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通过海洋沉积物研究第四纪气候与环境问题又是海洋地质学的部分研究内容。现在,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已设立了海岸线分委员会和珊瑚礁分委员会。国内许多单位都做了不少海洋及海岸的工作,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内的海洋所、南海所、地质所、地球化学所等。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邻近地球科学的发展,第四纪气候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冰期成因、海面变化、第四纪年代学、气候地层学等,或有所突破,或有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照片1 许杰教授在观察冰川条痕石 照片2莲卿教授给青年地质工作者讲解冰川现象照片3王家坡u谷照片5西谷中的冰桌照"4大坳冰斗照片6庐山西麓羊角岭的冰碛庐山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照片选登@陈钢 @林景松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四纪洞穴堆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万波 《中国岩溶》1995,(Z1):122-128
洞穴堆积是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我国第四纪洞穴堆积的分布进行了类型划分,并讨论了我国第四纪洞穴堆积的时代划分标志和我国第四纪洞穴堆积及动物群的时序。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九月中旬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科研、生产、教学等七十三个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绝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6.
全書除前言外,分為Ⅵ篇,共361頁,插圖116個。Ⅱ,Ⅲ,Ⅳ,Ⅴ篇內又各包括若干章,章末附有參考書目。前言(原書3—4頁)——簡短敘述該書編寫过程,讀者对象和工作分工等內容。  相似文献   

7.
对全球性喀斯特发育来说,第四纪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在第四纪时期,由于极地和山岳冰川的扩张,全球各个地区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使热带、亚热带地区变得更为干旱甚至沙漠化。由于形成喀斯特的石灰岩对溶蚀风化作用特别敏感,喀斯特景观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受到降水、冰量和植被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G.Kukla 《第四纪研究》1992,12(2):184-187
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对一些连续沉积如湖泊、近岸海域、冰芯及黄土-古土壤系列的研究,我们在理解第四纪气候变化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地质记录表明,全球气候至少在4—3Ma以前即开始波动,逐渐向现代气候格局转化。在2.5或2.4MaB.P.前后,有一个全球性的干冷期,这个显著的干冷期后在世界各地均表现为更新世气候格局。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冰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第四纪冰期是经过极其剧烈的争论才得以确立的。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早于1922年,就在太行山东麓及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当时未得到地质地理工作者的承认,他们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期。以后又在长江下游相继找到了大量冰川流行证据,又遭到强烈反对。直到三十年代中期,李四光教授在安徽黄山慈光寺U形谷壁上发现了确凿的冰川擦痕的证据,并对江西庐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详细研究,以大量的确凿事实,对中国第四纪冰期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工作奠定了基础,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新的篇章,但反对者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2):140-140
《国际地层表》(2004)中曾取消了第四纪,因而第四纪是否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继续存在、其在《国际地质年表》中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在地质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为此,“国际地层委员会”与“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于2005年成立“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就第四纪的划分问题展开工作,目前“第四纪联合工作组”对第四纪归属问题提出以下两种划分方案:第四纪(系)是《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一个正式的地质年代、年代地层单位,其时间延限自晚更新世格拉斯期(Gelasian Age)起(2.59Ma)至今,格拉斯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为其地层划分起点,是新生代中的一个纪(工作组中获6/8赞成票)或亚代(获5/8赞成票)。  相似文献   

11.
浦庆余 《地质论评》1980,26(2):177-178
1979年9月10日至16日,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在乌鲁木齐市郊联合召开了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讨论会。会议就新疆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的分层,以及第四纪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第四纪冰期划分方面。大家同意对天山三个冰期的原有划分意见,即分为望峰冰期(力行达坂冰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刘嘉麒  刘强 《第四纪研究》2000,20(2):129-141
本文综述了中国第四纪沉积类型及第四系的划分,并与国际第四系划分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按其成因主要有风成黄土堆积、河一湖相沉积、冲一洪积堆积、冰川沉积、洞穴堆积、风化壳残积(红土)、火山堆积和海相沉积等。各种沉积物都有很好的剖面,尤其是黄土和河一湖相沉积更为连续完整。按中国第四纪地层发育的实际情况,第四系的底界应置于松山一高斯极性转换界线(M/G,2.6MaB,P,);第四系内部划分为更新统(Q)和14新统(Q),界线在11000aB,P,。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下、中和上3个阶(Qp1, Qp2, Qp3), Qp2/Qp1的界线为布容一松山极性转换界线(B/M; 0.78MaB,P,);Q(p3p2的界线为本次间冰期的起始时间(0.128MaB,P,)。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新疆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新疆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讨论会”于1979年9月10日至1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117人,来自全国各地73个单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摘要60余篇,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新疆地区的地质地理工作者多年来科学实践的总结,论文的内容大多集中在新疆地区的第四纪冰期划分,第四系分层和新构造基本特征等方面问  相似文献   

15.
对青藏高原演化的科学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温带沙漠、黄土区、山间盆地、活动构造、冰川和极地外围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以及世界屋脊等复杂多样的环境,向人们提出了重要的科学问题。11年前,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了一次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于1982年分两大卷出版的会议文集,对世界许多地学工作者来说,是关于这块浩瀚而遥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1982,28(6):581-584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上最近阶段的一门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同人类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我国第四纪地质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这门学科正在迅速地发展着。回顾过去,取得的许多成绩令人欢欣鼓午;展望未来,不少极待解决的问题促人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7.
18.
巴颜喀拉山第四纪冰川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尚哲 《冰川冻土》1995,17(3):230-240
  相似文献   

19.
杨小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鹿化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等三人荣获第三届“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第三届“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的评选从 2 0 0 1年 3月发出通知以后 ,便得到有关单位和各专业委员会的热烈响应 ,申请截止到 5月底 ,共收到有效申请 7份 ,申请人分别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经 5名评委初评后 ,分送评审委员会 1 9名成员投票 ,有三名参评候选人的票超过半数。最后常委会审核了整个评审过程合法有效。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秘…  相似文献   

20.
地表形态是一定的地质作用所造留于地表的痕迹, 而地表形态又控制着各种类型的第四纪沉积之生成。因之在叙述北疆西部第四纪沉积以前, 有必要先概略谈谈北疆西部的地质发展历史及地貌简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