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勘探方法,我队设计了一个深为6.5公尺的小竖井(横断面为1.6×1.6平方公尺,然后在6.5公尺水平中段沿含矿层走向开掘一水平巷道,全长43公尺。又在距井口23公尺处垂直含矿层走向开掘一长为30公尺的水平巷道(巷道断面为1.8×1.6公尺)。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地点的条件郴县队:坑道规格2×1.8公尺,洞深约20—30公尺,每班有两个工作面,相距100公尺,岩石为6—7级的矽化灰岩,无层、节理,爆破性不好。使用配有气动支架的OM—506型风钻湿式斫岩,风压在4.2—5.2公斤/平方公分之间,大多使用一字形合金钎头斫岩,钎头平均在直径42公厘。风钻工4~5人(包括放炮工)。工作所在地海拔高为80O公尺左右。  相似文献   

3.
扩底爆破法(俗称葫芦炮亦称药壶法)是把炸药集中在炮眼底部的药壶中进行爆破,以达到提高破坏岩石的作用和减少单位进尺的炮眼消耗量。通过这次重点试验证明,扩底炮与小口径炮比较,获得如下的经济效果:单位进尺打眼工作量减少4/6—5/6,炸药消耗量减少1/4—1/3,提高了掘进效率,根据试行后一个月初步统计,在8级整块致密坚硬的石灰岩中掘进,月进尺由8公尺提高到32公尺,队班效率由0.2公尺提高到0.7公尺(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水文》1956,(3)
(一) 流速儀距鉛魚距離遠近對流速的影響1.試驗情况:大通一等水文站於1955年汛期,曾以重200磅的鉛魚和兩架水工55型流速儀,對鉛魚作不同懸距的同時比测,爲了避免因不同的儀器所引起的誤差,試驗時並會將兩架流速儀互調位置施測,然後取其平均數值進行比較(每测點均測4—6次取其平均值)。試驗時係以流速儀距铅魚1.0公尺與0,7公尺比测,再以流速儀距鉛魚1.0公尺與0.3公尺處比测,並假想流速儀距鉛魚1.0公尺處的流速不受  相似文献   

5.
3.详查工作在发见原生矿化现象、老硐、废矿堆的地区,或者是从金属量测量的光谱分析发见元素含量高的地区,(在小比例尺时,即使是个别高点,也要加以注意),应加密点距线距进行详查(有时为了了解深处矿化晕的情况,还应从不同采样深度上加以比较)。剖面布置的方向,应垂直于假想矿体的走向,长度一般在300—500公尺左右。详查工作比例尺1:10,000的测量,测网的点线距一般为100×20公尺。这时一般的有色金属矿如含铜砂岩,沉积锰矿等矿床,其工作结果已足够用来作为转入地质勘探工作的依据.但是对脉状矿床,铅锌接  相似文献   

6.
砂矿浅井的特点是:涌水大、流沙多、地层复杂、地质资料不了解,无论井的深浅、水的大小、岩层复土情况都无法事先知道,井的深浅自3—4公尺直到30公尺不等,水的大小自小于1吨/小时以下直至大于50吨/小时以上不等,砂砾层有的达20多公尺厚,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的推行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我队21号钻机,就是由于抓住了这个关键。而从五七年开始几乎日日完成和超额完成钻探任务,很少出事故。最近又创造了10天钻进316公尺和14台班钻进202公尺的新纪录(其中0—80公尺为黄土流砂粘土夹砾石层,80—110公尺为风化砂质页岩。以下均为砂岩页岩互层)。  相似文献   

