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河下游的过去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黄河下游强烈游荡、严重淤积、灾害频繁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性等.流域的开发利用会使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但直到目前,其变化尚难明确.小浪底枢纽建成后,会大大改变黄河下游的面貌,讨论了其可能趋势.黄河下游的未来应该是逐步走上根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地层学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地层学的发展,认为狭义地层学、统一地层划分、均变论、年代地层学是传统的地层学的基本特征。广义地层学、地层的多重划分、突变观(含新灾变论)以及各分支学科的涌现及发展是现代地层学的基本特征。提出社会需求、学科基础、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以及突变观的主导位是未来地层学发展的主导因素。21世纪的地层学将是现代地层学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地质图书馆仍象博物馆那样,收藏各种图书、期刊和图件。地质学者到图书馆去只是借阅专业书刊文献,把图书管理员看成是书籍而不是情报的管理者。尽管如此,已开始应用了地质数据的自动处理技术,而且图书管理员是内行人士之一。许多石油公司已建立起它们自己的数据库,一些主要的矿业公司和政府研科单位已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野外数据。  相似文献   

5.
6.
历史的剖析在寻找金属的早期,找矿者很快便擅长通过基岩和地表环境特征来查明矿床.河流沉积物中的岩石和矿物碎屑使早期找矿者可以从那一连串的分散物追溯到基岩源头.最早期找矿者和现代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找矿者运用了矿物调查,而地球化学工作者则使用化学分析. 在30年代,苏联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工作者首先使用现代地球化学方法.发射光谱这种当时微  相似文献   

