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煤矿生产中的瓦斯灾害,以往是指煤层掘进或回采工作面的瓦斯突出或涌出,以及煤系地层中砂岩掘进时的二氧化碳突出。而非煤系地层岩巷掘进中的煤岩突出及大量瓦斯的快速涌出,则是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一大灾害,不容忽视。井巷掘进中,瓦斯不断涌出,其型式分缓变、突变、突增渐缓三种。以瓦斯地质的观点,对松藻矿务局岩巷掘进中瓦斯灾害特征及预防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中,瓦斯地质工作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由于工作人员瓦斯地质知识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因而在审批地质报告时,瓦斯地质常常作为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被提出,并由此导致在建井和生产中出现许多问题和教训。如经常出现确定的矿井沼气等级偏低,使矿并投产后通风能力不足;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没有预测资料,矿井开拓生产后,突出事故频频发生,不但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而且常有人身事故,严重的只好转为试验井。   相似文献   

3.
矿井瓦斯是当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因素,如何在矿井设计、建设前,建立一个比较可靠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较准确地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分源预测法,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建立了勘查阶段结束时,从整个井田及井田历史角度出发的矿井瓦斯涌出预测方法。根据瓦斯地质来源将其划分为邻近层瓦斯涌出、采出煤瓦斯涌出、井下残留煤瓦斯涌出、围岩瓦斯涌出、井田周围煤层瓦斯涌出等5类瓦斯源,并分别建立了相对应的预测公式。通过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瓦斯是当今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险源,研究瓦斯含量变化规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干塘煤矿位于干塘沟向斜的南西端,根据鉴定结果,干塘煤矿为低~高瓦斯矿井,瓦斯含量变化大,矿井存在瓦斯危害。基于干塘煤矿勘探中的瓦斯资料,分析了瓦斯含量变化规律,总结了5种影响瓦斯含量变化的因素,对于煤矿预防瓦斯事故和瓦斯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矿井设计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对高瓦斯矿区的新井建设和老井延深,显得尤为重要。它涉及到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的合理解决,例如开拓系统、通风系统和方式、通风设备、采煤方法、主要巷道断面等等。另外,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研究一个地区(或矿井)瓦斯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瓦斯分区,分析瓦斯与地质因素的关系,以指导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不断丰富瓦斯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6.
张西东 《安徽地质》2006,16(3):177-179
为了安全生产,矿井或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应抽放瓦斯。瓦斯的抽放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分析了芦岭煤矿Ⅱ1048工作面地面瓦斯抽放钻孔的抽排情况,得出如下结论:对于透气率极低的煤层,施工井下钻孔或地面压裂钻孔抽放效果往往不理想;首先开采适当的保护层,并有在开采之前施工地面钻孔抽放瓦斯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法对于其它类似矿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波兰41对主要生产矿井中,有23对高瓦斯矿井进行了瓦斯抽放。2004年瓦斯平均抽放率为30%,平均利用率为39%。根据瓦斯地质条件、瓦斯涌出特点和采区通风方式,着重介绍了波兰煤矿强化煤层、围岩和采空区瓦斯抽放,提高矿井瓦斯抽放效率的工艺技术特点。在工作面的瓦斯排放中,注重开采、通风与瓦斯抽放一体化,通过优化抽放钻孔布置,取得钻孔瓦斯抽放的最佳效果,是波兰煤矿瓦斯治理的一项成功经验,成为煤矿持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张树齐 《矿井地质》1995,(1):28-29,42
本文详细介绍了淮北矿区在开展瓦斯地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矿井瓦斯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矿井瓦斯对煤矿生产的危害、治理办法和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9.
林南仓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存在高瓦斯区域。煤层和采空区是瓦斯的主要来源,尤以采空涌出量大,给煤矿生产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通过在1129综采工作面风道施工高位瓦斯孔,把钻孔打到采空区一侧煤层顶板以上冒落裂隙带内,用钻孔进行瓦斯抽放,使采空内的瓦斯通过裂隙带沿钻孔抽出,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保证综采工作面正常回采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永春煤矿属极低瓦斯矿井,根据煤矿矿井地质特征以及生产过程中大量实测的煤层瓦斯涌出数据,认为导致本矿区瓦斯含量小的主要原因为:暴露式煤田有利于瓦斯沿煤层露头逸出,围岩的透气性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和排放,地下水的频繁活动不利于瓦斯的积聚,以及成煤作用后期的地质构造运动等。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在局部地段仍可能出现高瓦斯区。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小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健全瓦斯治理机构、改进装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与技术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全面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安鹤煤田伦掌井田二_1煤层瓦斯含量高,对其进行研究对下一步煤层气的开发和矿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勘探阶段资料,对二_1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的控制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_1煤埋藏深,煤层厚,瓦斯含量高,为22 m~3/t左右,瓦斯成分甲烷(CH_4)在95%以上,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压力在0.98~2.16 MPa。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主要受煤层埋深、煤厚、地质构造、围岩、顶板岩性以及排放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结合邻近生产矿井二_1煤层瓦斯的资料,预测出本区二_1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通过对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研究,为瓦斯地质灾害的防范治理、煤层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16,(3):391-393
河南省某煤矿目前处在普查阶段,尚未进行开采,针对可采煤层开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可发现突出危险煤层,指导未来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突出危险区划理论,针对河南省某煤矿可采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首先计算可采煤层发生突出瓦斯压力最小值Pmin及其对应的煤层瓦斯含量W0,按照以安全为基础,同时考虑矿井生产实际情况的原则,选择煤层瓦斯含量指标作为区域划分的指标:当煤层瓦斯含量W相似文献   

