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东南地区复杂下垫面辐射收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信英  韩琳  王鸽  王顺久 《冰川冻土》2015,37(4):924-930
利用藏东南地区进行的地气交换观测数据, 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不同下垫面辐射过程的特征及其差异. 结果表明: 藏东南地区典型晴天不同下垫面总辐射均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典型阴天各下垫面总辐射日峰值与典型晴空天气下的总辐射日峰值差值不大, 日均值显著减小; 反射辐射日变化趋势与总辐射变化一致, 但变化曲线比总辐射离散, 阴天地表反射辐射受总辐射和下垫面的综合影响; 向上长波辐射日变化幅度和量值都大于向下长波辐射, 下垫面类型对向下长波辐射没有影响. 净辐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和总辐射的相位一致, 农田净辐射的日峰值和日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2.
使用高分辨率的格点化观测资料CN05.1,基于考虑了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的有效温度指数ET,进行了云南省1961—2014年气候舒适度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地形高的北部地区气温低、相对湿度小、风速大、ET小,地形低的区域则相反。近几十年云南全境均表现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和风速减小、ET升高的变化趋势。对ET不同分级日数的分析指出:云南省北部冷—寒冷日和凉爽日较多,南部则主要为凉爽日和舒适日,并且全省冷—寒冷日呈明显减少趋势,凉爽日在北部增加、南部减少,舒适日显著增加,温暖及热—炎热日在南部个别地方增加,气候适宜日在4个季节均增加。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冷—寒冷日的大幅度减少和气候适宜日的增加均表明,云南省目前的气候适宜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多个测区的磁日变曲线分析与对比,研究了不同地区的磁日变曲线特点,以及日磁扰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他受外界干扰的磁日变站曲线特征以及仪器原因引起的磁日变曲线畸变原因。在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磁日变曲线的日磁扰特征、外界干扰曲线特征、仪器干扰曲线特征的规律,为今后快速识别干扰磁日变曲线,正确编辑和处理磁日变数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1.国际山地工程地质环境专题讨论会,5月3—7日,中国北京; 2.国际海岸低地的地质学和地质技术专题讨论会,5月25—27日,荷兰海牙; 3.第十三届世界矿业大会,5月31日—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 4.国际元古代地球化学专题讨论会,6月3—6日,瑞典隆德; 5.国际扇状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专题讨论会,6月11—12日,挪威卑尔根; 6.第一届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大会,6月30日—7月6日,法国巴黎;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关系数和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汛期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径流形成原理出发,提出了采用降雨径流相关系数作为汛期分期指标的基本思路。以陕西省石头河水库1954~2007年的日降水和日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时段径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影响不同时段径流量的主要因素,计算了主要影响因素与时段径流量的相关系数,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将石头河水库汛期划分为汛前过渡期(4月1日~5月20日)、前汛期(5月21日~7月10日)、主汛期(7月11日~8月10日)、后汛期(8月11日~9月20日)和汛后过渡期(9月21日~10月31日),并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和实际发生的洪水对成果进行了合理性论证。该方法资料要求低,计算简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拉萨河谷大气水汽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近10年(1999~2008年)地基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GPS-PW)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拉萨河谷各季GPS-PW日变化特征及其对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萨河谷各季GPS-PW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春、夏、秋和冬季GPS-PW平均日变化幅度分别为1.0mm、1.7mm、1.0mm和0.8mm。GPS-PW日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随季节变化不大,分别出现在08:00~10:00UTC和15:00~18:00UTC。各季GPS-PW日变化序列的谐波分析结果表明,日循环(24h)与半日循环(12h)是GPS-PW日变化的主要信号。日循环信号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半日循环信号夏季最强,春季最弱。在夏季GPS-PW达到日最大值的时间比平均逐时降水频次和降水量达到日最大值的时间约早2h。GPS-PW日变化对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桦  杨筱筱  鲁向晖  曾智 《水文》2014,34(3):43-47
