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京西煤田今后勘探开发方向及地质研究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根寿 《城市地质》1997,9(3):27-29
文章回顾了京西煤田已往地质勘查及开采状况,综合1991-1992年对京西斋堂地区滑脱构造验证的结果,认为今后京西煤田的勘探工作主要投向隐伏煤田,特别是髫髻山-庙安岭向斜和百花山向斜轴部的火山岩覆盖区更应当作今后工作的主要靶区,指出地质研究工作应首先考虑继续对斋堂地区滑脱构造验证,进一步对滑脱而下煤层赋存进行各方面定向研究,最后在京西煤田划分出六个含煤地层勘探预测区。  相似文献   

2.
刘福林  乔万忠 《铀矿地质》1997,13(3):183-188,192
在相山铀矿床田东部地区,采用同位素技术和放射性水化学技术,对铀矿床地下水放射性污染问题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当地雨水线的线性回归方程和在铀矿床的勘探开采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地下水放射性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渭北勘探开采岩溶水的钻探施工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和方法,解决了岩溶地区的止水难题取得了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区域地质、普查勘探和开采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辽源西安矿及外围区域成煤构造环境、含煤岩系与火山岩的关系的分析。确立了两期火山喷发和两期含煤沉积相。提出了辽源地区煤炭资源仍有宏观远景。创新性提出含煤岩系的二元结构观点,指出今后辽源地区继续找煤的前景和方向为盆地内久大组。  相似文献   

5.
贵州雨谷井田位于盘南背斜南东翼西段,是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构造应力相对集中的部位。对井田内构造基本形态、断层发育特征、发育规律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对下一步的继续勘探及煤矿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波希米亚北部DIAMO公司现有的采矿业务集中于Ceska Lipa地区东部。自从60年代晚期以来已经在哈默和斯特拉日的广大近邻地区开发了两种不同的采矿方法,即:传统地下深部开采和化学地浸开采(ISL)。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从白垩纪沉积岩的矿化中采出铀精矿。就深部开采而言,是将含有商业矿化价值的沉积岩提升至地表,然后运往化学回收厂,在那里将铀浸出。废渣(为原始体积的99%以上)则沉淀于废渣池内。就化学地浸开采而言,通过一套工艺井网用2%-5%硫酸溶液将铀不同,直接流入一个封闭式加工循环的含矿层中。应当承认,在波希米亚北部铀矿开采的发展中采用了一种错误的思路。这就是在一个小地区中增加两种开采方法工作量,导致产生负面的相互影响。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将DIAMO公司对环境影响的活动(适当规模和质量的矿山水处理厂、处理溶液的脱盐厂等)减少到最低程度。DIAMO公司在波希米亚北部的继续开采要取决于解释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条件主要适用于地浸开采法,在对此方法进行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期间,其进一步开发已告终止。  相似文献   

7.
波希米亚北部地区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产有众多的脉冲铀矿床。这一地区的铀矿床已经过了长时期的找矿勘探和开采。本文是“波希米亚脉冲铀矿成矿地质背景”的编篇,着重阐述矿床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峰峰煤田断裂地震识别技术及其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煤矿开采过程中,断层构造是影响矿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不了解地下结构和断层的发育情况,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透水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寻找煤层中的小断层对煤矿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峰峰煤田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本文通过地震勘探对小断层进行识别,并分析分析该地区断层发育规律,为今后该井田的煤炭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儲量級別要求和勘探手段問題 小型矿床一般是地方开採,投资額較少,开采方法一般都是由土到洋,开始时多用手工开采,所以就不需要象一般大型矿床一样求高級儲量作为设計的依据,而且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勘探費用和太長的勘探  相似文献   

10.
论中小型矿产资源勘探及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多构成地方乡镇企业或个体的支撑产业或第二产业,由于缺乏地质常识和勘探开采技术而导致工伤事故频发,安全隐患颇多而具有普遍性,以北京西山为剖析区,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地质勘探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对中小型矿产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而需进行区域统筹规划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5):F0004-F0004
随着矿井机械化采煤的需要,对煤矿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精细勘探的要求日益提高,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成为煤矿探测断层.褶曲,陷落柱.冲刷带、火成岩侵入体、煤层厚度变化等开采地质条件最有效。最经济的勘探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近20多a,历经三次重大的技术发展阶段,现已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前构造勘探的首选技术。由于两淮地区地震地质条件较好,过去的20多a里,两淮地区成为地震勘探新仪器、新方法的试验场地,带动了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通过回顾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目前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加拿大西部用地面磁力水平梯度强度(HGI)和放射性测量进行烃类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和野外测量方法。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无效的地区作为独立的勘探方法获得了成功。这两项技术不仅成本低廉,仅为三维地震勘探总费用的15%,而且比传统的勘探方法更具吸引力并可快速测量,因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露天部分     
一个露天开采的矿床从发现到采完,是一个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按照工作的顺序,可将它分为普查找矿、矿区评价和矿区勘探等几个阶段.矿区勘探包括矿床开采前的"地质勘探"和矿床开采过程中的"开发勘探"(即"矿山地质勘探")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由于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经历了后期的调整、改造、破坏和再聚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已有的油气成藏理论难以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目前寒武系地层钻探成功率偏低,仅为25%。从地质角度出发,采用“功能要素匹配-构造过程叠合-晚期相势源复合的新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失利井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该地区油气成藏机理,以便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的15口失利井的分析结果表明:80%的失利井由于功能要素不匹配,落在有利成藏领域之外而失利;7%的失利井由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破坏了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落在有利勘探区带之外而失利;13%的失利井由于晚期相-势-源不复合,落在有利勘探目标外而失利。该方法完美地解释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钻探失利的原因,说明其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以后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丽丹 《物探与化探》2012,(Z1):178-179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层的被开采挖掘,地下会形成越来越多的采空区,采空区及其上部地层的地球物理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地震勘探能有效地解决地下物性差异明显的构造。笔者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反射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影响采空区分辨率的因素,以及采空区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煤矿实际开采验证,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勘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一号向斜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回顾该地区煤层气勘探历史的基础上,从影响煤层气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出发,论述了煤层渗透性及决定煤层渗透性的古、今地应力场特征、煤层天然裂隙发育程度、现今有效地应力大小以及地层压力、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含气饱和程度及气体扩散速率等;探讨了一号向斜不同部位煤层气开采具有的不同地质影响因素。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有利于煤层气进一步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用齐波分布律和阻尼曲线现象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具有采用数据少,计算方法简单的特点,与元素丰度模型法,黎彤法等方法预测的结果基本相当,夹皮沟金矿田是一研究程度与开采程度都很高的地区,运用齐波夫分布律和阻尼曲线现象对其进行预测,夹皮沟金矿田仍有500t左右的潜在资源量,找矿潜力达74%,尤其是沿主剪切带附近,仍有大型,超大型矿床隐伏,只是勘探深度要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河北邢台柏乡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和地下水动态研究,认为柏乡地裂缝主要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该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地层的差异沉降诱发了地裂缝;大量降水造成表层土软化,有些表层土随雨水流入下面的裂缝中,使地裂缝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东滩矿铁路东采区应用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取得的成果。通过野外施工,解释出来的小断层,准确程度较高,为指导矿井设计施工开采提供了依据,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地震勘探的优越性,揭示了今后扩大地震勘探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