8.
我队所钻地质绝大部分是4—6级岩石,尤以页岩为多,故全部地层都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进页岩时用一般弧形水口合金钻头钻进,糊钻情况十分严重,且钻进效率低劣(单位小时进尺最高0.92公尺,最低0.42公尺),因而阻碍我队生产向前发展。为了克服生产上这一弱点,在技术上我们也曾多次采取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9.
涞源队余致关班于57年7月11日在79号平峒独头掌子使用一台凿岩机(设备见附表2),坑道断面为3.2公尺~2,在白云岩夹石棉矿脉中掘进,普氏硬度系数为f=5~6,岩层倾角变化很剧烈,倾角由18°—49°之间,一般为31°—34°,岩层厚度变化亦很大,由2公分—40公分之间,倾角方向是反工作面倾斜的,在岩层层理中间有淋水。在八小时工作班内完成四个作业循环(见附表1)班进尺3.2公尺,达到国家指标226%,首创该队峒探最高纪录。并基本上消减了事故,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鲁西地区中生代有2个岩浆活动时期,中侏罗世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形成铜石杂岩体,锆石SHRIMP U Pb年龄167.9-183Ma,加权平均值为(175.7±3.8)Ma;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范围较广,生成多种岩石系列,形成济南—埠村—邹平—淄博金岭一带杂岩体和沂南县铜井、莱芜、蒙阴虎头崖、临朐铁寨等杂岩体,锆石SHRIMP和LA ICP MS U Pb测年结果为128-134Ma。  相似文献   

11.
墨江队安定工区,掘进圆井达32公尺深,由于井筒深度增加,井内光度不够,不好工作。如点电石灯则井下空气不好,呼吸困难,经他们利用直径0.3公尺的大镜子放在井口旁边,与井口成一折射角度,利用日光的反射,解决了井内照明。随着地球的转动,镜子亦必须随着太阳光反射直径移动,使其光线射入井内(如图1)。  相似文献   

12.
支距垂距剖面法是利用一根可以平伸至坡面闾的量距桿及附于桿上的垂距测绳以达欲测目标,并从桿和绳上的註记读出控制数字的方法(如图1)。目前我矿应用二种支距垂距部面法,一种是采用5~6公尺的大桿;一种是采用3公尺小桿,而另从  相似文献   

13.
地质勘探过程中经常遇到坍塌十分严重而又涌水的流砂层,尤其是在冲积层的普查钻孔,遇到流砂层的机会就更多了。在北票勘采区内,扎兰、黑水、东元宝山、平庄都有流砂层分布。其深度由30—80公尺之间,性质是河成细沙较多,但分选不好,有卵石成分,尤其在下部几乎是纯的砾石层;风成的细沙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在1—5公厘之间。水位一般的距地表1—10公尺。由于过去只是用黄泥跟套管法钻进70公尺厚的流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采厚0.7公尺,倾角10—12°的矿体系用全掌子面法。开采厚度为1公尺。1955—1956年间,本矿山曾试验用小直径钎头钻凿10—12级(按普罗特家科诺夫教授的岩石硬度高级)硬度的岩石。炮眼系用OM-506型凿岩机38—36公厘和32公厘钻头干钻  相似文献   

15.
215队勘探地区部分岩層为破碎帶,深度常在20—30公尺以上,岩石極其松散,掘进1—2公尺就須要支撑,一般浅井作業是不可能探明这种地区地質情况与含矿变化的。針对这一情况,我們設計了一种吊框支撑法,探井系豎井式,各段井框用鉄鈎連結,專供破碎帶探矿使用,並名之为“工程井”,以示其与一般淺井施工方法有所不同。这种探井支撑較为坚固,並能掘进較大深度,同时井框的架設和拆卸均極簡便,工程完畢后絕大部份材料都能回收;此外速度快、成本低,並能滿足地質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海省地质局海西地质队绿梁山分队,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冲天干劲,排除万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十一月份一个园班18人在4~6级岩石中掘进413.7公尺,平均队班效率4.63公尺(每班6人),工班效率0.767公尺。创我局平巷生产最高纪录,并作到了安全生产,未发生任何事故,在我局山地工作上树立了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7.
我队所有的鑽孔都是75%的斜井,地层复杂,有的流砂礫石层深达140公尺,因此大部鑽孔都須下200公尺左右的井壁管。下部岩层坚硬,多为磁鐵石英岩、片麻岩。孔深都在300公尺左右:全部使用泥漿,这就出现以下几种情況。 1.井壁管及井管接手磨損严重:因斜井在鑽进中鑽桿只磨井管的下面。譬如某号孔下108公厘井管170公尺,有90%的被报廢,接手全部损耗。其他各井也同样平均报廢20至40%。 2.起管困难,佔用設备,影响进尺:接手因都被磨破,起拔时易从接乎处裂断,造成起拔困难。如  相似文献   

