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冀东金厂峪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冀东金厂峪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属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构造体制,在与国外太古宙绿岩带镁铁质岩石中石英脉型金矿进行地质对比后,认为该金矿属于活化绿岩带金矿。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特点和成矿时代等基础上,认为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并提出了金厂峪金矿床的两期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与剪切作用有关的脉状金矿床,主要产在太古宙以镁铁质火山岩为主的花岗岩—绿岩带内,少数产在元古宙绿岩带。矿床常常群集在大约100平方公里范围的矿区内。在花岗岩—绿岩带和矿区内,这些矿床在平均大小、分布规模上存在系统的差异。最有经济意义的矿区的容矿岩是原生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包括科马提质橄榄岩、玄武岩和球颗玄武岩。其它出现的岩石有长英质斑岩岩株和岩墙及含复矿砾岩的碎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的佳木斯隆起带西部分布着一套在早元古代裂谷环境下形成的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具有一般绿岩带的岩石琢沉积旋回特征。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的影响下,在绿岩带的不同层位和构造部位,形成了与绿岩带的演化息息相关,在成因上密切联系,空间上规律性分布的一组矿床,构成了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金,铁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4.
罗迪柯  陈靖  姚仲友  匡福祥  姚春彦 《地质通报》2017,36(12):2197-2207
圭亚那地盾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克拉通的北部,其北部广泛发育太古宙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主要岩石组成为花岗岩、片麻岩和英云闪长岩,古元古代变质超基性-基性火山岩-侵入岩、其他变质火山岩等。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良好的绿岩型金成矿地质背景,产生了大量的金矿床。通过总结圭亚那地盾北部绿岩带的岩石特征、成岩时代和构造演化历史,对委内瑞拉埃尔卡劳金矿、圭亚那欧迈金矿和苏里南罗瑟贝尔金矿进行典型矿床剖析,系统研究了该区绿岩带型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流体及成矿年代学特征,建立了区域绿岩带型金矿成矿模型,并在分析找矿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圭亚那地盾北部的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绿岩带型铁磷矿成矿构造环境、含矿建造、矿床地球化学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类矿床含矿建造原岩主要为岛弧一拉斑玄武岩,变质后容矿岩石属碱性-铁质、铁镁质系列。容矿岩石中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岩石中不相容元素明显富集(Ba、Sr、Zr、P),相容元素(Cr、co、M)亏损。稀土元素含量高,模式图为向右倾斜平滑曲线,Ce轻度负异常。根据目前我国北方内生低品位共生铁磷矿开发利用情况,华北地台绿岩带型铁磷矿综合利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6.
矿床位于金城洞晚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的北西缘。矿床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处于韧性剪切带构造活动强烈的中间部位,赋矿围岩为蚀变的縻棱岩带。矿体与石英脉有空间和成因联系。生产勘探新探获的金矿体主要产于Ⅱ号矿化蚀变带内,762米中段以下,具分段富集、膨缩、尖灭再现的特征。矿床在达到中型矿床的基础上,有望继续扩大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7.
<正>绿岩带是太古宙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中产出绿岩型金矿床、VMS型铜-锌矿床、BIF型铁矿床及铜镍硫化物矿床,故一直以来备受地质学者的关注。在我国绿岩带主要分布于五台、冀东、阜平、鲁西、辽北、辽西等地区(沈保丰等,1994),其中辽北的清原绿岩带是我国唯一一个,也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发育VMS型矿床和BIF型矿床的绿岩带(万渝生等,2005a),因此对该绿岩带  相似文献   

8.
杨豹  毕守业 《吉林地质》1993,12(3):24-31
吉林省南部晚太古宙绿岩带位于龙岗古陆核南部边缘,它包括板石沟、四方山和旺文川绿岩带,其岩石主要为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和变质长英质火山岩,反映出具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另外,本区绿岩带岩石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龙岗古陆核北部边缘的夹皮沟绿岩带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两者成岩环境不同。本区绿岩带斜长角闪岩属板内玄武岩,其成岩环境与大陆裂谷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9.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选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亩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成矿系统初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造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张宣地区的东坪金矿赋存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与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的接触带附近岩体一侧,是与碱性若有关的新型金矿床。通过对该区岩石的含矿性、稀土元素.Sr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东坪金矿的形成与花岗岩一绿岩带的活化再造作用有关。其金质来源除幔源外,还有部分来自碱性岩形成时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的重熔。含金质高的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熔入岩浆后,随碱性岩的演化而富集,在岩体边部的构造有利部位形成超大型金矿。这类矿床与绿岩带的发展演化有关,属于与碱性岩或减质交代岩有关的绿岩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目前乌拉尔地质局正在对建筑和非金属材料矿床进行着大量的勘探工作。普查和勘探这些矿床时孔深通常不超过30米,只有在Ⅰ—Ⅳ级的软和疏松岩层为50米。乌拉尔地质局浅孔钻进量每年达到20—24万米。正在利用各种钻进方法:无冲洗液回转岩心钻、缓慢回转钻、冲击打入钻、冲击绳索钻、螺旋和振动钻。表1示出乌拉尔地质局在普查和勘探矿床时的钻进资料。从表1中可见主要工作量为无冲洗液回转岩心钻进以及振动和螺旋钻进。一九六五年乌拉尔地质局推广使用直径172—225毫米钻头的回转钻进。使用ЗИΦ-650М和ЗИΦ-1200МР重型  相似文献   

