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经典力学是有相对性的,但在地球公转自转力学和地壳构造动力学的研究中有一定可用性。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地壳构造应力的天体力源,在此力学体系中的岩体力学基本方程还须做重要改进或重建。  相似文献   

2.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自然灾害韵律活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可以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物质发生异常性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引发震、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它又使这些灾害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大体相同的韵律活动。这一特点在认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灾害综合预报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可以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物质发生异常性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引发地震、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它又使这些灾害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大体相同的韵律活动。这一特点在认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灾害综合预报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5.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引起的全球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全球应力,包括离心惯性力和纬向惯性力引起的应力。离心惯性力变化引起的应力其主方向为SN向和EW向,应力的大小随着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持续增加而积累,其量级可能达到几十到几百兆帕或更大。纬向惯性力引起的应力,在均匀地球的情况下,主应力方向为NE向和NW向。在地壳厚度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应力场的分布沿EW方向具有分带性,并且与全球大洋中脊的分布有对应关系,但应力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6.
7.
地壳上石撞击所引起陨的冲击变形是自然界一种快速变形现象,它具有许多与其它正常地质形变不尽相同的应变特征。笔者在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陨击成因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划分,尤其是构造岩中的常见主要矿物的形变和相变特征进行了总结。它们可作为寻找古陨击坑、研究与陨击作用有关的成岩、成矿作用以及古深源地震方面的构造岩石学的标志。深入地研究地壳陨击构造岩的形变和相变,对于了解地球的发展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月球的旋转速度在不断增加,而地球的旋转速度在不断减慢.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微量化学成分分析对奥陶纪以来瓣鳃类、腹足类、腕足类、头足类等贝壳生长纹层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演变、地月距离、月球后退速率变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金明德 《甘肃地质》1998,7(1):59-62
由于地球自转,漂浮在软流圈之上的板块将受到主矩和主矢的作用,主矩使板块产生倾斜,而主矢将使板块作漂移运动。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是近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InSAR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它克服了传统D-InSAR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失相关和大气效应的限制性因素。相较于PS-InSAR方法,它获取到的形变序列在空间上更为连续,从而可以应用于监测地壳长时间缓慢形变。本文首先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传统InSAR技术遇到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SBAS-InSAR技术的数学原理模型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并结合国外的SBAS技术研究现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介绍雷达遥感中的先进技术PS InSAR及其应用。回顾了雷达技术从SAR到PS InSAR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了雷达干涉测量的理论原理和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PS技术的数学原理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分析了PS技术的优势和实现条件,简单介绍了PS中的关键要素——人工角反射器。最后结合国内外PS研究试验的现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研究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对地壳运动、大陆漂移、潮汐、地震、大气环流等现象,均有重要意义。因而,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关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原因的各种假说。本文试图通过对旋转体系中重力分布规律的讨论,进而探讨地球自转速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如何把地形变资料与地壳应力联系起来,利用地表所观测到和探测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来推测分析地下地壳应力变化过程,这是人们正在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地形变资料,通过有限单元法来计算地壳的温度分布,进而分析板块边缘地震的机制,为中长期地震预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可靠地估计地壳内层速度的实验已付诸实施:(1)利用扩大排列长度(例如Urachu,剖面长23km);(2)在80km长度范围内布设移动源和定点检波器排列(例如Dekorp2s);(3)在100km长度内利用扩展排列形式(例如Dekorp4)。由上述方法组合的实验方案将给出最好的和最可靠的速度—深度数据,但这些数据取决于地壳的构造类型及演变,以及由此确定地壳内边界形成的反射面是连续近垂直的还是准连续广角的。方法(1)在年轻的构造热活动(中新世火山活动)地区已开始应用。借助于地壳20km深处的极好的震相资料提供了最详细的速度结构。另一方面,随着地壳构造热年代的增加,被观测到的反射层长度通常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是在一个有限的地区方法(3)也提供了最可靠的速度—深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