18.
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汤中立  白云来 《地学前缘》1999,6(2):271-283
根据本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特点,在“系统论”、“活动论”思想指导下,厘定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的构造格局如下:龙首山陆缘带、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缝合带、中祁连离散型岛弧地体、南祁连弧后盆地、柴达木地块。根据构造发展阶段和成矿作用特点,确定本区成矿系统及组合如下:(1)华北板块西南边缘太古宙—中元古代裂解期前成矿系统:东大山铁成矿组合,金川镍铜成矿组合;(2)柴达木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矿系统:桦树沟—柳沟峡铁成矿组合;(3)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期岛弧裂谷成矿组合(白银厂—清水沟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中、晚期岛弧成矿组合(红沟—蛟龙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弧后扩张盆地成矿组合(猪咀哑巴—九个泉—石居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组合(塔尔沟—小柳沟钨成矿组合,桦树沟—柳沟峡铜成矿组合,大东沟—吊大坂铅锌成矿组合),洋壳残片成矿组合(大道尔吉铬成矿组合,玉石沟铬成矿组合);(4)碰撞造山成矿系统:前陆盆地成矿组合(天鹿铜成矿组合),陆内造山韧性剪切成矿组合(寒山—鹰咀山金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19.
周杰虎  陶兴雄  刘学龙  李守奎  周云满  魏志毅  曹振梁  李方兰  陆波德  刘雪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12-2023030012
滇西北格咱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重要的Cu—Mo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燕山期伴随着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斑岩—矽卡岩型Cu(Mo)多金属矿床。其中红牛—红山铜矿床是区内代表性矿床。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红牛—红山铜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岩体进行了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 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斑岩富硅(SiO2 =59. 19%~72. 20%)、富碱(K2O+Na2O=6. 65%~12. 33%),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ΣREE=163×10-6~588×10-6,平均值为27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LREE/HREE=17. 2~31. 7),负铕异常(δEu=0. 64~0. 84),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相对亏损Nb、Ti、Ta、P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高分异I型花岗岩,有向A型花岗岩演化趋势,具高锶低钇特征。3件花岗斑岩样品锆石LA- ICP- MS U- Pb年龄分别为80. 11±0. 63 Ma、76. 59±0. 53 Ma、76. 49±0. 63 Ma,2件石英二长斑岩锆石LA- ICP- MS U- Pb年龄为77. 27±0. 70 Ma、76. 99±0. 75 Ma,均属于燕山晚期。锆石εHf(t)值为-10. 3~-4. 6,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277~1. 582 Ga,峰值为1. 35~1. 40 Ga,揭示了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源于中元古代地壳基底的深熔作用。综合认为红牛—红山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的形成与早期形成的印支期格咱岛弧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需求旺盛,覆盖区找矿已成为热点,急需有针对性的新方法技术解决覆盖区勘查找矿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覆盖区找岩浆型铜镍矿的空—地—井协同快速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并建立了针对隐伏岩浆型铜镍矿的深部矿产资源空—地—井协同快速有效勘查技术体系的架构及说明。该技术体系以覆盖区的地形、地质和深部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为前提条件,以综合航空地球物理为主、协同地面—井中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手段,以大数据融合、弱信息提取、地球物理-地质建模方法为重点,以地质构造和成矿理论为指导。该技术体系在新疆若羌县启鑫地区隐伏岩浆型铜镍矿床勘查中得到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