水并在水中加入各种润滑剂。但在漏失条件下,孔内无水或有坍塌情况时,则宜用钻杆润  相似文献   

9.
刘海斌 《探矿工程》2011,38(4):25-27
总结了广西资源县沙子江矿床深部及外围铀矿普查钻探施工技术。在花岗岩地层钻进中,解决了孔内漏水、掉块、垮孔及金刚石钻头寿命短、钻杆和钻杆接头磨损、钻孔弯曲等一系列问题。为在花岗岩地层钻进中积累了宝贵的钻探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金刚石钻探广泛地使用着46毫米和56毫米(冶金系统为47和57)两种口径。46毫米口径配43毫米钻杆,56毫米口径配50毫米钻杆,我队对这两种口径及57毫米口径均配43毫米钻杆进行了对比试验,经两年施工看出,57毫米口径施工的钻孔岩石虽既硬又碎,但平均台月效率、钻头平均寿命、岩矿心采取率都超过了47毫米口径,钻孔弯曲率也低,其优越性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我队在集安高台沟石膏矿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孔深320米时,由于下钻时钻杆丝扣没上紧,造成中途回扣跑管,加上孔内不清洁,致使粗径钻具被埋。处理这一事故时采用拉、打、顶都没起效果,最后决定反出钻杆后扩孔。反钻杆过程中,由于孔深,钻孔弯曲,反劲很大,以致先后出了两起严重的人身事故。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2.
钻松软而不稳定的岩层时通常用泥浆冲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采取岩心,往往进行干钻。为了抵消冲洗液柱的静水压力,在提升钻具之前往钻杆中投入小圆球,因而钻杆中保留有冲洗液。拧卸立根时冲洗液从钻杆中流出。喷溅在工作地点、工人身上以及装置和工具上面。  相似文献   

13.
反钻杆一例     
我们在某山区打水井,所钻岩石除地表两米多的冲积层外,其余都是坚硬的花岗岩.钻孔下好孔口管后用直径225毫米钢粒钻头钻进.由于岩石坚硬,钻头直径大,所以孔内阻力很大.使用3ИФ650型钻机,50毫米钻杆,每次提钻扭卸钻杆锁接头丝扣时,用1米多长的扳叉,3~4人才能卸开,可见钻杆受的扭力是很大的.有一钻孔钻进至64米处,因孔内岩粉多,在取心时发生了埋钻事故,曾用吊锤打了1个多小时,但毫无效果.后用千斤顶处理,又把钻杆从上部顶断.不得不决定将钻杆反回,可是扭坏了三个丝锥费了很大的力气一根钻杆都没有反上来.最后利用钻孔口径大的有利条件,又下了一套钻杆,在它的下端锁接头上焊了直径20毫米、长140毫米的三根圆钢,互成120°(如图),下  相似文献   

14.
在钻探施工中,钻杆折断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当折断钻杆处钻孔严重超径或孔壁上有沟槽,钻杆断头紧靠孔壁或沟槽时,在处理过程中往往找不到钻杆断头. 对找不到钻杆断头事故的处理,若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均无效,可采用冲击法处理.冲击法是冲打折断钻杆的下部,改变其断头位置的一种方法. 冲击法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配一套1.5米左右的粗径钻具下入孔内,并使之超前折断钻杆头十  相似文献   

15.
钻进过程中,粗径钻具因折断、糊钻、埋钻或受孔壁掉块挤夹脱扣而掉落孔底,采用带丝锥的反丝钻杆处理,易损坏钻具。简便的方法是:把端面加工4~5个矩形或偏斜水口的岩心管直接下入孔内;在事故孔深附近慢速下放,用管钳在孔口轻轻晃动,回转钻杆柱,把钻具套装入岩心管内。岩心管能顺利下至孔底,说明钻具已被装入。不开泵  相似文献   

16.
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中,常发生钻杆折断事故。一旦钻杆断口不齐,发生劈裂或磨成喇叭状,下公锥难以攻丝,同时容易将断头部断续撑裂,使事故变得复杂。由于使用的钻杆与孔壁间隙甚小不能下母锥处理,我们研制了这种螺杆打捞器。一、结构与使用方法螺杆打捞器是由螺杆(1)、滑动垫(2)、上锥套(3)、涨筒(4)、下锥套(5)、防转管(6)等组成,如图所示。在绳索取心钻进中,当使用的φ56内外平钻杆发生折断时,用φ42钻杆连接螺杆打捞器下入孔内,通过断头进入φ56钻杆内。螺杆打捞器下部的防转管  相似文献   

17.
胶箍钻杆是我队一项比较成熟的经验,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它不仅是保证钻杆在孔内正常回转,减少钻杆拆断事故,同时促使钻杆在孔内以良好状态回转,保持钻具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与辽煤9型塔上无人提引器配套使用,我们设计成一种拧在钻杆锁接头上的固定卡头,可随钻杆立根下孔,每次升上或降下钻具时,不必再拧卸卡头。只要插好垫叉,挂上提引器就可提升。经二年来的试验效果是良好的,我公司已基本全面推广。一、固定卡头的优点1.可以代替活卡头,减去了用活卡头时每次上下钻具拧卸的麻烦;2.能预防孔斜,因它随钻具下孔,直径大,钻具旋转稳定;3.减少钻杆锁接头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一般的能延长锁接头寿命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双壁钻具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双壁钻具的特点双壁钻具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用于水文水井钻探是一项重大技术改革。传统的钻进方法由于钻杆内和钻杆外环空间面积相差太大泥浆泵排量小等原因,冲洗液不能达到所要求的上返速度。因而水文水井钻探用正循环钻进,往往不能获得高的钻进效率。另外需要取心或取样时,还必须把全套钻杆从钻孔中提出地面,取出样品后,又要将钻杆再下入孔内方能钻进。若就是用绳索取心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绳索取心的特点绳索取心又叫不提钻取心。它的最大特点是取心时不需要提升孔内钻杆,而在钻杆内借助专用打捞工具(打捞器)把装满岩心的内管捞取上来获得岩心。绳索取心钻杆除了和普通钻杆一样,在钻进过程中传递和承受拉、压、扭等应力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内外平。保证取心钻具在钻杆内顺利通过。2.壁薄。增大内管和钻杆的间隙,减小取心钻具在钻杆内的升降阻力,并且增大岩心直径,减小钻头壁厚。3.绳索取心钻头壁厚(10.5毫米),所需钻进压力较大,因此,应能承受和传递比普通小口径钻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