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啮合原理的角度,以循环球式转向器变速比齿扇的加工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变速比传动时的啮合红、啮合面、齿扇齿形与齿廓面等,并对普遍存在的啮合及加工中的干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变速比齿扇的展成加工原理,开发了展成加工装置。  相似文献   

2.
单波齿螺杆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单波齿螺杆副密封腔体的形成及移动,推导出转子运动的位移和速度方程。根据实际设计经验,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探讨了单波齿螺杆马达参数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螺杆孔底马达在低速回转钻进中被广泛采用,但在使用高磨蚀性的钻井液时,它的有效使用受到马达工作机构寿命的限制.目前,提高马达组合件寿命的主要设计方法之一是增加马达工作机构的长度(即转子一定子工作副的有效长度l).这种加长的工作机构能通过降低定子—  相似文献   

4.
一、概 述探矿机械与其他产业部门的机械装备一样,广泛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其所以运用这样普遍,是由于齿轮加工机床设备的日臻完善,制造工艺不断革新和提高,使齿轮的制造精度有了可靠保证。诚然,在齿轮传动机构中,斜齿圆柱齿轮有它固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研发的极地深冰钻用减速传动装置中,行星齿轮减速传动装置易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减速传动装置寿命相对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对铠装电缆电动机械钻具的减速传动装置进行改进设计,确定装置的结构和尺寸、分析该装置的啮合受力情况并进行强度估算。利用Inventor软件建立该减速传动装置三维实体模型。结合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装置的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活齿传动减速传动装置满足设计要求,为优化极地深冰钻用减速传动装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螺杆泵已经在许多勘探队推广使用,从使用情况看,它比往复式泥浆泵有明显的优点. 虽然不少单位已经制造和使用了单螺杆泵,但对它的基本构造原理仍普遍理解不深,所以难免有不同的看法.关键在于对单螺杆泵的定子与转子的形状和配合有些误解.例如,有的单位将定子从中心纵向切开,然后将转子放入,发现二者并非处处相吻  相似文献   