13.
赵爱林 《地质与资源》1992,1(4):280-281
1区域地质Taivaljarvi Ag-Zn矿床产于芬兰东部太古宙绿岩带南部的Tipasjarvi绿岩带中.  相似文献   

14.
该花岗岩—绿岩带位于内蒙武川县境内,是华北陆台北缘花岗岩—绿岩带的一部分。花岗岩—绿岩带主要由花岗岩及花岗质片麻岩系组成,构成绿岩带主体的上壳岩系被花岗质岩石所侵入、分离,呈似层状、大透镜状漂浮于花岗质岩石“海洋”之中。通过实地测量、构造解  相似文献   

15.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雁翎关组由科马提岩、角闪质岩石、变粒岩和含铁石英岩等组成 ,其原岩为一套超镁铁质镁铁质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沉积的表壳岩建造 ,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作用 ,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 ,是华北地台上一个典型的绿岩带。鲁西花岗岩绿岩带中分布有大小黄铁矿脉数十条之多 ,呈层状、透镜状或脉状沿片麻理方向展布 ,硫品位 3 .79%~ 3 1.6% ,伴生有用组分Fe、Ni、Ag等。通过对绿岩、矿体和矿石特征、S、Fe分布及变质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证实绿岩中含有丰富的S、Fe、Ni等造矿元素 ,认为绿岩既是赋矿岩石亦是矿源层 ,矿床属变质热液叠加的变质火山沉积型硫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
<正> 火山喷气块状硫化物矿床指在漫长的海底火山活动期间由海底火山喷气活动形成的含大量黄铁矿及一定数量Cu,Pb,Zn 硫化物的矿床。我国甘肃白银厂、辽宁红透山、青海红沟、淅江西裘、四川呷村等著名矿床均属此类。根据成矿金属组合、共生火山岩特点和构造环境可将本类矿床分为三个亚类:绿岩带型、黑矿型和塞浦路斯型。绿岩带型矿床贫Pb富Zn,Cu,产于前寒武纪绿岩带中。多数学者认为绿岩带属保存下来的与地壳早期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弧系杂岩的弧后残余部分。矿床与岩浆演化晚期的酸性火山活动有关,受火  相似文献   

17.
对泰安地区东部金(铁)成矿远景区绿岩带金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划分.在对绿岩、花岗岩、韧性剪切带三要素在各区段的分布特征和绿岩带金矿成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绿岩带金矿是以韧性剪切带为主线,以绿岩为基础,以花岗岩为导火的三位一体成矿.以100分对三要素进行量化分解,并据此提出了成矿预测.指出成矿远景区内以往的找矿停留在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类型上.今后的找矿工作必须把握“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分析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成因类型的突出特点针对性地投入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整装勘查.  相似文献   

18.
Ⅰ导论本文简要地回顾现在对西澳大利亚地盾太古宙金矿的认识。该地盾绿岩带中有2000多个分散分布的金矿点,但正象大多数绿岩带一样,只存在几个主要矿床。例如,前十个最大型矿床便产约占总产量75%的金(表1)。卡尔古利,一个巨大的金矿田,在过去便产出约一半的金。这些较大型的金矿和绿岩带中小型矿床,在本文中被着重描述。首先根据包括矿床的构造型式,容矿岩及变质环境的分类来讨论这些主要的矿床类  相似文献   

19.
绿岩型金矿是刚果(金)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刚果(金)东北部的金矿床以内生金矿为主,次为外生金矿,内生金矿中主要为构造控制的脉状金矿床。典型矿床为基巴里绿岩带中的基洛矿区,矿化主要发生在发生碳酸盐化岩石的片理、剪切带和褶皱裂隙中;其次为受片理控制的浸染状金矿床,主要位于基巴里绿岩带的摩托矿区,矿化通常与围岩的片理相一致,并发育碳酸盐化等蚀变。研究认为,金矿床中的金质主要来源于绿岩带,太古宙岩浆活动形成了金的第一次富集,后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强烈的蚀变造成了金的活化,并最终沉淀在构造裂隙中成矿。文章还总结了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并为区域金矿勘查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璞 《地质科学》1959,2(1):30-32
一苏联乌拉尔的两个铬铁矿矿床在乌拉尔有两个世界闻名的铬铁矿床,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南肯波尔塞矿床,它位于乌拉尔的南部;另一个是萨兰诺夫矿床,它位于乌拉尔的中部;这两个矿床所处的地质位置颇为近似,而又不尽相同,但在岩体类型、矿床成因类型和矿石成分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1.波尔塞和萨兰诺夫两个侵入体的地质环境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先谈一谈关于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在乌拉尔的分布情况。从乌拉尔的地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南北的地槽很明显地被分为八个或九个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