7.
谢学锦 《江苏地质》2003,27(3):129-139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应用地球化学虽经多年发展,但它仍不能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重大问题。全球观点、地球化学图是促使应用地球化学起巨大作用的最基本东西,否则,应用地球化学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发展,勘查地球化学应该进入应用地球化学的行列。2l世纪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已发展到应用地球化学,从研究分散模式发展到研究分布模式,从只研究成矿后的地质过程发展到研究从地球形成开始的所有地质过程中所有元素的行为,从局部到全球,从资源到环境,从发现、开发、监控到修复,从岩石圈、土壤圈到水圈、生物圈、人类圈。这样的发展趋势必将为应用地球化学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重大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瓦房店地区是中国金刚石的重要产区。自20世纪70年代资源勘查取得重要突破后,接续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世纪以来,该地区的金刚石产业发展一度徘徊不前。近年来,在金刚石勘查方面又取得了新进展。今后一个时期,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金刚石产业综合园区,是中国金刚石走向世界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宝石与人类文化生活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据考证,至少在公元前四千年人类就和宝(玉)石结下不解之缘。当时人们佩带宝石不仅仅因它精美奇丽,而且相信那些闪烁着光彩的石头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起到“御邪魔、斥鬼神”的作用。我国封建帝王时代,按照宝(玉)石的种类、制式可区分佩带者的等级地位。战国时代、我国的玉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地面沉降是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城市化进程中,资源与环境如何由对立走向统一的焦点之一.上海地面沉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在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与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绩.本文初步总结了上海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们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岩土工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友好型岩土体改良加固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限于理论水平和研究手段,该技术仍存在较多不足,难以实现高效固化,由此成为大规模现场应用的瓶颈。而提升固化效率的关键在于明确其作用原理和影响机制。文章梳理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的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固化原理和改良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并分析得出固化效率主要受到反应物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当前MICP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土体固化、裂缝修复、防渗处理、污染修复及微生物水泥等领域,但由于矿化难以均匀、反应物不经济、微生物及脲酶活性期短且受环境干扰大、代谢产物附带毒性、现场应用性差,该技术目前主要限于实验室水平。作者分别提出了可能的突破与改进方向,并结合实验室成果指出豆粕进行菌体扩培和脲酶供给的碳源优势,以及将磷石膏作为现场钙源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以期为从事微生物岩土工程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生泥晶,也称作原地微晶碳酸钙或原地灰泥以区分他生泥晶或异地泥晶,指的是通过无机和/或有机媒介过程作用在原地形成的泥晶碳酸钙。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自生泥晶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对自生泥晶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荧光和阴极发光特征进行了总结;对自生泥晶的形成过程和来源(包括生物矿化作用、有机矿化作用和无机沉淀三种方式)进行了探讨;对自生泥晶在不同沉积环境碳酸盐岩中的贡献及其地球化学指示进行了论述;对自生泥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分布做了归纳;最后对自生泥晶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认为正确认识自生泥晶的性质,其形成过程和来源对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丘的演化和地球化学指示、建筑工程和环境修复、探寻地外生命和油气地质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耿瑞伦 《探矿工程》2007,34(10):15-16
绪言:《探矿工程》杂志1957年创刊迄今已50年。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刊物及其编者、作者、读者与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受多少风雨和不平凡的路程。有创刊开始一段时期和1979年迄今28年来的晴天阳光;经受过50年代末期“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痛苦和灾难。我珍藏有创刊以来全部《探矿工程》杂志,是读者也是作者,任过杂志编委、副主任委员和主编及顾问,对杂志感情良深,也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受益菲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全球地球化学基准:了解过去,预测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学求 《地学前缘》2012,19(3):7-18
要认识地球的演化和全球变化,就必须有一致性的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或基线作为参照标尺。文中阐述了地球化学基准概念、建立方法和应用实例。地球化学基准是指系统记录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球表层的含量和空间分布,作为了解过去地球化学演化和预测未来地球化学变化的定量参照标尺。要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基准,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在中国以1∶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在全国系统采集有代表性岩石组合样品约10 000件,疏松沉积物样品约6 000件,精确分析涵盖元素周期表上除惰性气体以外几乎所有元素的含量,制作化学元素时空分布基准地球化学图,提供衡量中国大陆化学元素演化和未来变化的标尺。以不同时代岩石代表性样品建立原生岩石圈地球化学基准,作为了解过去地球化学演化参照标尺,如云南禄丰龙产地楚雄—兰坪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面(K-T界面)的凝灰质灰岩和凝灰质泥岩中发现Ir的含量为0.25~0.8ng/g,是白垩系和古近系地层基准含量的10~20倍。以疏松沉积物样品建立次生土壤圈地球化学基准,用于作为预测未来变化的参照标尺,如CaO含量分布与气候和酸雨分布有关,CaO在南方酸雨作用下淋失贫化,在西北碱性条件下富集。在过去15年里,由于酸雨的持续作用,CaO平均含量下降了22.6%,CaO含量<1%的分布面积扩大了23.0%。同时,这种原生和次生地球化学基准的建立,提供了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成矿物质背景,对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欢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让我们向战斗在祖国四方的广大地质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敬意!预祝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区域地质调查、大规模的矿产普查勘探和其他地质勘查以及多学科、综合的专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全国地质人员共约200人。不仅力量弱、底子薄,更严重的是没有钻探、掘进工程和地球物理探矿人员,无法进行多学科多工种综合勘探,拿不出可供新矿山设计、老矿山复苏的矿产储量。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于1949年4月筹建地质部门钻探队伍,负责接收敌伪弃掷的钻探设施,组织抢修、培养人员。7月,即在北京门头沟耿王坟煤田工地开钻,这是地质部门解放后在北京树立的第一台钻塔(见下图),是为向新中国建国大典献礼而开钻的。全体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用了2个多月时间,钻达500m的设计孔深,取得了门头沟煤田地质资料,实…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与化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近年来,它在基础理论、实际应用及方法技术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院地球化学专业的基本学术思想就是将地球化学的一般理论与地球化学找矿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努力发展勘查地球化学这一新兴的应用地学分枝。  相似文献   

19.
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学求 《地学前缘》2003,10(1):239-248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 70年的发展 ,已从矿产勘查从属地位的一种战术手段上升到能左右整个矿产勘查全局的战略地位 ,并且从一门经验或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这主要表现在 (1)系统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 ,并根据这些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的理论 ;(2 )发展了各种尺度和各种不同介质的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多元素高灵敏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与图件表达方法 ;(3)发展了不同尺度 (局部、区域、国家和全球 )地球化学填图理论 ,一些国家开始陆续完成和出版了区域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图 ;(4 )在全世界发现了一大批新的矿产地 ,包括从 2 0世纪 30年代一直延续到 70年代在前苏联、北美和南美发现的许多斑岩铜矿 ,70年代在北美发现许多铀矿 ,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现数百个金矿。勘查地球化学尽管取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很大成功 ,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 :(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2 )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 ,(3)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 ,(4 )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