13.
利用钻孔抽放煤层中的瓦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是高瓦斯矿井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芦岭煤矿是一个五害俱全的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难题.本文通过对不同钻孔瓦斯抽放量的观测统计,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分析比较了钻孔的抽放能力,为矿井提高瓦斯抽放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郭家河煤矿1303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超限的问题,通过对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原理及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工作面生产情况,应用实践了常规高位钻孔及大直径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大直径高位钻孔抽放效果远胜于常规高位钻孔,并有效地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改善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一直使用每克可燃物质所含瓦斯的毫升数来计量瓦斯含量。可是,矿井设计和生产矿井计量瓦斯涌出量却是用每吨煤所含瓦斯的米3数来表示。二者是不一致的,换句话说,瓦斯试验数据不能直接为设计和生产服务。为此,笔者于1979年5月提出用每克煤重所含瓦斯的毫升数来代替过去的计量单位。此后,四川煤田地质研究所于1980年8月正式采纳这种作法。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某煤矿目前处在普查阶段,尚未进行开采,针对可采煤层开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可发现突出危险煤层,指导未来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突出危险区划理论,针对河南省某煤矿可采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首先计算可采煤层发生突出瓦斯压力最小值Pmin及其对应的煤层瓦斯含量W0,按照以安全为基础,同时考虑矿井生产实际情况的原则,选择煤层瓦斯含量指标作为区域划分的指标:当煤层瓦斯含量WW0时,才能划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就划为突出危险区。结果表明,该区的可采煤层二1、二2均为突出危险煤层,一3为无突出危险煤层,为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正《陕西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收录了陕西省境内62处煤矿瓦斯地质图,并逐一介绍了煤矿概况、地质条件与煤层煤质、地质构造、煤矿生产、瓦斯含量及赋存规律、瓦斯抽采利用与瓦斯(煤层气)资源量,涵盖了全部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曾经发生过瓦斯死亡事故的矿井及其他有关矿  相似文献   

18.
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座谈会,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三日在焦作举行。这是我国煤矿史上的第一次瓦斯地质专业盛会。参加会议的有煤炭部所属的科学研究单位、煤矿生产和地质勘探部门、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的代表共八十八人。瓦斯地质是在采煤学、地质学和地质力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煤体中瓦斯的形成、赋存和分布的规律、探索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瓦斯突出和瓦斯事故提供理论根据。煤层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为了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瓦斯地质研究,开展瓦斯予测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地质》2014,(1):33-33
正《陕西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收录了陕西省境内62处煤矿瓦斯地质图,并逐一介绍了煤矿概况、地质条件与煤层煤质、地质构造、煤矿生产、瓦斯含量及赋存规律、瓦斯抽采利用与瓦斯(煤层气)资源量,涵盖了全部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曾经发生过瓦斯死亡事故的矿井及其他有关矿井。全书12章,包括概述、韩城矿区瓦斯地质图、铜川矿区瓦斯地质图、蒲白矿区瓦斯地质图、澄合矿区瓦斯地质图、彬长矿区瓦斯地  相似文献   

20.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瓦斯含量测定是防治瓦斯灾害事故的重要基础.由于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工程量大、耗时长,已不能满足煤矿生产的需要,自2008年采用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技术.根据直接测定与间接法测定结果的对比发现,直接法测定用时短、操作简便、布点密度高,且误差在10%以内,瓦斯含量值与K1值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采用此法预测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