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七五”计划的第一年胜利结束了。一年来探矿工程工作在改革中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通县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六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七五”期间的方针、任务。部相继就加强探矿工程工作颁发了四个重要文件:1.《加强探矿工程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2.《朱训、塞风同志在部探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3.《建设文明机台、坑口办法(试行)》、4.《探矿工程专业统计工作规定(试行)》。这些文件将对探矿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探矿工程“七五”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系专业英语教师周培健问志编写,地矿部评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刘广志同志主审的“探矿工程专业英语及其翻译方法”一书,即将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在探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地矿部委托举办英语短训班所使用的教材基础上,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吸取了在各个战线上的探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修订.  相似文献   

3.
1探矿工程专业的学科性质及定位 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地矿类工科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部分)”、“勘察工程(探矿工程广和“应用地球物理”3个专业合并成为了一个基础较宽、口径较大、方向较多的新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根据教育部对新专业的定位要求,“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研究地质勘查的技术方法,并以勘查的技术手段,来获取与矿产资源、能源和工程建设场地有关的地质信息,并评价其地质条件或工程地质条件,为资源开发、场地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的工程科学,属地质类的工科专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我国勘探技术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建国初期在高等院校成立了名为“探矿工程”的专业,在国家正式专业目录”中其编号为“081707”。经40年的努力,我国探矿工程专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现在已经形成结构完整、层次齐全的专业教学体系,已为本专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现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7,34(12):1-3
60年前,一位风华正茂的北平青年,怀着献身祖国找矿事业的崇高理想,“重走张骞路,直奔玉门关”,来到了玉门油矿,开始了他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探矿工程事业,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新中国地质部门探矿工程奠基人刘广志先生。“时光易逝,似水流年”,今年是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工作60周年。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年近85岁高龄的刘院士,现将采访的内容摘要刊登,以示纪念和庆祝。[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Ю.H.柯培特柯是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钻探教研室副教授,作者本人对螺旋杆钻进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获得了不少成果。当作者了解到螺旋杆钻进方法在我国尚末进行研究和使用后,特为本刊写了这篇论文。我们谨向柯培特柯同志对我国探矿工程事业的关怀及对本刊的爱护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群星争辉又一年。一九八三年,我们探矿工程在生产和科研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矿工程”杂志在交流生产管理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探矿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九八四年是我国各条战线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第二年,举国上下,生气勃勃,一片兴望景象,人们都力争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贡献。新年伊始,衷心祝愿探矿工程界的新、老同志们和“探矿工程”杂志,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北京地质学院探矿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也是祖国探矿工程专业的首批毕业生,我们这六十多个即将走向生活的年轻人,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在等待着党的命令,整装待发,准备奔赴新的战场。五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老师们亲切关怀教导下,我们的政治、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不能不使我们更深深感激培养教育我们成长的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9.
朱宗培 《探矿工程》1989,(5):18-19,30
新中国诞生已40年了,回顾过去,探矿工程专业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开发矿业”的需要,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地质找矿的探矿工程技术人才,在生产第一线、科学研究以及探矿教育等方面,已经和正在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并为推动和促进探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前,成都地院探矿工程系的各届毕业生中,有不少在钻探生产、科学研究以及基层的探矿技术管理中,成为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受到行家和领导好评,我作为一个从事专业教育30余年的老师,看到他们茁壮成长,大有作为,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促进探矿事业的发展,必须加速探矿工程现代化的步伐。但什么是我国探矿工程的现代化?实现探矿工程现代化的途径和有效措施是什么?这是广大探矿工程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发表李常茂同志的文章,供参考。同时,我们热切希望各方人士广开言路,各抒己见,为加速探矿工程现代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与共和国同龄,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发展已经历了46年。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探矿工程无论在应用领域或是生产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的变革。面临“九五”和21世纪的到来,探矿工程必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发展前进,在...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经40年了!这是我国探矿工程工作者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40年来,她为我国探工事业的成长、壮大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我价1专业技术能够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同时为我国探矿技术生产一线介绍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经验和先进方法,为我们探矿工程专业教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04,31(2)
“探矿界 2 0 0 4年新春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刊讯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探矿界 2 0 0 4年新春座谈会”于 2 0 0 4年元月 2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4 0多位探矿界前辈、老师、同行们欢聚一堂 ,王达主任委员主持了座谈会 ,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5.
当举国欢腾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探矿工程”亦已创刊整整二周年了。二年来,“探矿工程”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读者、通讯员的关怀支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过去译文较多,偏重于技术性、理  相似文献   

16.
张林霞 《探矿工程》2007,34(11):62-62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8—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姜玉志副厅长(兼地矿局局长)、  相似文献   

17.
刘广志 《探矿工程》1987,(5):4-6,31
《探矿工程》刊物已迎来了她的30周年纪念日。在这30年的岁月里,她同样经历了风雨飘摇和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是她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像一棵劲松,挺拔屹立在钻探、坑探、探矿机械、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的第一线,按照党的方针宣扬探矿工程科学新知,交流先进经验,对我国探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喜庆日子里,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探矿界的各位老、新领导、挂靠单位——勘探技术研究所和编辑部的全体同志,是他(她)们用汗水浇灌了这枝瑰丽的花朵,理应受到全体探矿工作者的深情感激和尊重。特为下文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探矿工程微机应用研讨会”,1987年11月17~20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举行。来自地矿、冶金、煤炭、核工业、城建环保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82名正式代表,53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探矿工程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屠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14,(9):I0001-I0001
1999年初,国家科委为推动“九五”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刚一发布,我国探矿工程专业奠基人之一的刘广志院士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四大领域都要动用探矿工程来获取外星球、地球深处、海底洋底、冰川冰层冻土带的固体、流态、液态、气态的岩心、岩屑、冰心、冰晶等各类样品,从中提取出各种地质、生物、生态信息等。”(刘广志.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探矿工程,1999,1)。从此,“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成为了探工人攀登科学高峰的梦想。15年来,围绕这个目标,几代探工人不断探索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经30年了!这份专业期刊经过不断努力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奋发有为的“壮士”。在新形势的要求下,为我们探矿工程事业,为我国“四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当然,无可讳言,在新的征途中,还会有不少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克服,才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