南方红壤丘陵区洪涝和季节性干旱灾害并存,合理划分汛、枯水期可为旱涝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并统计赣江上中游国家气象站、水文站旬最大1日降水量、旬最大3日降水量、旬降水总量和旬平均流量,采用集对分析,将赣江上中游流域汛期划分为2月1~28日为汛前期,3月1~31日为前汛期,4月1日~6月30日为主汛期,7月1日~9月10日为汛后期,9月11日~次年1月31日为枯水期。集对分析汛期分期结果与传统汛期相近,理论基础完善,可用于赣江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降雪的预报预测水平、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科学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利用1960-2016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观测站逐日降雪资料,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雪日的时空变化及异常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年雪日及各量级雪日从西南向东北呈减少趋势,雪日天祝最多,民勤最少。除凉州外,河西走廊东部年及年代雪日呈减少趋势,天祝雪日减少尤为显著,年雪日时间序列的准周期变化为6~8 a。各地月雪日的变化比较一致,雪日主要出现在1-4月和10-12月,高峰值在3月,冬季是主要的降雪季节。各地年雪日的异常性比较一致,正常年份发生概率在68.4%~73.7%,依次向两端迅速递减。小雪是河西走廊东部降雪的主体,小雪日所占比率在78.6%~93.5%,随着降雪量级的增大,雪日迅速减少。0.0 mm小雪日各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对总雪日的负贡献最大;≥ 0.1 mm小雪日和中雪日大多呈增多趋势,对总雪日呈正贡献;大雪及以上日大多呈弱减少趋势,对总雪日呈弱负贡献。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12,(6):25-25
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已确定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土资源部将在6月25日-30日举行丰富多彩的土地日宣传周活动。据悉,6月25日当天,由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将在湖北武汉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夏季臭氧特征及臭氧污染日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北京市夏季臭氧特征及污染成因,于2017年7月15日至2017年8月10日期间,在北京市城区进行气象要素、臭氧(O3)、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的连续观测,并选取7d(2017年7月20日、30日和8月1日、4~7日)密集采集大气样品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含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OVOCs)的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北京市夏季O3污染严重,臭氧污染日以东南风为主,一般伴随着高温、低湿、低压和高前体物(VOCs、CO和NOx)浓度,占总观测天数的51.8%。密集采样日中臭氧污染日的成因与副热带高压或均压场下的弱高压系统有关。此外,来自河北、内蒙古中部和蒙古国东部途经保定和张家口等地的气流为北京夏季臭氧污染日的形成提供了部分外源,日平均贡献量为16%~37%,最大贡献量为53%,显示区域传输对臭氧污染日形成有重要影响。敏感性试验发现O3的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特别是人为源VOCs。以上结果表明,控制北京本地VOCs的人为排放和周边空气质量将有助于降低北京城区的O3浓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历时设计暴雨组合的风险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燊  刘曾美 《水文》2011,(4):12-17
基于Copula理论与方法,以广州1951~2010年的日降水为例,以最大日降水量为基准,构建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3日(W3)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W1)与历时7日(W7)降水量两个组合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式。经择优检验建立了边缘分布为广义极值和P-III型的Gumbel-Hougaard Copula两变量联合分布。随之,推算了两个组合降水的同现重现期和设计暴雨值。最后,依据条件分布计算了在大于或小于年最大日降水量特定设计暴雨条件下超过历时3日或7日降水设计值的风险率。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举办的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议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至廿一日在广西召开。会议分两阶段进行: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全体代表在广西田林县附近观察了各类浊积岩的露头点;十九日至廿一日在南宁进行论文宣讲和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3.