7.
罗华 《探矿工程》2015,42(10):45-49
煤矿用全液压钻机动力头主要采用液压驱动和齿轮传动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齿轮传动的振动烈度直接影响着动力头的输出能力,成为了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以ZYWL-2600R型松软煤层螺旋钻机为研究对象,在齿轮副的单自由度扭转振动模型基础上,以啮合线上的振动加速度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动力头齿轮副的动态优化设计模型,并借助Matlab优化工具箱和GUI工具开发了优化设计程序的图形界面,求解了齿轮振动最小的宏观设计参数,为钻机“高速”动力头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优化后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齿轮传动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8.
经过摸索,我们设计了一种大口径钻杆接头,根据其特点,称之为“牙嵌式”钻杆联接件。其特点是利用互相啮合的方牙(矩形齿)传递力矩,因而传递力矩大;利用螺纹连接来保证钻杆轴向成为一刚体,并实现提下钻,它只起连接作用而不传递力矩,因而拆卸极为轻松,方便;又因其内壁平滑对于反循环排渣极为有利。其结构见附图。主要由上、下接头及联接罩,导向管组成,上、下接头的一端端面做成能互相紧密配合的矩齿,以传递力矩。下接头车有内螺纹,升降钻杆柱时连接提引接头,联接罩用内螺纹与下接头连接,为防止回转运动中联接罩松脱,采用反丝螺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做功机械都需要动力。除有特殊要求以外,什么样的机械采用什么样的动力,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动力机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现在许多场合也有用液压马达、气马达等动力机的。正确选择动力机的原则是:在动力性足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功率较小的动力机,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能源,使动力性和经济性这对矛盾能够统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外载碎岩基本现象,对旋挖碎岩基本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其在回转钻进情况下的螺旋破碎的碎岩形式。然后根据岩石破碎时的压入条件,以单个截齿为研究模型,得出轴向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继而参考库伦纳维的内摩擦理论,得出了切削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不同钻具形式,将单个截齿的计算公式扩展,得到了旋挖钻机压力和扭矩参数的计算公式。将轴向力与切削力计算公式中在特定工况下的影响因子简化,得出了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进尺速度与切削力的理论关系。最后利用LS-DYNA动态分析软件模拟了单个截齿在不同侵深条件下的切削力变化曲线,并将曲线与同等工况下理论计算的曲线进行对比,得出单个截齿的入岩参数理论计算公式。可为入岩旋挖钻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的压实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全  关振良 《地球科学》1995,20(3):299-305
碳酸盐岩是否存在压实作用,特别是机械压帝作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碳酸盐岩石压实研究中采用薄片的显微观察、孔隙度随深度的压实曲线和高压高温压实模拟实验,证实压实作用,特别是机械压实作用存在,作者还阐明了该区碳酸盐岩存在3个压实阶段。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1987,(2):62-64
贝克孔底钻进马达包括螺杆钻和涡轮钻。这里仅对螺杆钻作一介绍。贝克螺杆钻是由钻井泥浆或清水驱动的正排量液压马达。当液体泵入钻具时,钻头以一个与流量成正比的转速回转,并且不论负荷或产生的功率如何都保持相对稳定。贝克螺杆钻除了具有一般的优点之外(如:减少钻具和套管磨损;回转功率直接驱动钻头;受控倾斜孔钻进;快速定向钻进等等),它比其它孔底钻进马达具有三个重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地质部门和有关兄弟单位都相继设计制造了地质岩心钻探用的单螺杆泵。这种泵和以往的泥浆泵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搬迁方便、易于维护保养和造价低等特点,现已推广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地质勘探钻进中也有使用这种单螺杆泵的。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滨岸浅滩相剖面不仅最灵敏地记录了海平面变迁历史,而且它具有独特的副层序结构和特殊的层序识别和研究方法,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无锡嵩山下三叠统碳酸盐浅滩相剖面在中下扬子区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通过与微古地理相结合的沉积相位分析,能够有效而可靠地进行层序和副层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林培  徐松  牛民 《探矿工程》2020,47(2):68-72,77
助力装置是非开挖钻机上选配的辅助装置中非常重要的装置,有时直接决定着非开挖工程的成败。分析现有的主流马达助力装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油缸助力装置。利用双自由度机构,实现在助力时齿形部件自动先啮合钻架齿条再达到油缸助力的目的,远程就能实现助力装置自动切换状态,减少人工,缩减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积雪物理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体积含水率)数据,分析了天山积雪雪崩站稳定积雪期和非稳定积雪期雪物理特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垂直剖面上的廓线分布.结果表明: 1)稳定期积雪深度随时间缓慢减小,体积含水率垂直廓线随积雪深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距雪表面约33 cm,雪密度垂直廓线为中部大、积雪表层和底部较小;2) 非稳定积雪期积雪迅速沉陷,体积含水率相对于雪层温度的变化有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约为2 h,雪密度垂直廓线与稳定期相同.整个非稳定积雪期的日平均雪密度与日平均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文良玲 《探矿工程》1986,(2):44-45,41
轴向柱塞式油马达系本厂用于XU300—2型和XU300-2A型钻机的NY—100型液压拧管机上,作为驱动元件配套出厂。这种油马达是端面配油盘、缸体转动、固定斜盘、点接触式轴向柱塞马达。我厂原仿制天津液压件厂的马达结构有它的优点;1.配油盘和缸体上的尺寸设计比较合理,而缸  相似文献   

18.
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密度及含水率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积雪物理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体积含水率)数据,分析了天山积雪雪崩站稳定积雪期和非稳定积雪期雪物理特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垂直剖面上的廓线分布.结果表明:1)稳定期积雪深度随时间缓慢减小,体积含水率垂直廓线随积雪深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距雪表面约33cm,雪密度垂直廓线为中部大、积雪表层和底部较小;2)非稳定积雪期积雪迅速沉陷,体积含水率相对于雪层温度的变化有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约为2h,雪密度垂直廓线与稳定期相同.整个非稳定积雪期的日平均雪密度与日平均含水率、日平均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基体中添加不同量红磷,可降低复合齿烧结温度,实现低温活化烧结。研究表明:添加0.3%(ωB)P的复合齿基体性能最好,采用化学镀Ni-P合金添加P和球磨添加0.1%P的方式,复合齿超硬部分的磨耗比和复合齿的抗冲击功优于单纯通过球磨添加0.3%P的超硬复合齿。为了实现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的低温活化烧结,磷元素最优的添加方式是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添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液压传动恒功率调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传动效率的影响,液压传动“恒功率”调速的速比受到了限制。 通过对“定量泵—变量马达”恒功率调速系统和“变量泵—定量马达”恒功率调速系统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到,各自的调速比并不是很大的。另外,从效率、装置功率、系统中最大流量等几个方面来比较,前一种系统比后一种好。所以一般不要采用后者。 对于,“定量泵—变量马达”恒功率调速系统。当泵、马达类型选定后,为提高效率,泵应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并且泵的排量和马达最大排量之比要大于1。 “变量泵—变量马达”恒功率调速系统实质上是“定量泵—变量马达”和“变量泵—定量马达”两个恒功率调速系统的结合,它的调速比为上述二系统调速比的乘积。但系统必须采用先起“定量泵—变量马达”调速作用后起“变量泵—定量马达”调速作用的工作顺序,决不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