径流(或水位)日变化是反映河流水文情势的重要方面,解析径流(水位)日变化特征有助于明晰河流水文动态过程和规律,揭示径流来源和产汇流机制。以藏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的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曲宗藏布、拉月曲、金珠曲和白马西路河为对象,基于典型河段2022—2023年小时分辨率实测水位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表征参数分析河流水位日变化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降雨、冰川/积雪数据探究河流水位日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水位日变幅在汛期多高于非汛期,日水位数据分布在汛期多呈正偏(均值大于中值),汛后多呈负偏(均值小于中值);除白马西路河外,各河段水位日涨落过程在非汛期相对于汛期有所延迟,且汛后延迟趋势更明显;汛期各河段日水位上涨历时均小于回落历时,非汛期则多相反(拉月曲和金珠曲除外);白马西路河水位日变化主要受降雨过程扰动,而其他河流水位日变化主要受冰雪消融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523m辐射平衡观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5月1日至7月22日在东绒布冰川海拔6523m的若普拉垭口架设的自动气象站获得的各辐射参数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总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天空长波辐射的日平均变化和平均日变化,并计算了反射率和辐射平衡.结果表明:1)短波辐射的平均日变化都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加强,并且总辐射和地面反射辐射的日平均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观测期间二者的月平均值都在5月份最大.由于垭口新降雪较多,雪面的反射率也很高;2)天空长波辐射的平均日变化比地面长波辐射变化滞后2 h,且其日平均变化幅度比地面长波辐射的变化幅度大;3)净辐射的平均日变化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下午14:00时净辐射最大,其日平均变化在观测期间整体上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岩土力学》2011,(6):1740
2011年8月16日~8月19日兰州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8月16日~8月19日在兰州举行,8月16日会议报到,8月17~19日开会,8月20日组织考察。论文出版方式与格式会议论文采取集中推荐E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方式。论文推荐发表方式为:会议部分优秀论文将由《岩土  相似文献   

16.
1尾砂和废矿国际会议,1月15~18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2变形测量国际学术研讨会,3月19~22日,美国阿纳海姆;3.第五届深基底实践国际会议,4月4~6日,新加坡;4阿拉伯海地区的地质和气候演化国际会议,4月5~6日,英国伦敦;5第十二届全球变暖国际会议暨展览会,4月8~11日,英国剑桥;6第二十届地球化学勘探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7第六届原地和就地环境生物修复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4~7日,美国圣地亚哥8第四届遥感冰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4~8日,美国马里兰;9第十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0~15日,意大利萨丁尼亚;10第十七届国际矿业…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1994年10月3日至25日,我们一行三人应澳大利亚国家水井和钻探协会(National Waterwell and Drilling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邀请,赴澳参加了代号为“Drill—84”的高级钻探技术会议,并于会后进行了短期技术考察,总计为时三周。 10月3日晚,我们乘中国民航班机从广州启程,4日晨抵悉尼,5日转堪培拉。会议于10月7日在堪培拉REX饭店开幕,澳政府对这次会很重视,资源和能源部部长P.A.Walsh到  相似文献   

18.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二年(l)第一届阿拉伯海地质学国际会议,1月18一22日,埃及开罗;(2)亚非石迪地质学家协会第三届大会,2月10一1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3)显生代生物事件和事件地层学国际会议,2月16一19日,德国哥庭很;(4)第一届南亚地质大会,2月23一27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5)盆地模拟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2月24一26日,英国阿伯丁,(6)海面变迁过程及产物学术讨论会,2月26一29日,德国斯图加待;(7)第二十三届月球和行星科学年会,3月16一20日,美国休斯敦,(8)第五届河流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4月6一10日,德国卡尔斯鲁厄;(9)地质技术工程国际会议,4月21一25日,…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气象学会通报”报导,在1988年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有: 1、1988年1月18日—22日,美国新奥尔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第三次海洋科学研讨会。 2、1月31日—2月5日,第4次水文学和海洋气象学互相影响系统过程国际报告会。 3、1月31日—2月5日,美国河纳海姆加里福尼亚,第7次大气海洋相互影响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